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封存技术”相关结果141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1-20

      此外,各大企业还广泛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的应用,将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收集后注入地下,用于提升油气采收率,或永久封存于地下,以达到碳中和目的。...比如中石油吉林油田二氧化碳驱油示范工程已稳定运行多年,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50余万吨,并在新疆油田、长庆油田等推广应用。

      来源:广东生态环境2021-01-19

      专家指出,碳中和必须做好“加减法”——一手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一手增加碳汇、发展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等,实现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平衡。...碳中和,也就是净零排放,指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所必需的碳排放,通过森林碳汇和其他人工技术或工程手段加以捕集利用或封存,而使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

      来源:新华社2020-12-25

      专家指出,碳中和必须做好“加减法”——一手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一手增加碳汇、发展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等,实现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平衡。...在柴麒敏看来,实现碳中和愿景有经济和技术的合理性。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低碳的新产业新技术,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是我国要抓住的机遇。问题四:“十四五”应该怎么干?

      来源:中材节能2020-12-18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涉及了非常丰富的科学与工程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环保技术之一,也被认为是未来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变暖最经济可行的方法。

      来源:碳市场研究中心2020-12-11

      co2利用技术主要有地质利用、化工利用和生物利用三大方向,其中化工利用能够创造可观的额外收益,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co2封存技术主要指地质封存、海洋封存

      来源:中国冶金报2020-12-07

      中期阶段的商业化成熟目标是:用天然气或氢基dr-eaf装置进一步替代部分高炉—转炉装置,逐步提高直接还原工艺的氢含量,进一步利用生物质燃料和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目前正在研发或已达到商业成熟级别的主要技术有:瑞典钢铁(ssab)的hybrit技术(突破性氢能炼铁技术)、塔塔钢铁的hlsarna技术(直接利用煤粉和粉矿的熔融还原技术)、奥钢联的hyfor技术(氢基粉矿还原技术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0-12-04

      其间,生物能源、负排放、生物质能结合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等关键词热度迅速上升,ccus技术经济性研究热度也不断攀升。...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以下简称ccus)作为解决我国以煤为主能源体系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技术之一,正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

      来源:中国日报2020-11-11

      受资源、技术局限或安全、经济等因素,部分碳排放不能完全避免,这一方面可以通过森林、海洋等碳汇进行自然吸收,另一方面还需要一定量的人工碳汇,比如通过碳捕获、利用和封存技术等。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0-21

      (ccs)、生物质能源和碳捕捉与封存技术(beccs)与农林业碳汇的支持下,届时人均碳排放量可控制在1.5吨左右;四为1.5℃温控目标情景,争取到2050年基本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205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90亿吨;二为强化政策情景,我国碳排放量将在2030年前实现达峰,到2050年碳排放量下降至约62亿吨;三为2℃温控目标情景,到2025年左右碳排放量实现达峰,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0-10-19

      当然,近期还是以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为主,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爆发期预计在2030年以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是可以实现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利用唯一的技术途径,也将是中国未来能源系统能够实现碳中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选择。

      来源:中国环境管理2020-08-24

      相比于协同情景下实现路径的一次全局优化,无协同情景下的二次决策很可能会带来成本浪费,甚至增加治理费用,例如,燃煤电厂的末端脱硫措施将增加co2排放,燃煤电厂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也将因其自身的电力消耗而引起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增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5-21

      这是任何技术都无法回避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即使某一天我们完全掌握了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根据煤炭和天然气的分子构成,我们处理煤电排放的成本,也一定会比油气发电高出数倍。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4-22

      上述业内人士也表示,碳减排是大趋势,我国煤电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但若只依靠现有技术,减排空间会越来越小。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成本高昂,能耗过大,后续处理也困难。

      来源:科技部2020-02-06

      澳能源和减排部长泰勒、资源部长卡纳万宣布,该计划的技术投资蓝图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将重点投资支持氢能、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农业减排技术、锂矿开采、生物质燃料和废物转化为能源等低排放新技术研发应用,以应对澳本国与国际上对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11-20

      另外,报告认为,持续创新,发展碳捕捉与封存技术以及饮食转变也是实现2050年全球“净零排放”的重要举措。

      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2019-07-08

      另外,需要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同时减少燃煤和天然气发电量,并使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将排放的二氧化碳封存在地下。...“我们预计,为实现巴黎气候协定目标,只能允许很少或不允许新增会排放二氧化碳的这些基础设施,并且部分设施需要比之前更早淘汰,或采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进行改造。”报告显示。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19-01-18

      4.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与产品。5.垃圾资源化利用整体解决方案。(四)节能低碳与可再生能源1.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商用和民用节能。2.碳减排、捕获、利用、封存技术与装备。

      来源:赛迪智库工业节能与环保研究所2018-09-15

      首先,推动建立海外氢能供应体系,一方面利用海外廉价的褐煤并结合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实现低成本制氢,另一方面在再生能源丰富、发电成本较低廉的国家和地区布局水电解制氢,计划到2030年年均氢能供应量达到

      来源:新华网2018-09-12

      行政令则指示加州2045年之前借碳封存技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多少清理多少、即所谓碳中和;在这之后实现负排放。布朗呼吁美国其他地区效仿加州做法。

      来源:中国煤炭网2017-07-15

      美国密西西比坎伯电厂清洁煤技术遭遇滑铁卢全球最大碳捕获与封存电厂项目宣告失败一直以来,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因为它的种种弊端而遭到诟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