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建筑领域”相关结果394

      来源:韩联社2021-10-27

      建筑领域将通过节能型建筑及高效能源设备的普及减排32.8%。运输领域,将投入450万辆环保汽车,争取实现37.8%的减排目标。

      来源:央视新闻2021-10-26

      建筑领域,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10-14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提出,应全面梳理电力、工业、交通和建筑领域的循环经济技术,按技术成熟度、减排效应、成本核算指标,确定标准后在全国推行;同时,组织循环经济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0-13

      相比交通、建筑领域,石化、水泥、钢铁等行业减碳技术路径还不是很清晰,实现碳中和挑战更大。”严刚称,欧盟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约用了70年,减排约40亿吨,年均减排0.6亿吨。

      来源:新华社2021-10-12

      天津市低碳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零碳建筑认定和评价指南》填补了国家建筑领域中零碳建筑标准的空白,助力建筑从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近零碳建筑进一步向“零碳建筑”迈进。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10-09

      2、炉渣回收利用城市垃圾焚烧之后残留的炉渣还会包括一些可燃物、熔渣、金属、玻璃以及陶瓷等不均匀的混合物,这些炉渣可以运到厂外进行二次利用,比如可以将这些炉渣制成砖块或者作为金属回收,用在建筑领域或者是其他领域

      来源:中国财经报2021-10-08

      建筑领域,提升建筑节能标准,推行绿色建造工艺和绿色建材,加强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公共机构领域,推行能耗定额管理,全面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

      宁波碳达峰中和路径来了

      来源:宁波日报2021-09-30

      以数字化技术助力建筑领域碳达峰。 慢行交通、共享交通大行其道打造梅山二期低碳码头等标志性项目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跟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家中有花园,花园中有家6年后装配式建筑占比力争超35%建筑业是高碳产业之一,推动建筑领域碳排放有序达峰,既是支撑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客观需要。

      来源:新华社2021-09-23

      在强化能源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方面,推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深化工业节能,提升数据中心能效水平。

      来源: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2021-09-23

      建立了电力、钢铁、水泥、铝冶炼、石化、化工、煤化工等重点行业和交通、建筑领域碳达峰方案与路径,系统研判我国碳达峰时间、峰值及2021-2035年碳排放变化趋势,提出行业管控的重点任务、关键措施、重大技术和配套政策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9-20

      由市城建局牵头编制建筑领域碳达峰评估专项报告,做好建筑领域核心指标测算、节能低碳示范项目信息填报等工作。(牵头单位:市城建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房管局、市发改委、市生...(牵头单位:市经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政府国资委、市统计局)(3)建筑领域

      能耗双控将对水泥行业带来持续影响

      来源:中国建材报2021-09-18

      准确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点,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抓好交通和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强化重大科技攻关、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加快完善政策保障体系等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但仍有一些工作需要持续深入推进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09-07

      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占比提高到14%,外调绿电力争达到300亿千瓦时;城市供暖领域,鼓励多能互补的新型供热模式,推动供热系统重构;交通领域,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6.5%,新能源车力争达200万辆,加强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筑领域

      走进碳达峰碳中和 | 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制度保障

      来源:江苏生态环境2021-09-06

      美国通过《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强制性条例》强制规范不同行业和设备的温室气体报告标准;通过限制机动车油耗以及建筑节能来控制交通和建筑领域的碳排放;制定《能源设备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以控制发电设备等能源设备碳排放

      来源:宏春观察2021-08-31

      建筑领域,在建筑表面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在建筑中采用分布式蓄电,通过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智能连接;在建筑内部直流

      来源:中国环境2021-08-31

      王毅也表示,在聚焦关键点上,结构引领型的目标应该提出来,包括能源、交通运输以及建筑领域等结构性指标。“结构性指标的引领作用甚至比提出峰值的时点更加重要。

      来源:世纪新能源网2021-08-30

      建筑领域为例,全市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100%,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75%节能标准,新建公共建筑执行65%节能标准。同时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60%。

      来源:中国建材报2021-08-27

      记者:对建筑领域来说,想要实现“双碳”目标,关键是节能。那么在您看来,建筑行业实现节能低碳发展的原则是什么?需要规划什么样的发展路径?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8-25

      推动重点行业减污降碳,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进碳排放权和用能权交易,引导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建筑领域提升节能标准,交通领域推行绿色低碳运输。

      来源:湘潭日报2021-08-25

      农业、林业等方面,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严控化石能源总量,构建清洁主导、电力为中心的现代能源体系;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工业领域往系统节能迈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等;推动建筑领域节能减排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