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法律法规”相关结果235

      来源:中国环境管理2021-03-01

      以前我国也有严格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规定,但“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成效之所以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是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从党内法规和国家立法两个方面建立了生态环保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如创设了我国生态环保党政同责的体制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2-05

      现行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中规定了部分法律性质不太清楚的行政行为,比如,限制生产、停产整治、责令停止排污、责令限期采取治理措施、责令消除污染等,司法机关对这些行为的性质也有不同看法。...生态环境法律中有多个条款规定了“限制生产”“停产整治”“责令停业关闭”等措施。上述行政行为的法律性质一直存在争议。生态环境部门倾向于将这些行为视为行政命令。

      来源:沈阳市生态环境局2021-02-01

      在打捆环评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环评导则以及规划环评规定的项目内容和规模要求,参照单个建设项目环评编制要求,选取社会第三方服务机构,编制项目打捆环评报告表,可以共享规划环评中基础设施...各建设单位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分别承担各自项目的生态环境主体责任,共同对生态环境质量负责。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1-28

      将全省性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划等执行情况评价、评估,长三角、苏鲁豫皖等跨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检查,全省性的生态环境执法检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确认为省级财政事权,由省级承担支出责任。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1-06

      但是,随着新《环境保护法》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新《标准化法》出台,国务院机构改革及职能调整,以及我部对生态环境标准制修订与实施工作提出新思路,3号局令和9号部令已不适应新的环境管理要求。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1-06

      对参评企业违反生态环境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予以扣分;对参评企业自愿性环境友好行为予以加分。扣分项和加分项的修复期和有效期按照《评价指标》确定。...本办法所称排污单位环境行为,是指排污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遵守环境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环境标准和履行环保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表现。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0-12-30

      本次重大变动的界定原则与现行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相协调,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及已发布的行业重大变动清单基本要求相一致。二是抓大放小,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同时,按照变动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结合区域环境容量并针对达标区和不达标区采取差异化环境管理要求明确判定条件。

      来源: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0-11-30

      当前法律法规对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不断提高、环境执法监管日趋严格,污水处理厂环境法律责任风险越来越大,由此引发出水超标行政处罚风险亦越来越大。...本文深入考虑污水处理厂与排污者、政府各职能部门、法律法规之间的具体联系,探究进水水质与出水水质监管这两大关键步骤中的每一操作环节,从政府职责分工、法律体系、明晰关联三方的法律责任、出水采样标准的规范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生态<mark>环境</mark>部建设项目<mark>环境</mark>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程序规定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11-25

      》,以及海洋环境保护、放射性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等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生态环境部最新发布《生态环境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程序规定》,根据规定,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开工建设前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生态环境部审批。

      生态<mark>环境</mark>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等5部令已修订通过!附新旧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对比

      来源:危险废物处置平台2020-11-06

      会议强调,生态环境标准是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环境管理精准化、科学化、法治化的基础。...要加强环评相关法律、制度创新的前瞻性研究,不断增强环评制度的效力和活力。会议指出,核安全工作无小事,依法依规运行与监管是基本要求。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0-11-06

      会议强调,生态环境标准是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环境管理精准化、科学化、法治化的基础。...要加强环评相关法律、制度创新的前瞻性研究,不断增强环评制度的效力和活力。会议指出,核安全工作无小事,依法依规运行与监管是基本要求。

      来源:江门市司法局2020-09-24

      为了与新制定和修订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保持一致,结合机构改革工作实际,需要相应对《办法》进行修改完善。...三、将第六条第五款修改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违法用地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工程(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除外),矿产资源开发、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和未确定建设单位的建设用地等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来源:《中华环境》2020-09-01

      土壤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基本建立了“一法两标三部令”土壤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尤其是《土壤污染防治法》颁布实施,填补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领域专项法律空白。

      关于公开征求《安徽省生态<mark>环境</mark>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08-07

      (五)及时响应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变化的要求。...,有必要根据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完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制度,为执法人员提供明确的执法工作指引,避免执法随意性与主观性。

      来源:中国环境2020-07-24

      一方面,是弥补现行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空白,为生态环境执法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依据。...例如,现行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未对光辐射、电磁辐射等作出明确规定,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仍可据民法典第294条(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

      浅谈生活垃圾焚烧厂<mark>环境</mark>影响评价要点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07-15

      1 焚烧厂选址的合理性研究根据焚烧工艺的优点和弊病,针对焚烧厂选址的合理性分析和研究,提出以下几项准则:①焚烧厂选址需遵守相应的环境法律法规,如《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②焚烧厂选址需远离城市中心、城镇区域、人口密集居住区、商业区、风景区、文化遗址、生态环境保护区等对自然环境要求偏高的区域。

      生态<mark>环境</mark>部:生态<mark>环境</mark>保护<mark>法规</mark>标准工作日趋完善 生态<mark>环境</mark>部门组织实施的<mark>法律</mark>共13部

      来源:新华网2020-07-01

      同时,抓紧开展环境法的法典化研究,进一步完善环境立法模式,逐步减少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冲突。继续加大标准制修订工作力度,统筹推进基准工作。加大对生态环境系统环境与健康工作的统筹协调。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06-13

      将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的建设与运行维护,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执行情况及生态环境质量责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全国性的生态环境执法检查和督察,确认为中央财政事权,由中央承担支出责任。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06-12

      对位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禁止建设区域的,生产设施或产品属于产业政策淘汰类的排污单位,不予核发排污许可证。对无排污许可证仍然排放污染物的,依法处罚直至责令拆除、关闭。...对环境质量没有达到要求的县市区,加大减排考核力度。(三)完善排污许可监管体系。制定排污许可证监管计划,对已发放排污许可证的企业,以排污许可证为依据开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06-08

      对位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禁止建设区域的,生产设施或产品属于产业政策淘汰类的排污单位,不予核发排污许可证。对无排污许可证仍然排放污染物的,依法处罚直至责令拆除、关闭。...咸阳市2020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及碳排放强度降低实施方案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污染减排,实现低碳发展,根据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及降碳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