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零碳”相关结果561

      来源:浙江生态环境2023-06-21

      同步引进工程创新中心、科研院所、科学实验室等科创载体,构建零碳发展产研协作平台,建设产城融合的零碳新城。...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清洁能源供应体系,零碳供热面积超25万平方米,区域内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70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6-19

      全省建材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水泥、玻璃等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的产能比例达到30%以上,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降低3%以上,建材绿色工厂建设以及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研发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6-16

      围绕氢能、高端能源装备、低碳冶金等领域,加快低碳零碳负碳等技术创新,突破共性关键技术、重大节能先进装备。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和碳效评价,推动一批创新产品碳排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6-14

      将科技创新放在推动工业碳达峰工作的重要位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突破重大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数字化智能化赋予碳达峰新动力。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来源:中国环境2023-06-14

      大气污染防治三大重点区域布局了全国将近55%的煤电机组;从结构来看,目前还有一定比重的低效高排放煤电机组,这些小机组大部分都是自备机组,不承担公共发电机组的社会责任,污染物排放强度比较大;从燃料消费使用上看,火电行业使用低碳或者零碳燃料比例相对较低

      来源: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06-13

      6月9日,日照经开区管委会与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签署零碳热源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8亿元的零碳热源建设项目正式落户日照经开区。...同时,该项目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年可节约标煤约15万吨,将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占比,优化全区能源结构,加快打造62平方公里零碳工业园区,助力全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6-09

      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等工业节能装备,低能耗、模块化、智能化污水、烟气、噪声、固废处理等工业环保装备,源头分类、过程管控、末端治理等工艺技术装备,大力发展工程机械、重型机床、航空燃机等再制造装备,前瞻布局减碳零碳负碳

      来源: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2023-06-08

      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及水资源再生利用项目建成后,将为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入住企业提供安全、环保的再生水供应,实现开发区经济建设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比翼齐飞目标。...5月30日,由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及水资源再生利用项目顺利完成“5.30”6万吨生产线进水目标,标志着国内光伏行业工业废水处理规模最大、再生回用水标准最高,资源化分盐量

      来源:上海虹口2023-06-08

      中国电力是国家电投常规能源业务的核心子企业和旗舰上市公司,产业范围涵盖光伏、风电、水电、煤电、气电、垃圾环保发电等电源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以及综合智慧能源、储能、绿电交通、低碳零碳美丽乡村建设、氢能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6-05

      突破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夯实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

      “氢”装上阵!宇通环卫氢燃料车亮相郑州新能源汽车展

      来源:宇通环卫2023-05-31

      当氢作为燃料应用于车辆,排放物为水,能够真正实现无污染,零碳排,因此氢能也成为汽车行业争相布局的赛道。氢燃料制取方式多样,来源广泛,加氢一次只需3-5分钟,能够实现与燃油车一般的即加即走。

      来源:海南省生态环境厅2023-05-26

      先后确立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清洁能源岛和清洁能源汽车推广、“禁塑”、装配式建筑、“六水共治”、博鳌零碳示范区6项标志性工程。

      来源:河南省生态环境厅2023-05-25

      支持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煤炭、焦化、纺织、造纸、印染、机械等重点行业节能减碳改造和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创新,推广应用重大绿色低碳零碳负碳示范技术,建设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园区等。

      来源:河南省生态环境厅2023-05-23

      支持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煤炭、焦化、纺织、造纸、印染、机械等重点行业节能减碳改造和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创新,推广应用重大绿色低碳零碳负碳示范技术,建设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园区等。

      来源:水业碳中和资讯2023-05-23

      该项目旨在多样化的城市水供应组合,创建当地可控、可持续和零碳饮用水供应,不依赖电网生产水资源,加强未来干旱时水资源的供给韧性。

      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的意见!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2023-05-23

      希望通过加快相关标准制定、持续完善标准体系,推进工业领域向低碳、零碳发展模式转变。提出到2025年,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CBC 2023第六届中国生物质能大会暨展览会圆满落幕!

      来源:新能源网2023-05-19

      与会嘉宾们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对生物质行业规模化发展、零碳供热、无废城市、生物质发电产氢、新技术研发和项目实践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的分析与介绍。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3-05-16

      《意见》给出了生物质能作为零碳燃料的市场应用路径。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天然气作为零碳燃料,尤其是在电气化覆盖率较低的交通领域,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实现绿色减碳发展意义重大。...首先,从政策来看,在“双碳”“1+n”政策体系的加持下,拥有零碳排基因的生物质能未来发展极具想象空间。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5-16

      积极开展核能科技创新,依托上海核工院北方分院、山东核电零碳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烟台核电研发中心等核电科研机构,加快技术创新、产业孵化和关键技术装备攻关。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5-15

      碳减排主要是指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生物质能碳捕集封存技术(beccs)等技术、装备、产品;污染协同治理主要是指工业水污染治理、工业烟气治理、vocs治理、氨逃逸、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