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人民法院”相关结果1047

      来源:法制日报政法司法2014-07-04

      最高法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郑学林表示,这几起典型案例中,人民法院在环境资源审判上进行了多方面有益探索,对类似案件的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跨区管辖在今天公布的中华环保联合会、贵州省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与贵阳市乌当区定扒造纸厂水污染责任纠纷案中,被告地处贵阳市乌当区,贵阳清镇市人民法院探索跨行政区域管辖受理并审理了该案。郑学林介绍说。

      来源:中国法院网2014-07-04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现就全面加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各级人民法院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环境资源司法的新期待新要求,通过依法审理环境资源类案件,切实维护公众环境资源权益,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永享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3.

      来源:湖北省环保厅2014-07-03

      对排入管网废水超标、影响园区污水处理厂运行的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对私设暗管偷排的,一律报请当地人民政府责令停产整顿;对利用渗井、渗坑等方式排放污水的,责令限期消除污染,并依法处罚;对拒不执行停产决定的企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7-02

      人民法院构建145生态环保案件集中审判新格局贵州省人民法院率先在全国构建145生态环保案件集中审判格局,今后凡是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案件将实行集中审理,运用司法手段保护绿水青山。...下一阶段,贵州省人民法院将加大保护力度、强化示范效应,把生态环境保护审判庭建设成为环境保护的模范和司法改革的先锋,进一步发挥环保审判职能作用,与公安、检察等机关一道,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提供有力的环境司法保障

      来源:法制网2014-07-01

      环保部说,德力西公司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本决定的,该部将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来源:法治周末2014-06-25

      其数据统计的来源是,10年间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事件报告、人民法院的诉讼案件、大型数据库和较为权威的媒体报道等,而且所发生的铅、镉污染引发了人群健康事件。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06-20

      昨天,记者从浙江绍兴柯桥区人民法院获悉,上周该院审理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印染污泥偷倒案,两名被告均被判刑。

      来源:绍兴网2014-06-19

      昨天,记者从柯桥区人民法院获悉,上周该院审理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印染污泥偷倒案,两名被告均被判刑。...经过反复取证,检察机关将此事公诉至柯桥区人民法院,该法院于上周对此案进行了宣判。法官认为,施某、高某二人违反国家规定,结伙向土地倾倒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其行为均构成污染环境罪,属共同犯罪。

      来源:扬子晚报2014-06-19

      环保部门两次作出处罚决定,企业却置若罔闻,6月16日下午,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法院向该企业发出了一张大气污染禁止令,责令恢复大气治理设施正常运行。

      来源:绍兴网2014-06-18

      昨天,记者从浙江绍兴柯桥区人民法院获悉,上周该院审理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印染污泥偷倒案,两名被告均被判刑。...经过反复取证,检察机关将此事公诉至柯桥区人民法院,该法院于上周对此案进行了宣判。法官认为,施某、高某二人违反国家规定,结伙向土地倾倒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其行为均构成污染环境罪,属共同犯罪。

      来源:证监会2014-06-10

      当事人如果对本处罚决定不服,可在收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行政复议,也可在收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3个月内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来源:新华网2014-05-21

      故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向清镇市人民法院生态保护法庭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据了解,清镇市人民法院生态保护法庭是我国第一个专属管辖环境案件的法庭,2007年成立以来,审理了近700件各类环境案件。

      来源:文汇报 作者:李志青2014-05-13

      符合前款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根据相应条款,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来源:中国水网2014-05-08

      新环保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公民应当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五十三条规定,公众享有获取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第五十七条规定,公众发现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举报,且符合一定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来源:北京晨报2014-05-07

      对拒不缴纳的单位,会依据相关规定移送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王昆婷 李苑 邹思源2014-05-07

      过去,环保部门对违法排污企业只能实施行政处罚和责令改正违法行为,且排污企业有2个月行政复议期和3个月的行政诉讼期(行政处罚诉讼期为15天),对拒不执行行政处罚和行政命令的只能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此漫长的期间内

      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2014-05-06

      记者从省环境保护厅了解到,目前,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志愿者联合会等社团已具备相关要求,可以成为诉讼主体,对于省内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周迎久 岳光2014-05-04

      邢台市人民检察院和邢台市人民法院分别表示,要提前介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调查,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刑事犯罪;在依法保障调结构、转方式、治污染等中心工作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21世纪经济报 记者:马晖2014-04-25

      同时规定,符合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院应当受理。此外,为了防止社会组织以诉讼谋取利益情况的发生,草案明确规定,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谋取利益。

      来源:央视网 作者: 沈彬2014-04-25

      同时,新法还规定:符合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