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镜检”相关结果196

      来源:环保新课堂2018-12-17

      (注意溶解氧突然下降的征兆)(3) 镜检污泥结构松散,丝状菌少,轮虫多,原生动物少,污泥颜色变浅变黄或显得很深暗、灰黑,不具鲜活的光泽。

      来源:《基层建设》2018-11-07

      2、镜检得来的精准结论经由镜检流程得知:生物膜表征的絮状物,凸显出优良形态,且膜体以内的构架很致密。这就表明,生物膜附带着多重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抗盐度。

      来源:《基层建设》2018-11-02

      非丝状菌污泥膨胀发生时其生化处理效果仍较高,出水也还比较清澈,镜检也看不到过量增殖的丝状菌,在实际工作中我曾见到过非丝状菌污泥膨胀,在第二天活性污泥恢复正常,非丝状菌污泥膨胀发生情况较少,且危害并不十分严重

      污水调试及运营中污泥沉降比(SV)的经验总结

      来源:环保新课堂2018-10-30

      还可根据镜检及溶解氧含量判断,镜检发现大量指示溶解氧不足、负荷低的指示性微生物时可检测是否为污泥浓度过高,溶解氧相对于正常情况较低时也可注意是否为污泥浓度过高。...但由于污泥浓度过高时也会影响到sv,所以当沉降比过高时并不要急着判断是否发生污泥膨胀,首先检测一下活性污泥浓度(mlss),根据mlss及sv,计算出svi值,当svi值大于200时,生物镜检中发现有大量的丝状菌存在

      生物脱氮的深入探讨(三)

      来源:治污者说2018-10-29

      工艺管理人员同时也要结合生物池内其他的参数检测,比如污泥浓度,溶解氧,微生物镜检,硝酸盐等,这些参数共同来确认污水厂生物脱氮的具体运行情况。

      来源:环保运维公开课2018-10-25

      还发现曝气区填料挂膜较少,镜检有大的后生动物,没有发现其它生物,填料生物膜表面为淡黄色,曝气区外的生物膜厚达3cm,能给我解示一下吗?答:你所说的情况不能说是曝气不均,是正常现象。

      温度对污水处理过程的影响和工艺控制

      来源:治污者说2018-10-08

      4、加强镜检对微生物进行管理曝气池中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温度变化期间,受到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特性和环境条件影响,容易出现污泥膨胀

      思考:污水检测过程参数DOUR

      来源:治污者说2018-10-02

      在污水厂的过程参数的检测中,除去常规的sv,do,mlss,mlvss,生物镜检检测项目之外,还有没有更深入的检测项目,能够获得更多的控制参数呢?

      来源:环保工程师2018-09-14

      活性污泥镜检结果来看,低盐度时显示其中生物相比较丰富,丝状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种类繁多,活性污泥颗粒很大,菌胶团呈封闭状,絮凝体具有一定的紧密度。

      来源:环保零距离2018-09-04

      碎屑等造成的透明度低应泼洒絮凝净化剂;②未来三到五天天气晴好,气温适合藻类繁殖;③水体亚硝酸盐浓度0.4毫克/升以下,还未对养殖动物造成影响时;④水体藻相均匀,如果有害藻占上风,应先进行换水、投放优良藻种等措施;⑤对水样镜检

      新形势下的污水厂的化验室建设

      来源:治污者说2018-08-27

      比如生物池需要进行分析的溶解氧do,污泥浓度mlss,mlvss,ph值,orp值,甚至后期对除磷脱氮工艺应该增加的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有机酸vfa,微生物的镜检等等都应该进行化验。

      来源:环保工程师2018-08-23

      还发现曝气区填料挂膜较少,镜检有大的后生动物,没有发现其它生物,填料生物膜表面为淡黄色,曝气区外的生物膜厚达3cm,能给我解示一下吗?答:你所说的情况不能说是曝气不均,是正常现象。

      来源:环保新课堂2018-08-17

      同时随时进行镜检,观察生物膜生物相的变化情况,注意特征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变化情况。

      活性污泥进阶篇(六)

      来源:治污者说2018-08-13

      管理者对微生物的管理手段,就要从环境因素和微观镜检上进行。...在污水厂最直观的观测微生物就是通过镜检来观察生物池内的生物相。在污水厂内,微生物是最直接处理污水的,通过观测微生物是比较及时的判断出水水质变化的手段。

      干货:活性污泥的培养步骤和注意事项

      来源:环境工程2018-08-06

      sv、svi、显微镜检査,每天可根据实际需要多次检测,随时调整工艺。...连续曝气一周后,通过显微镜检查到菌胶团长势良好后即可由少到大逐渐增加进水到设计量,投入试运行。如果营养不足可加人一些粪便、食品加工业的含氮磷丰富的废液,以及饭店的米泔水等以增快培养的速度。

      来源:环保水圈2018-08-01

      2.2.中期(4~7d)一般经过2~3d的闷曝后,通过显微镜镜检,可能会看

      来源:环保水处理2018-07-21

      ①好氧池污泥负荷小,曝气过量,污泥自身氧化,污泥絮凝性变差,污泥结构松散(清澈,细碎泥多,cod不高)②好氧池污泥负荷过大,污泥吸附性能变差,有机物未能完全分解掉,镜检污泥结构散(混浊,不透明,cod高...、污泥负荷、溶解氧、污泥浓度、水温等)⑥好氧池污泥膨胀(通过加大排泥和调整营养料投加来控制,稳定进水量,保证溶解氧的充足和适合的水温)⑦好氧污泥做沉降比时上清液混浊细碎泥多(污泥负荷过高或者污泥解体,镜检污泥结构松散

      来源:环保水圈2018-07-20

      sv、svi、显微镜检査,每天可根据实际需要多次检测,随时调整工艺。...连续曝气一周后,通过显微镜检查到菌胶团长势良好后即可由少到大逐渐增加进水到设计量,投入试运行。如果营养不足可加人一些粪便、食品加工业的含氮磷丰富的废液,以及饭店的米泔水等以增快培养的速度。

      来源:环保新课堂2018-07-20

      第四阶段该阶段的目的是记录运行参数,即活性污泥30分钟沉降比(sv)、生物镜检、污泥回流比和剩余污泥排放量等关键控制参数。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参考。

      王越:微气泡曝气对模拟黑臭水体的治理效果

      来源:净水技术2018-07-18

      对试验采用的水体进行镜检发现,铜绿微囊藻是一种优势藻种,因此,用显微镜计数表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