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低碳零碳负碳”相关结果145

      来源:长安街读书会2021-06-16

      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布局一批前瞻性、战略性低排放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加强能效提升、智能电网、高效安全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快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发展和规模化应用

      来源:学习时报2021-06-15

      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布局一批前瞻性、战略性低排放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加强能效提升、智能电网、高效安全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快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发展

      来源:西泽研究院2021-06-15

      亚马逊2015年就启动了shipmentzero计划,致力于将其涉足的所有运输流程净零碳,2025年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使用。...碳中和背景下,电力、交通、工业、新材料、建筑、农业、负碳排放以及信息交通与数字化等领域将迎来巨大的投资机遇,一批新企业将在转型中迅速崛起。

      来源: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2021-06-10

      而石化和煤化工制备以碳基为原料的工业和生活用品,这些产品必须依赖含碳材料为原料制备,低碳政策推行下碳基材料成为减排面临较大的技术难点。...若实现产业链全部的零排放短期内尚有难度,或者说全产业链的零碳排放经济性欠佳。

      来源:四川省国资委2021-06-10

      总体目标《意见》围绕“四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资国企怎么发挥作用、如何做好表率”,明确提出四川省属企业要围绕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充分发挥引领带头作用,大力压减落后产能,推广应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09

      2030-2045年为加速减排期,将面临一定的缓冲时间,需依托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低碳能源系统实现碳排放“稳中有降”并进入减排加速期,将实现交通系统全面电气化,完成农业零碳化改造,推进工业领域减碳行动,同时

      来源:新华社2021-06-02

      要发挥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引领作用,中央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带头压减落后产能、推广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当前要围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等,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

      碳中和带来巨额绿色能源投资 国内绿色能源总投资2060年将会累计达到60万亿元

      来源:中国循环经济2021-06-01

      要发挥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引领作用,中央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带头压减落后产能、推广低碳零碳负碳技术。...中石化、国电投、南方电网等公司和煤炭、钢铁、电力、汽车、环保、交通等行业近期也正在编制出台碳行动计划方案。

      韩正: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来源:新华社2021-05-28

      要发挥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引领作用,中央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带头压减落后产能、推广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当前要围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等,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

      来源:质量与认证2021-05-19

      从现状看,中央企业所面临的是传统化石能源消费仍然占据主导,一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软硬件水平以及关键设备和工艺等都有待提高,如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需要制定完善详细的方案并付出不懈努力。

      发改委:《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5-19

      、纺织、造纸、印染、机械等重点行业节能减碳改造,重点用能单位和园区能源梯级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等综合能效提升,城镇建筑、交通、照明、供热等基础设施节能升级改造与综合能效 提升,公共机构节能减碳,重大绿色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示范推广应用

      来源:光明网2021-05-08

      此外,还可以以减税、价格调控激励政策等激励制度推动达到准入机制的企业进一步提高自主低碳绩效,打造一批“零碳”的企业模式。各行业的碳排放不是“孤岛”,存在普遍的耦合关系。...从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出发,通过推动清洁供能、技术升级、智能化制造,实现制造业各环节的资源可持续代谢;通过探索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负碳技术在全周期中的应用,生产出真正节能低碳、物美价廉的产品,为满足人们合理的生活和发展需求创造空间

      来源:中国网2021-04-20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应用,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加强低碳零碳负碳重大科技攻关。积极参与节能减排领域的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储能、氢能、碳补给等技术的研发应用。

      来源:环保创业邦2021-04-17

      如果不积极地采用低碳零碳技术进行转型,这些高碳产业和企业都将面临生存危机。...根据中电联统计,2019年我国发电量中火电的占比高达72%,电力领域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30%以上,实现低碳转型乃至最终实现近零所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交通、工业、建筑等部门脱碳技术仍待突破。

      来源:中国商界杂志2021-04-14

      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研发成本低、效益高、减排效果明显、安全可控、前景广阔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大力发展规模化储能、智能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氢能等技术,推广节能清洁降碳的用能设备,研发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链接技术

      碳中和系列报告:碳中和背景下的路径指引及行业展望

      来源:长城证券2021-04-08

      实现碳中和目标将促使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更加绿色、低碳和更可持续。碳中和实现路径:能效提升、零碳排放与负碳技术。...实现路径则包含能效提升、零碳排放和负碳技术。能效提升路线主要包括节能减排和提制增效两个方向。

      解码“碳中和”—“三大方向”+“七大领域”把握碳中和机遇

      来源:策略研究2021-03-29

      我们将从减少碳排放、增加负碳排放、建设绿色金融体系三个方向下的能源、工业、交运、建筑、碳汇、碳捕集、碳交易七大领域出发,寻找低碳、绿色发展下的重要投资机遇。...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开始慢慢下降;碳中和(carbonneutrality),也称净零碳排放(net-zero carbon emissions),是指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增量为零

      来源:新材料情报NMT2021-03-26

      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背景下,作为零碳能源的生物质能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生物质能产业也将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期。...更重要的是,生物质能不仅能实现碳中和,生物质加ccs(碳捕集和封存),即beccs还可以实现负碳排放。但是,目前我国对有机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率不足5%。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1-03-24

      解振华指出,目前,我国煤炭消费占比仍超过50%,一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关键设备和工艺等仍需要进口,技术综合集成、产业化与技术转移推广能力不足。建立低碳零碳能源体系,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1-03-18

      碳中和,加快了能源低碳转型的速度。本世纪以来,新一轮能源转型方兴未艾,其主要特征是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零碳能源快速发展。当前,新能源发电已经或将要进入平价时代,能源转型正在迎来拐点时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