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物气溶胶”相关结果206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研究前沿与展望

      来源:硅肥世界2017-11-06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积累性、持久性,土壤污染可直接导致农作物污染、食品污染,并随着食物链对人类造成危害,也可以直接接触人体,以颗粒物、气体、气溶胶等形式经口、鼻、皮肤进入人体,对人类造成危害。...而且,我国土壤污染物种类繁多.按照污染物的性质对土壤污染进行分类,可分为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生物污染及放射性污染等。各类污染物复合并存,土壤污染形势十分严峻。

      来源:生态经济2017-11-01

      其次是扩散影响,由于汞在大气中主要以蒸气态形式存在,而其他金属则主要是以与气溶胶相联系的固相的形式存在,因此大气汞更便于扩散 。...1 大气汞污染对环境质量和人群健康的危害汞污染具有持久性、易迁移性、生物富集性、生物放大性,进入生物体后难以被排出,汞及其化合物 (特别是甲基汞) 对人体大脑和神经系统、肾功能、消化系统等均有严重影响

      大风量有机废气治理技术

      来源:永研环保2017-10-09

      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入大气后不断积存,形成颗粒物、有机气溶胶,至畸、致癌,危害动植物生长,持久影响生态环境。...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大、浓度低、成分复杂,常见有机废气治理方法如:焚烧、吸附、冷凝、生物膜法、低温等离子、光催化氧化等,单独运用或无法达成经济高效运行,或不能满足严苛的排放标准。

      国内首套多区双循环氨法脱硫除尘一体化超低排放装置投运

      来源:科行环保2017-09-30

      烟气自下而上与喷淋浆液、洗涤液逆流接触,经过降温、吸收、洗涤、旋流凝并、净化、除雾后的烟气从塔顶排出回原烟囱排放,彻底解决了原系统气溶胶拖尾严重等问题。...其自备电站锅炉2012年配套了氨法脱硫装置,采用两炉一塔方案,原设计烟气量为620000nm3/h,so22450mg/nm3,投运后不能满足环保要求:出口so2550mg/nm3,出口烟尘42mg/nm3,气溶胶严重

      蓄热式热氧化炉处理农药行业挥发性有机废气

      来源:《广州化学》2017-09-28

      该行业常用有机溶剂包括芳香烃类、脂肪烃类、脂环烃类、卤化烃类、醇类、醚类、酯类、酮类等,这类有机溶剂使用过程挥发形成的vocs(volatileorganiccompounds)是大气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的重要前体物

      来源:电力行业节能环保公众服务平台2017-09-28

      如果氨的数量不减下来,酸性气体排放数量就会成为二次气溶胶的限制因子,为雾霾提供源源不断的颗粒物。在重污染天气中,pm2.5二次生成颗粒物中硫酸铵、硝...另外銨盐类等化肥成份还是大气中微生物的营养源,在合适湿度、温度条件下大量繁殖,形成大气中pm2.5污染物又一个重要来源。文中还顺带向几位不同意见的学者作出应答。

      低浓度、大风量有机废气治理工艺应用研究

      来源:《化工时刊》2017-09-26

      除此之外,它还可以经过复杂的光化学反应,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进而危害人体健康。这也是形成pm2.5的重要前身之一。...生物膜法是采用特定的微生物,以有机物作为能源和碳源进行生长代谢,从而将其分解为无毒的无机物(如co和h2o)和低毒的有机物,该方法设备简单、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但反应装置占地面积较大,反应时间较长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9-25

      、关于推荐沙尘暴和气溶胶溶胶物对环境背景值污染研究、兰州市pm2.5和pm10中化学成分特征研究等科研项目,为落实我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供了重要基础。...开展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冲灰渣废水浓缩的研究和应用、污水速分生物处理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新型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的开发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基于雨水利用的农村安全饮水技术研究及装置开发、甘肃省村镇集雨饮用水安全保障适用技术研究

      来源:《工业》2017-09-22

      vocs物化性质表现出多样性,一些活性强的vocs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氮氧化物发生光化学反应,也可以与大气中的一些自由基反应,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6)生物法:生物法处理vocs废气的原理是vocs废气流经带有液体吸收剂的吸收装置,vocs通过气液的传质进入液相,被其中的徵生物代谢分解,转化为生物质和无机物等。

      国内外建筑涂料行业VOCs污染控制法规与标准研究

      来源:《中国涂料》2017-09-18

      一些活性较强的vocs可引发光化学烟雾、地表臭氧浓度过高、二次有机气溶胶、大气灰霾等环境问题,最终危害人体生物健康和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来源:《环境保护》2017-09-04

      大量pm2.5的化学组分分析表明,我国东部地区pm2.5中有机气溶胶(oa)所占比例约占20%~50%,而在oa中由vocs凝结转化生成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占比可达50%左右;此外,vocs作为氧化剂

      电子工业废气VOCs排放特征及防治对策探讨

      来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09-01

      (1)部分具有毒性和致癌性,危害人体健康;(2)vocs中的碳氢化合物与氮氧化合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臭氧,可导致大气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危害人类健康和植物生长;(3)参与大气中二次气溶胶的形成,形成的二次气溶胶多在细颗粒

      我国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状况与控制对策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17-08-29

      vocs可以和氮氧化物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也能与大气中的oh、no3-、o3等氧化剂发生多途径反应,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对环境空气的o3和pm2.5均有重要影响(图1)。...其中交通源包括道路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源和油品储运销等;工业源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和工艺过程;生活源包括生活燃料燃烧、环境管理、居民生活消费、建筑装饰和餐饮油烟;农业源则包括生物质露天燃烧源、生物质燃料燃烧源和农药使用等

      来源: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7-07-19

      灰霾(气溶胶)颗粒是大气汞的重要载体,因此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汞同位素方法可能为示踪灰霾颗粒来源开辟新的视野。...pm2.5)及主要人为排放源的汞同位素组成排放源在不同季节按不同比例混合,可能是导致汞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原因:1.工业排放(例如冶炼、水泥生产和煤燃烧)是汞的主要贡献来源并在四个季节普遍存在;2.燃煤排放和生物质燃烧分别在冬季和秋季贡献明显

      来源:仟亿达集团2017-07-19

      有研究显示北京pm2.5有6个重要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其中燃煤占比约为18%,对雾霾天气的影响巨大。...仟亿达集团作为新三板节能环保、新能源版块的领军企业,主要研发、投资、建设、运营项目包括:煤改气/电、低氮改造、碳资产开发管理、生物质多联产、气化炉生产与销售、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光伏分布式能源、储能/微电网

      来源:《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7-18

      同时,这类物质也是大气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的关键前提物。...回收利用技术包含:冷凝法、吸收(洗涤)法、吸附法、膜分离法;销毁技术包含:燃烧法、催化燃烧法、生物降解法、光催化降解法、等离子体技术。其中膜分离技术、光催化降解法以及等离子体技术为近几年兴起的新技术。

      来源:环保科普3652017-05-26

      此外,臭氧还可与大气中的其他挥发性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有机物气溶胶而污染空气。说起来真是让人怕怕的呐,人生真是艰难,连蓝天白云都不美好了,那怎么办呢?兵来了将挡,水来了土淹,污染来了就得治啊。...如果平流层中的臭氧层遭到破坏,部分宇宙射线和短波紫外线就可直接到达地面,对地球表面的生物造成危害,如导致人群皮肤癌或白内障发病率的增加,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等。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2017-05-25

      volatileorganiccompounds vocs)是大气中一类重要的气态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空气、水和食物中,vocs不仅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等有直接影响,还可通过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如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和有机气溶胶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5-19

      过去5年,在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环境行为、毒理效应与控制原理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明确了气溶胶形成机制,突破了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污染源排放清单、二氧化硫减排、柴油车污染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发了一批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新技术,带动了室内空气净化、烟气脱硝等设备与工艺的实际应用;阐明了水处理微生物聚集体形成与作用机制,突破水中颗粒物超高速分离、污水脱氮除磷等关键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水平全面提升

      来源:环境保护2017-05-03

      以京津冀为重点,北京市及周边为核心,覆盖了2市3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20个城市,构建了以23个手工监测点、13个在线监测点、8个快速源解析监测站、32个气溶胶激光雷达监测点、1台激光雷达走航监测车于一体的区域多参数综合立体监测系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