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细颗粒物(PM2.5)”相关结果1869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2015-09-22

      当前,我国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以臭氧(o3)、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污染日益突出,区域内空气重污染现象大范围同时出现的频次日益增多,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来源:三秦都市报2015-09-16

      目前,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系主要监测6项指标,分别是: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

      来源:大众网2015-09-15

      7月份,菏泽三项污染浓度同比恶化明显,其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同比恶化17.9%;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同比恶化9.1%;二氧化氮(no2)浓度同比恶化39.1%。

      来源:经济日报2015-09-15

      今年上半年,临沂市环境空气质量各项指标改善幅度均居山东省前列,其中,细颗粒物(pm2.5)同比改善24.8%,列全省第一;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9天,列全省第一。

      来源:河北新闻网2015-09-10

      经测算,8月28日至9月3日全省累计减排二氧化硫1.7万吨、氮氧化物3.2万吨、细颗粒物(pm2.5)1.1万吨、挥发性有机(vocs)2.9万吨,分别减排69%、52%、70%和62%。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5-09-10

      pm2.5逐步进入公众视野,立法监测逐步完善pm2.5细颗粒物,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来源:南国今报2015-09-07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4项污染,月均浓度分别为24微克/立方米、19微克/立方米、64微克/立方米、41微克/立方米。

      来源:济南日报2015-09-02

      上半年济南环境空气中四项主要污染平均浓度分别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0.164毫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4.6%;细颗粒物(pm2.5)0.083 毫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6.2%;二氧化硫0.060

      来源:北京日报2015-09-01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进入大气环境后,会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污染大气。此外,根据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和季节性污染物排放特点,环保部门近期还针对机动车排放污染组织了多次专项执法检查。

      来源:北京日报2015-09-01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进入大气环境后,会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污染大气。此外,根据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和季节性污染物排放特点,环保部门近期还针对机动车排放污染组织了多次专项执法检查。

      来源:北京晚报2015-08-31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进入大气环境后,会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污染大气。...环保专家介绍,挥发性有机指在常温常压下具有较高蒸汽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其英文缩写为vocs。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8-28

      )、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及臭氧(o3)六项指标的监测。...2015年上半年,纳入国家大气考核的12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11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来源:威海日报2015-08-25

      今年1至7月份,我市空气质量获7个全省第一,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202天,全省最多;重污染天数2天,全省最少;细颗粒物(pm2.5) 浓度、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二氧化硫(so2) 浓度、二氧化氮浓度

      来源:济南时报2015-08-24

      济南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在济南细颗粒物(pm2.5)本地污染源中,燃煤占27%,是首要污染源。伴随高污染的是高消费量。...对比 燃煤是pm2.5污染罪魁祸首 燃气污染少一大半谁是济南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济南市发改委工作人员介绍,济南市一次性能源消费中,燃煤占比偏高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尤其冬季污染更为严重。

      来源:威海日报2015-08-24

      今年1至7月份,威海市空气质量获7个全省第一,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202天,全省最多;重污染天数2天,全省最少;细颗粒物(pm2.5) 浓度、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二氧化硫(so2) 浓度、

      来源:宝莱尔2015-08-24

      为了有效控制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和氮氧化物(nox)等有害物质的浓度,加大了治理力度,制定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化学抑尘作为一种新概念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8-21

      大力推广可资源化的烟气脱硫、脱氮技术,开展细颗粒物(pm2.5)、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重金属等多种污染协同控制技术应用。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落实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加强细颗粒物排放控制。

      来源:济南时报2015-08-18

      记者拿到一份来自市环保局的空气质量化验单,7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市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分别改善20%和2.8%;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却分别恶化4.8%和5.6%。

      来源:网易2015-08-13

      今年5月,《2015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印发,明确了34项任务,涉及20个部门,提出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3%,重点区域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要比

      来源:仪器信息网2015-08-13

      目前的中国空气质量检测体系仅能检测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六项指标,对于氰化物浓度等信息并不能如实反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