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土壤普查”相关结果77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2016-12-23

      根据全国土壤普查的结果可以看到,我国污染的情况有几个特点:1、土壤污染主要以无机物为主。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2016-11-25

      前言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与国土资源部共同开展了为期8年的首次全国土壤普查。2014年4月环保部公布的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令人堪忧。

      来源: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11-23

      前言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与国土资源部共同开展了为期8年的首次全国土壤普查。2014年4月环保部公布的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令人堪忧。

      来源:中国环境管理2016-11-01

      此外,在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后,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都曾开展过较大规模的土壤资源调查,相继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全国性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其次,在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方面。...首先,没有统一的土壤调查和监测方法体系,也没有形成第二次土壤普查那样的调查规模和详尽的数据资料;其次,因为各自为战,同一土壤样品中没有形成完整的土壤质量数据;第三,现在的数据和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及其他数据缺少比对

      来源:扬州晚报2016-09-22

      其中,土壤普查工作是整个重金属项目的重中之重。...扬州建成全国信息系统全国共130万个土壤普查点产地安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

      来源:国信检测2016-09-19

      2.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1979年,中国开展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专门成立了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由农业、财政、测绘等有关部门与土壤科研单位等共同组成,办公室设在农业部,具体工作由当时的农业部土地利用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来源:本然味道2016-08-18

      以湖南为例,资料显示目前湖南省稻田平均耕层厚度只有13厘米左右,比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减少3.5厘米,湘阴、汨罗、沅江等地的个别稻田耕层已不足8厘米。土壤污染的治理与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湖南省权威部门统计显示,由于不合理耕作、过度种植、农用化学品的大量投入,与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比较,目前湖南省耕地土壤ph值已由6.5下降到6.0,30年土壤酸化程度相当于自然状态下300年的酸化程度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6-08-11

      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usda-scs)在20世纪80年代初基于土壤普查及土壤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土壤工作数据库、土壤解释数据库、土壤地理数据库的州级及国家级地理数据库系统,可用于土壤信息制图,

      来源:仪器信息网2016-08-05

      大量的基础数据不能光靠省、市级别的机构提供,最有效、最直接的数据还是来自于基层,这在土壤普查和监控来说尤其必要。...天瑞仪器:从此要求可以看出,此次出台的土十条政策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大量的基础数据不能光靠省、市级别的机构提供,最有效、最直接的数据还是来自于基层,这在土壤普查和监控来说尤其必要。

      来源:生态环境学报2016-07-13

      后被第二次土壤普查和教科书广泛采用。1.4 南沙群岛土壤的又一次探索上世纪90年代初,应邀参加南沙群岛自然地理考察和研究。但我所远离南沙,又无法直接上岛。

      来源:中国证券报2016-07-05

      二是小口径,农业部组织的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显示,中国盐碱土地面积约3500万公顷。由此可见,我国的盐碱地数量当在6亿亩15亿亩之间。三是全口径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6-06-29

      即先在当地地图上划定一定尺寸的网格,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确定土壤普查点位,进而完成野外样品采集、样品制备和土壤样品库入库,样品预处理,理化性质分析等工作,最后完成数据录入,以及土壤污染调查报告编制。

      来源:光大证券2016-06-07

      土十条重点关注内容:调查评估:2005-2013的全国土壤普查对污染点的了解并不精确,土十条公布后,调查评估的深度会加大,覆盖面会更广。法律法规:立法进程会加快,相应行业标准、技术导则也会陆续出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6-04-28

      万亿盛宴说法不负责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土壤污染防治成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他们就土壤普查、治理模式、治理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多个议案、提案。资本市场则盯上了土壤修复行业背后巨大的商机。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3-17

      同时,通过土壤普查实事求是核定基本农田耕地面积,明确耕地质量与分布,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决策依据。...应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摸清每一片土壤的污染状况。建立全国土壤污染数字化档案,统一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和保护,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地采用不同利用方式,边利用边修复。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16-03-11

      应立即启动第三次土壤普查那么,我国现行土壤安全状况如何?有没有全面的调查?周健民委员摇摇头,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数据,进行土壤普查迫在眉睫。他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进行过两次土壤普查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6-03-11

      他建议尽快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制作数字化档案。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万连步持有相同观点,他提出尤其要摸清耕地家底。...但目前使用的数据大多来自上世纪80年代初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存在滞后性。2014年,环保部与国土资源部曾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李爱青认为,这份公报的信息不尽详实,采样密度不高。

      来源:现代快报2016-03-11

      应立即启动第三次土壤普查那么,我国现行土壤安全状况如何?有没有全面的调查?周健民委员摇摇头,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数据,进行土壤普查迫在眉睫。他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进行过两次土壤普查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6-03-08

      因此,周建民呼吁国家组织一次全国土壤普查,建立能协调各部门、各行业的土壤普查组织体系,对土壤的实际情况有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延伸阅读:污染土壤治理期待风向标亚健康如何治?...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上一次土壤普查对土壤质量还没有完整的认识,普查只关注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肥力指标,没有包括土壤的环境和健康指标。

      来源:中安在线2016-03-04

      同时,通过土壤普查实事求是核定基本农田耕地面积,明确耕地质量与分布,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决策依据。...全国人大代表李爱青指出,目前通常使用的土壤数据大多来自上世纪80年代初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已大为滞后。土壤环境家底不清首先体现在全国到底有多少土壤被污染不清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