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洁净煤技术2020-11-06
若能有效解决湿法脱硫后饱和湿烟气排放形成的白色烟羽问题,不仅能实现电厂近零排放,加速推进灰霾治理,而且还能回收烟气中的水分,预计年节水量可达几十亿t 。...经检测,饱和湿烟气中含有大量水分、可凝结颗粒物和水溶性离子,直接排放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且会加重灰霾的形成。
来源:海绵城市2018-01-29
浙江人大代表呼吁要研究建设海绵城市利用雨水省人大代表、宁波市气象台副台长钱燕珍提出的《关于加大灰霾治理力度的建议》和《关于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切中浙江人当下生活的痛点,连续被选为重点建议。...钱燕珍发现,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治理依然没有很好解决。对此,她专门向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城市规划、建筑地产等领域的多位专家登门请教,形成了建议草稿。
来源:浙江在线2018-01-25
此前,她提出的《关于加大灰霾治理力度的建议》和《关于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切中浙江人当下生活的痛点,连续被选为重点建议。今年我带来关于加强雨水治理的建议。...2017年10月,在一次实地调研中,钱燕珍发现,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治理依然没有很好解决。对此,她专门向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城市规划、建筑地产等领域的多位专家登门请教,形成了建议草稿。
来源:新华社2017-04-13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机所获悉,该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大气细粒子与臭氧时空探测激光雷达系统研发与应用项目日前通过中科院初步验收,为环境监测和灰霾治理提供重要手段。...据了解,该项目针对不同需求形成了多种型号产品,已经在环境监测领域大量装备,并为灰霾和光化学污染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和高端设备。
来源:中科院之声2017-03-13
延伸阅读:大咖说 | 灰霾治理难在哪?中科院有何举措?权威回应来了! 延伸阅读:大咖说 | 灰霾治理难在哪?中科院有何举措?权威回应来了! 延伸阅读:大咖说 | 灰霾治理难在哪?中科院有何举措?
来源:科学网2017-03-13
打好蓝天保卫战,重奖不是目的,关键在于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信心,敢挑重任、勇攀高峰,多学科协同突破,真正把成霾机理研究透,为灰霾治理和大气污染物源头减排提供更加清晰的认识与判断和更有效的科技支撑
来源:中科院之声2017-03-09
延伸阅读:中科院院长:为灰霾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来源:科学网2017-02-14
记者也注意到,在河北省蓝天行动灰霾治理措施中,亦有灰霾治理要白天黑夜严管的说法,背后所指耐人寻味。...2016年入冬至今,全国范围内的灰霾来势迅猛,并引发社会舆论的持续关注。如今,灰霾已超出单纯的科学问题,成为一个公共话题。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9-14
支持工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升级改造、重点行业工业灰霾治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高风险污染物消减、挥发性有机物消减、有毒有害原料替代、绿色基础制造工艺改造、产业园区节水治污设施建设等项目建设。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5-11-17
车载通量快速遥测系统 安光所供图十年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的指导下,他们专注于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红外光谱仪器开发研究,所研制的系列红外光谱分析系统在国家重大活动、灰霾治理、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大显身手。
来源:兴业证券2015-02-11
此次公告说明,公司将与章丘市共同启动工业废水处理、污泥处置、内河流域水生态修复、大气灰霾治理等环境治理项目,业务开始向治理延伸。...章丘市计划对智慧环境相关项目的总投资为2亿元,主要用于实施包含智慧环境云数据中心、智慧环境决策与公众服务平台、智慧环境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大气灰霾污染监测预警平台、环境水质监测预警平台、重点污染源全过程监控平台
来源:四川省经信委2014-06-25
(二)清洁生产(灰霾治理)。支持围绕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先进清洁生产项目。...二、绿色低碳发展示范专项包括循环经济示范、清洁生产(灰霾治理)、高效节能节水环保技术和产品产业化、绿色能源工程4个专题。(一)循环经济示范。
来源:中国网2014-06-17
2014年6月7日,全国灰霾防治战略联盟在北京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议。近年来,严重的灰霾天气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灰霾治理已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当务之急。
来源:河北政协2014-05-29
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不等不靠,及早谋划,主动治理。这成为广东省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经验。早在2006年9月,当大多数城市依然没有觉察到灰霾这个看不见的敌人时,广东省气象局首次发布黄色灰霾预警信号。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肖颖 冯永强2014-04-17
他要求,各市各部门应切实增强灰霾治理的紧迫感,把群众的期盼作为压力和动力,主动出击,加快改变燃煤结构不合理状况,加强尾气治理和扬尘整治,加大淘汰黄标车力度,进一步细化措施,夯实责任,确保今年治污降霾工作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3-04-15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何炳光也在座谈会上表示,希望在专家座谈和调研的基础上,给中央上报关于灰霾治理的政策措施建议。...这些做法可以理解,但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来治理pm 2.5和霾污染,并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