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4-05-11
王爱华分享,2023年合续科技在青海省黄河生态流域完成西北首个气炭互补焚烧线的建设,并于2023年12月3号一次点火成功。目前该项目已完成环保验收并进入商业化运营。...合续科技将一直秉承“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以科技产品服务生态环境改善和生产生活品质提升,致力于成为世界领先的环境科技企业。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10-29
“一张网”——建设智慧水务物联感知网“一张网”,将长江大保护监测感知网络的统一管理,包括标准的感知设备参数、信息传输协议、监控设备的统一化管理等,为长江生态流域的智慧化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基础。...“四中心”——建设智慧感知中心、水务应用中心、决策支持中心、展示宣传中心等“四中心”,实现长江大保护智慧管控体系中“管成果”、““管运维” “管生态”的核心功能。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2019-12-28
环保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恰恰是缺乏国家级的顶层设计,业界同仁应该整合力量推动提出建设基于绿色生态流域基础设施的大发展战略。王凯军认为,环境产业前景广阔。...从结果来看,民资对整个生态环保领域ppp有引领和带动作用。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06-21
1.3重建对于那些破坏比较严重的区域,也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恢复措施,采取重新设计或者重组的方式在最大程度上进行生态修复,以便使整个生态流域进行有效的改善。...3.3.2注重基层河流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河流的生态化治理过程中,应加快河流流域基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配置农村河段地区环境监测相匹配的人员及设备,逐步建立起河流全流域的监测网络,提升河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水平
来源:智慧水务2019-06-17
生态智慧领域建设分两个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一下的是生态流域的理念,然后概括智慧水务怎么助力生态流域的建设。...生态流域的理念 生态流域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因为水是生态系统的控制性要素,在整个地球的路面上,路生生态、水生生态,只有四类基本的生态类型,分别是湿地、森林、草原、荒漠。
来源:宜春市生态环境局2019-02-21
在全国率先提出“河道当街道管理,库区当景区保护”的理念,所有江河湖库均实施河长制管理;在江西省率先开展跨县流域横向补偿,抢先编制6河生态流域横向补偿协议及方案;成立全省首支环境犯罪侦查支队,在所有工业园区建成信息化一体监控平台
来源:给水排水2018-07-31
生态智慧领域建设分两个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一下是生态流域的理念,然后概括的智慧水务怎么助力生态流域的建设。...王浩院士首先生态流域的理念,生态流域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因为水是生态系统的控制性要素,在整个地球的路面上,路生生态、水生生态,只有四类基本的生态类型,分别是湿地、森林、草原、荒漠,那么水对最多的时候体现为湿地
来源:中国仪表网2018-02-06
下一阶段将对21条流域进行全覆盖,全面掌握全市流域水质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生态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监测数据。...福建泉州为小流域安装水质自动监测站 每天检测水质福建泉州投资240万元,在梧垵溪、梧桐溪、坝头溪等3条流域率先试点安装了8套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每天都对流域水质进行4次检测。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2018-02-01
下一阶段的话,晋江市将对21条流域进行全覆盖,全面掌握晋江市流域水质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生态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监测数据。类似于公安部门的视频监控,水下电子眼监测溪流水质情况,实时掌握变化。
来源:E20水网固废网2017-11-13
王鹤龄提出,新安江生态流域补偿机制试点起到了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希望以更高的层次推进水资源的保护和水生态的文明建设,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生态补偿机制来推动跨流域的保护。
来源:中国网2017-11-06
城市也有生态流域问题,它是产生水问题的根本症结。...王浩解释,水问题无论表现形式如何,都因流域水循环失衡,如洪涝是自然水循环过程演变失衡;缺水问题是社会水循环演变失衡;水污染是水化学过程演变失衡;生态退化是生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2017-03-09
共同保护保流域生态完整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流域,除了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至关重要。...长江流域的生态修复难点在于整个流域的生态性和整体性。高吉喜表示,在还旧账的同时,如何不欠新账,真正使长江这条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明确生态环境底线和自然资源上限至关重要。
来源:中国江西网2017-02-03
我省出台了《江西省流域生态补偿办法(试行)》和《江西省流域生态补偿配套考核办法》,首期筹集生态流域补偿资金20.91亿元,在全国率先实行全境流域生态补偿。
来源:中国证券网2015-01-30
记者近日从湖南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获悉,湖南将加大对重点污染点和污染区域的整治,推出生态流域补偿机制。...湖南还将推出系列环保领域的改革,包括围绕环境质量的考核体系建设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等方面,建立54个国家和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县(市、区)的环境质量考核和奖惩办法,考核这些县(市、区)对生态功能质量的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