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自然生态系统”相关结果1638
      吉林省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若干措施》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2024-06-14

      以生态保护红线为重点,改善生态系统质量,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二)强化分区施策,推动生态环境改善。...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黑土地及其他生态功能重要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优先保护单元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禁止或者严格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镇开发建设。

      来源:吉林省生态环境厅2024-06-14

      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实施,加强生态系统完整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区域生态功能、保障生态安全。...主动服务、提前介入,全力配合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推进鸭绿江源流区“山水工程”建设,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不断提升该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4-06-13

      督察发现,杞麓湖水质2023年仍为劣ⅴ类,36个社区涉及的155个自然村中,仍有61个未建成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污水直排入湖河流。...一、基本情况 云南省高原湖泊众多,其中30平方公里以上的9个,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宝贵的淡水资源库。做好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对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意义重大。

      生态环境部印发《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4-06-11

      生态环境部编制并发布了《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该报告报告从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区域格局和保障机制建设等六方面全面总结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连云港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2021-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

      来源:连云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2024-06-07

      ,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连云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连云港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2021-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通过确定全市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态修复格局,明确生态保护修复重点任务,划定重点区域、布局重大工程,系统实施自然生态保护修复

      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24-06-07

      、草地、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巩固和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围绕“绿色龙江”建设,构建生态空间保护格局,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统筹水、林地

      2023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4-06-05

      全国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生态质量指数(eqi)值为59.6,生态质量综合评价为“二类”,与2022年相比无明显变化。生物多样性较丰富、自然生态系统覆盖比例较高、生态结构较完整、功能较完善。

      来源:上海市生态环境局2024-06-04

      一方面,气候变化对本市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不利影响。降水极端性增强,“风、暴、潮、洪”“三碰头”或“四碰头”复合灾害增多,黄浦江上游潮位抬升,城市水环境质量和水资源安全风险增加。...气候变化导致沿海海平面上升,改变近海生态环境,导致海岸侵蚀和咸潮入侵加剧,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受到威胁。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4-05-31

      2023年,全市生物多样性调查实地记录73种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群系,2020-2023年累计记录136种,调查记录的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持续增加,其中中心城区记录到23种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通过持续的近自然生态修复和建设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2024-05-30

      四是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筑牢自然生态安全屏障,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切实增强生态系统的抵御力、适应力及恢复力,厚植美丽山西建设绿色底色。

      来源: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2024-05-29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从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区域格局和保障机制建设等六方面全面总结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来源:山东省生态环境厅2024-05-23

      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通过生态环境分区差异化管控,加强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自然修复和休养生息,强化能耗双控,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不断提升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4-05-16

      报告从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区域格局和保障机制建设等六方面全面总结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印发以来,我国各重点领域在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中取得的进展与成效

      来源:国家生态环境部2024-05-09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绿色修复则在修复实施中考虑所有的环境影响,并在修复行动中采用可将环境足迹最小化的措施,主要考虑土地/生态系统、材料与废弃物、能源、空气/大气、水五大核心要素。

      来源:上海市政总院2024-05-09

      设计团队充分研究场地中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模式、生态习性、季相特征、栖息喜好等,丰富场地水系统类型,强化自然平衡和净化功能,为生物提供丰富类型的栖息地。...工程通过水生态修复治理,使滆湖具有良好的恢复和自我维持能力,能够及时稀释降解污染,并满足原生生态系统的基本水需求,以及河流河岸生态系统生物生存的基本需要。

      来源:山东省生态环境厅2024-05-06

      2023年8月,形成了《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林业局)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违规侵占国家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报告》,报送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一些地方对湿地公园保护和建设工作不重视,违规开发建设破坏湿地生态系统;一些地方对湿地公园保护不力,生态功能退化,最终只能一撤了之。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整改进展:达到序时进度。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2024-04-28

      到2035年,全省自然保护地陆域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不低于4.5%,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完成国家下达的保护目标,生态保护红线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典型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保护。

      来源:中国人大网2024-04-27

      全国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生态质量指数(eqi)值为59.64,生态质量综合评价为“二类”。...部分地区汛期水质出现恶化,河湖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有待提高,滇池等重点湖泊蓝藻水华仍处于高发态势。(三)海洋环境状况。我国管辖海域海水水质总体稳中趋好。

      来源:浙江生态环境2024-04-15

      全面推进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监管重点区域、海洋生态系统及其他区域开展常态化监测,针对性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和生态风险监测预警,动态跟踪全省生态系统状况,及时发现生态破坏问题。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等16部门印发《江苏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来源:江苏省生态环境厅2024-04-01

      省生态环境厅等16部门关于印发《江苏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委)、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委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