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图 3可见,染料废水的脱色率随着pH增大先略有升高,在pH=4时,脱色剂脱色能力最强,而后脱色率开始减小.在酸性及中性条件下,脱色效果显著,而在碱性时脱色能力低,这主要是由于随着pH的变化,染料分子的结构有所变化.在酸性时,染料分子中磺酸基以—SO3H形式存在,与脱色剂中氨基的化学作用加强,染料分子被絮凝沉淀.在碱性时,以—SO3Na形式存在,与脱色剂氨基的化学作用减弱,脱色率降低.所以,脱色剂最佳pH适用范围为2~6.
3.4 改性脱色剂和未改性脱色剂的对比
图 4为改性脱色剂和未改性脱色剂的粘度和脱色效果的对比.改性脱色剂的剪切粘度为468 mPa˙s,而未改性脱色剂的剪切粘度为303 mPa˙s.原因是尿素和三聚氰胺作为交联剂,加入之后使得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链支化结构发生变化,粘度增加(符若文等,2005).在相同投加量(120 mg˙L-1)的情况下,未改性产品的最大脱色率仅为89.7%,而用尿素、三聚氰胺对其改性的产品脱色率能达到94.6%.将二者与染料分子所形成絮状物(相同絮凝时间)在显微镜下观察,未改性脱色剂与染料分子所形成的絮状物在水中呈分散分布(显微镜图a),改性脱色剂与染料所形成的絮状物(显微镜图b)颗粒变大,相互交联在一起,絮状物之间结合的更加紧密.用尿素、三聚氰胺部分取代双氰胺所合成的产品,脱色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这主要是因为尿素、三聚氰胺的加入使缩聚产物活性官能团更加充足,聚合物的吸附架桥性能得到了提高,使分散颗粒倾向于聚集状态,絮体粗大,絮凝沉降效果好.
图 4未改性脱色剂与改性脱色剂脱色性能的比较(a、b分别是未改性脱色剂-染料和改性脱色剂-染料絮状物显微镜图)
3.5 改性脱色剂与聚铝的复配
有机脱色剂絮凝能力强,但存在的缺陷就是生产成本较高,无机絮凝剂价格低廉,投药范围广,但处理效果不佳,通过将二者复配使用,能弥补各自的缺陷.取相应量PAC(碱化度49.3%, 氧化铝含量为3.0%)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结果如图 5所示,PAC投加量在60 mg˙L-1(以氧化铝计算)时,脱色率已没有显著的增大趋势,将60 mg˙L-1作为PAC较适宜投加量,其脱色率仅为57.6%左右.在烧杯中先投加相应量改性产品,再加入适量PAC协同复配.改性产品与PAC复配之后,带有多种活性基团的改性产品能通过电中和、范德华力、氢键等作用与染料分子发生反应,再通过PAC的协同作用,形成更大絮体沉降下来,脱色能力有很大提升.由图 5可见,复配之后,改性产品投加量在20 mg˙L-1时,脱色率就已经达到68.1%,脱色能力有大幅度提升,其用量为80 mg˙L-1时,脱色率高达94.8%.这不仅提升了脱色性能,还大大减少了有机脱色剂使用量,降低处理成本.
图 5 PAC对脱色率的影响
3.6 染料结构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在3种模拟染料废水(浓度为100 mg˙L-1, pH=4) 中分别加相同量改性脱色剂(120 mg˙L-1),研究不同染料结构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 1所示.
表 1 染料的名称、结构和脱色率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