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5 可以看出,涂装废水初始pH 对除磷除镍的效果影响较大。当涂装废水初始pH 为2 时,2 组实验中出水pH 只有6.7 左右,磷与镍的去除率都比较低,甚至在单一型飞灰处理废水的实验中磷与镍的去除率分别只有28.18%与36.03%。原因是磷的存在方式、磷酸镍沉淀形成与废水的酸碱性密切相关,当pH 在2~7 时,磷酸盐多以H2PO4- 的形式存在,而理论上磷酸镍在pH 达到7.63 以后才形成沉淀,而其他大部分磷酸盐沉淀也都要pH 在7.5 以上的碱性条件下才会大量生成。
随着初始pH 的增大,出水pH 也在不断增大,磷与镍的去除率均表现为先增大后平缓的趋势,在2 组实验中分别在初始pH 达到4.5 与4 之后趋势变为平稳,此时出水pH 在9.0 左右,磷去除率分别达到98.39%与99.49%以上,镍去除率分别达到95.60%与99.11%以上。实际涂装磷化废水的酸碱区间多在4~6,不需调节进水pH。
2.2 优化条件下的处理效果
2.2.1出水效果分析
根据飞灰去除涂装废水中单因素实验结果并考虑出水达标,确定以下以优化实验条件:单一型飞灰,投加量8 g/L,初始pH 不作调整,反应时间30 min,常温(25 ℃),振荡转速100 r/min;混合型飞灰:投加量32 g/L,初始pH 不作调整,反应时间30 min,常温(25℃),振荡转速100 r/min。分别选取对应条件进行多组重复性实验,结果见表3。其中1~3 组投加飞灰为单一型飞灰,4~6 组投加飞灰为混合型飞灰,采用水平振荡法取得飞灰纯水浸出液。
从表3 可以看出,第1~3 组数据显示了单一型飞灰处理涂装磷化废水的效果比较稳定,3 组实验结果PO43--P 去除率均大于99.8%,镍去除率均大于99%,出水中PO43--P 含量与镍含量均低于GB 8978-1996一级标准限值。
第4~6 组数据显示了混合型飞灰处理涂装磷化废水的效果同样十分稳定,3 组实验结果PO43--去除率均大于99.6%,镍去除率均大于99.8%,出水中磷酸盐含量(以磷计)与镍含量均低于GB 8978-1996 一级标准限值。
单一型飞灰与混合型飞灰对磷酸根的处理负荷分别为16.40 mg/g 和4.065 mg/g,此外飞灰中含有较多重金属,表3 显示了2 种飞灰经过废水处理反应以后,出水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GB 8978-1996 一级标准限值,也低于原灰的纯水浸出液含量,这表明2 种飞灰除磷过程对水体没有产生新的重金属污染。需要注意的是,2 种飞灰处理后出水pH 都偏碱性,需要回调pH 才能达标排放。
2.2.2重金属稳定化效果分析
表4 是处理废水前后飞灰浸出液中重金属含量。
从表4 可以看出,飞灰对涂装废水的过程整体上对飞灰中的重金属具有较为明显的稳定化作用。尤其对于重金属浸出量大的单一型飞灰,效果更为明显,原灰中Zn、Pb 的含量超过浸出毒性鉴别标准限值,处理后产物浸出液中Zn、Pb 的含量分别降低了86.10%和95.13%,已明显低于GB 5085.3-2007的浸出毒性鉴别标准限值[17]。
2 组实验中处理后产物浸出液中Ni 含量都比处理前增加,主要原因是在涂装废水处理过程中固相物质吸持了原废水中绝大部分的Ni(包括沉淀、吸附等作用),处理后产物中的Ni 含量明显提高,因此其浸出液中含量也随之增加,但总体仍低于GB 5085.3-2007 毒性鉴定标准限值。
2.3 飞灰表征与处理废水机理分析
2.3.1 BET 与BJH 测试
处理前后飞灰的BET 比表面积与BJH 测试结果见表5。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