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S反应池由三个区域组成,即生物选择区,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在生物选择区中,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质能通过酶反应机理而迅速去除,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可在此选择区中得以反硝化,选择区的设置最基本的功能是防止污泥膨胀;预反应区微量曝气,基本处于缺氧状态,有机物在此反应区内得到初步降解,同时也可去除部分硝态氮;主反应区为好氧曝气区,主要进行硝化和降解有机物,同时也存在反硝化过程。
反应区末端设置污泥回流系统及剩余污泥排出系统,反应区上端设置安装撇水系统及液位传感系统,池底安装适应间隙曝气的水下射流式曝气器,该曝气器是通过潜水泵产生的水流经过喷嘴形成高速水流,在喷嘴周围形成负压吸入空气,经混合室和水流混合,在喇叭形的扩散管里产生水气混合流,高速喷射而出,夹带许多气泡的水流在较大面积和深度的水域里涡旋搅拌,完成曝气。
CASS整个运作系统由于中央控制系统进行全自动控制。
三、污泥处理系统
为保持CASS池系统中适量的污泥浓度,在每个运行循环中,在撇水阶段之后均需排出剩余污泥;剩余污泥由设置在反应池末端的剩余污泥排出泵抽吸至污泥浓缩池进行污泥浓缩,污泥排出泵型号为AS10-2CB,池内设置一台污泥排出泵,浓缩后的污泥由环卫部门定期抽吸外运处理,上清液回流至处理系统进行再处理。
8中央自动控制系统说明
CASS法系统处理主要靠中央自动控制系统来完成,本系统备有自动与手动两种操作状态,在调试检修时段可用手动来控制,正常运行时可转换至自动系统来操作控制。该系统综合污水处理全过程进行程序控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
1、污水进水时间、水量、水位控制;
2、进水水量控制及两池交换运行控制系统;
3、出水撇水系统控制及撇水速度、时间控制;
4、潜水曝气机运行轮换控制;
5、污泥回流量控制;
9主要处理单元技术说明
一、一组处理单元技术说明
1、格栅井
生活污水进入集水调节池前,首先通过格栅井,通过人工格栅拦截去除进水中较大的悬浮及漂浮物,防止水泵与后续管路系统被堵塞,栅渣定期清理,做为生活垃圾一起处理。
2、集水调节池
由于来自各时的废水水质不均匀,且废水排放时变化系数较大,故需设一座集水调节池,用于收集污水、调节水量、均衡水质,使废水能比较均匀地进入后续处理单元,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并减少后续处理单元的设计规模。
3、CASS反应池
CASS池是一种间歇运行的废水处理工艺,CASS兼均化、初沉、生物降解等功能与一池,采用污泥回流系统。运行时,废水分批进入池中,在活性污泥的作用下,得到降解净化,沉降后,净化水排出池外。对于单一CASS来说,不存在空间上控制的障碍,只要在时间上进行有效地控制与变换,即能达到多种功能的要求,非常灵活。本工程设计每池每天运行2个周期,每个周期为6h,其中进水1h,反应3h,沉淀1h,排水0.5h,闲置0.5h。
4、污泥浓缩池
用于接纳CASS反应池的间歇排泥,污泥在此进行沉淀、浓缩,降低污泥含水率,以减少污泥体积。
5、清水消毒排放池
用于接纳CASS池的间歇排水,同时兼作消毒、排放监测。
10土建建筑结构设计
遵循的主要设计规范、设计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10-89)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5)《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
一、结构设计
因缺乏小区具体地质资料,只能根据一般地质情况,对地基处理做综合的评述。表层耕土及杂填土均不宜做结构基础持力层。当原土地承载力大于或等于120Kpa且无软弱下卧层时,采用天然地基。当实际情况与上述情况不符时,要根据实际地质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来处理。当软弱土较深或为下卧层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碎石振冲桩、灌柱桩或其他方法进行处理。当厂址内有液化土层时,上部结构及地基要做相应处理。
埋深大的构筑物,要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深度进行抗浮设计。如不能满足抗浮稳定性的要求,须采取抗浮措施,一般情况下采用配重抗浮。
二、结构形式及技术要求
1、建筑物:一般情况下,采用砖混结构。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可采用框架或排架结构。
2、构筑物:本工程属小型规模的污水处理站,其主要构筑物均为设备基础。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要求:混凝土C20或C25,垫层C10。抗冻标号:D50,抗渗标号:S6。
11节能设计
设计中从以下几方面节能:
1、污水处理站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电能,其中又以提升泵及曝气设备为重中之重。提升泵的电耗一般占污水站电耗的10~20%,曝气系统电耗占污水站电耗的40~50%,二者都是污水站节能的关键。对于提升泵,设计时尽量使处理构筑物布置紧凑,连接管路短而直,以减少水头损失,从而减少水泵的扬程。同时对提升泵实行合理控制,使水泵在高效率段运转。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