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环保网讯:摘要:活性污泥是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的工作主体。以餐饮废水为处理对象,介绍了餐饮废水处理所需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过程和活性污泥成熟与否的判断依据。
常用的餐饮废水以生物法处理为主,生物法的工作主体是活性污泥,而活性污泥的性状决定了整个污水的处理效果。基于此,本文详细监测了餐饮废水活性污泥的培养过程及其性能的判断方法。
1 活性污泥培养、驯化实验
实验所用的活性污泥是直接由餐饮废水培养的。进行污泥培养前,必须预处理餐饮废水,具体步骤有2步:①将从食堂取回的餐饮废水进行粗过滤,剔除固型食物残渣;②将餐饮废水稀释,稀释后的餐饮废水经4层纱布过滤,脱除了其中所含的油脂,并作为污泥培养原水利用。
在活性污泥培养初期(5 d),每天闷曝22 h,静止2 h。5 d后,待出现沉淀污泥后,排出上清液的2/3,置换预先处理过的餐饮废水。污泥培养阶段共持续30 d,在此期间,监测了污泥的沉降性、MLSS,并用光学显微镜对污泥的生物相进行了镜检。
1.1 活性污泥活性评价方法和指标
为了有效、准确地掌握所培养的活性污泥的活性,即时检测了培养期间污泥的MLSS、MLVSS、SV30和SVI等指标,并通过上述指标的变化判断所培养的污泥的活性。
各指标的具体内涵为:①混合液悬浮固体质量浓度(MLSS),指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质量,单位mg/L;②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质量浓度(MLVSS),指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质量浓度;③污泥沉降比(SV30),混合液在100 mL量筒内静置30 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占原混合液体积的百分率,以%表示;④污泥容积指数(SVI),指混合液经过30 min的沉淀后,每克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的体积。
1.2 污泥活性分析
1.2.1 污泥的MLSS变化特点
在污泥的培养驯化阶段,监测了污泥的MLSS。培养初期,污泥的质量浓度比较低,大约在500 mg/L左右,随着时间的延长,污泥量逐渐增加,经过15 d的连续培养后,达到了最大值2 500 mg/L左右。但是,此时污泥的质量浓度很不稳定,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经过了22 d的培养后期,污泥的质量浓度达到了1 500 mg/L左右,随着时间的延长,污泥的质量浓度变化不大。这说明,此时污泥中微生物生长得比较稳定,污泥接近成熟。
1.2.2 污泥的沉降性能
图1是SV30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每天用100 mL量筒取污泥至刻线处,测量SV30值并计算SVI值。从图1中可以看出,SV30值开始很不稳定,总体偏高,这说明,此时污泥的沉降性不好。随着时间的推移,SV30值有所下降,在15 d左右时达到了最小值16.此后,SV30的值略有提高,但是,基本都稳定在15~40之间,SVI值从最开始的600 mg/L最终稳定在150 mg/L左右。由此判断,经过培养驯化后,污泥的沉降性已经逐渐变好,结构更为紧密。
1.2.3 污泥生物的观察
污泥培养、驯化阶段的镜检照片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培养开始阶段(图2(a)),污泥尚未形成,水中的微生物主要以细菌为主,数量相对较少;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菌开始增多,并有细小的菌落出现,随后出现了鞭毛虫、太阳虫(图2(b))等较大型的原生生物;培养后期,随着污泥产生量的不断增多,污泥呈现黄褐色,污泥中微生物的种类丰富多样,出现了钟虫、轮虫(图2(c))等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由此可初步判断污泥培养成熟。
2 结论
从对活性污泥培养期间污泥性状和生物相的观察可知,经过22 d的培养、驯化后,污泥已经具有很好的活性,这标志着污泥培养成熟,培养驯化阶段结束,可用于餐饮废水的处理。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