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省煤器和反应器旁路系统
在省煤器前和反应器之间设置旁路,称之为省煤器旁路。当锅炉负荷降低,烟气流量减少,进入反应器的烟气温度低于要求值时,旁路开通,向反应器导入高温烟气,提高反应器内的温度。
此外,在反应器入口和出口间装有一个大的旁路,称之为反应器旁路。反应器旁路的作用是:锅炉负荷降低时使用。例如开机和停机时使用,低负荷时使用和季节性使用。以防止低温造成催化剂中毒及催化剂污染。所有SCR系统旁路的插板门均要保证零泄露。
影响SCR过程的关键因素
1 反应温度
一般来说,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催化剂的活性也越高,这样单位反应所须的反应空间小,反应器体积变小。综合反应物加热、系统控制及催化剂的适应温度范围,目前,大多SCR系统温度设定在320℃~420℃之间。
2 烟气在反应器内的空间速度
空间速度大,烟气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短,则反应有可能不完全,这样氨的逃逸量就大;同时烟气对催化剂骨架的冲刷也大。对于固态排渣炉高灰段布置的SCR反应器,空间速度选择一般是(2500~3500)h-1。
3 烟气流型及与氨的湍流混合
在工程设计中必须重视烟气的流畅,喷氨点应具有湍流条件以实现与烟气的最佳混合。
4 催化剂的类型、结构和表面积
催化剂是SCR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其类型、结构和表面积都对脱除NOx效果有很大影响。
催化剂的钝化:a、催化剂的烧结;b、碱金属使催化剂中毒;c、砷使催化剂中毒;d、钙的腐蚀;d、催化剂的堵塞;e、催化剂的磨蚀
SCR脱硝主要回路控制
SCR系统设计技术参数主要有反应器入口NOx 浓度、反应温度、反应器内空间速度或还原剂的停留时间、NH3 /NOx 摩尔比、NH3 的逃逸量、SCR系统的脱硝效率等。
1 反应温度控制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反应温度提高,NOx 脱除率急剧增加,脱硝率达到最大值时,温度继续升高会使NH3 氧化而使脱硝率下降; 反应温度过低,烟气脱硝反应不充分,易产生NH3 的逃逸。 因此要对SCR系统入口烟气温度进行监测并通过调节省煤器旁路开度控制SCR 系统入口烟气温度
2 氨量控制
在NH3 /NOx 摩尔比小于1 时,随NH3 /NOx摩尔比增加,脱硝效率提高明显; NH3 投入量超过需要量, NH3 会造成二次污染, 一般控制NH3 /NOx 摩尔比在1.0左右。
NH3 的流量控制阀调节控制NH3 的流量,控制系统根据反应器入口NOx的浓度、烟气流量、反应器出口所要求NOx 的排放浓度和氨的逃逸浓度计算出氨的供给流量。
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发生下列情况,氨气阀门自动关闭:低的烟气流量;高的氨气/空气比;催化剂入口烟气温度过高;催化剂入口烟气温度过低;没有来自锅炉的运行允许信号;启动急停开关。
3 氨稀释空气流量控制
氨稀释用空气流量在SCR 系统运行时被设定好,不再调整。两台空气压缩机,一台备用。当第1台空气压缩机输出气体压力低于设定值或发生故障时,第2台空气压缩机自动启动
4 氨气蒸发器
氨气蒸发器与储罐为一体化结构,加热器放置在无水氨的液体中,通过氨储罐内的压力控制加热器。当储罐内的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加热器通电加热液氨;加热器过热则断电保护。
SCR工艺在实际应用中最常见的几个主要问题
1) 未反应氨的逃逸
每个设计都要综合考虑控制氨盐的成分和凝结的各种过程参数的相互作用,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是a、进口NOX浓度;b、燃料中硫含量;c、SCR反应器温度;d、风机容量。
2) 催化剂的再生及清洗
催化剂作为电厂SCR工艺的核心,它约占其投资的l/3。为了使电站安全、经济运行,对SCR工艺使用的催化剂应达到下列要求:
———低温度时在较宽温度范围具有较高的活性
———高选择性( SO2 向SO3 转换率和其他方面作用低即副反应少)
———对二氧化硫( SO2 ) 、卤族酸(HCl, HF)和碱金属(Na2O、K2O)和重金属(如As)具有化学 稳定性
———克服强烈温度波动的稳定性
———对于烟道压力损失小
催化剂堵塞主要有两个原因,氨盐的沉积和飞灰的沉积。当SCR装置的入口温度维持在盐的生成浓度之上,盐的生产或沉淀就不会发生,只有锅炉在低负荷下运行并且烟气温度较低时才会发生这种问题。可通过合理分配流过催化剂表面的流量来消除或减轻。
3) SCR系统入口处的分布不均匀
SCR反应器的入口处流动、温度和反应物浓度的分布不均匀将影响SCR的整体性能以及出口处氨和NOX的分布。可接受的分布不均匀程度取决于系统的性能指标。
结语
采样NH3作还原剂的SCR脱硝工艺具有技术成熟、流程短、脱氮效率高、没有废水和废渣、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其NOx的脱除率均达到80—90%,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电站脱硝比较成熟的主流技术。在多个电厂已成功投入应用。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