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不同HRT对氮去除的影响
水力停留时间(HRT)是影响处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HRT过大,水力负荷小,工程设备规模和投资费用也随之增大,在满足处理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HRT。为此,本试验针对不同HRT,设计了3组试验,HRT分别为4,6,10h,生物滤池对水中氮的去除如图3所示。
图3HRT对氮去除的影响
试验条件:温度18.2~21.0℃,ρ(NH3-N)为14.52~17.44mg/L,ρ(TN)为19.65~22.17mg/L,外加碳源。根据试验结果,HRT的减少增加了污染物负荷,由图3可知:HRT大幅降低,出水氨氮浓度没有明显变化,而随着HRT的延长,TN去除效果明显提高。
HRT由6h降为4h时,TN去除率从26.1%下降到12.5%。当HRT为10h时,出水TN浓度发生了明显下降,此时TN去除率为61.9%。由于工程实际设计中,HRT不宜过大,在此试验条件下,HRT为10h时,生物滤池对氮的去除效果较好。
2.3进水氨氮负荷对氮去除的影响
在进水流量一定条件下,考察氨氮负荷对系统去除效果的影响,有助于了解系统抗氨氮冲击负荷的能力[10]。本试验进行不同氨氮浓度对氮去除效果的研究。1号与2号为不同批次从A河道取回的水样,两组不同氨氮浓度,进行对比如图4所示。
图4进水氨氮负荷对氮去除的影响
试验条件:HRT为6h,温度为17.8~23.0℃,外加碳源;1号水样ρ(NH3-N)为2.39~3.03mg/L,ρ(TN)为10.48~14.69mg/L,2号水样ρ(NH3-N)为14.52~16.09mg/L,ρ(TN)为19.17~21.17mg/L。
由图4可知:随着进水氨氮浓度的增加,出水氨氮浓度也增加。在1号中,进水氨氮负荷为0.009~0.012kg/(m3-d)时,氨氮去除率达到98%以上,出水氨氮浓度为0.04~0.10mg/L;2号中,进水氨氮负荷增加到0.048~0.065kg/(m3-d)时,氨氮去除率为90%左右,出水氨氮浓度为1.17~1.79mg/L。
本阶段随着进水氨氮负荷的增加,供氧量保持不变,所以负荷的增加造成溶氧的相对不足,而硝化过程是一个好氧过程,因此进水氨氮负荷增加抑制了硝化作用,所以氨氮去除率呈下降趋势。另外,1号出水中亚硝酸盐氮浓度为0.002~0.004mg/L,几乎没有亚硝酸盐氮的积累;而2号出水中亚硝酸盐氮浓度为0.75~1.13mg/L。
这是由于氨氮浓度较高时,水扩散到膜表面的氧量和膜内的氧量在一定曝气强度下基本是恒定的,硝化细菌得不足够的溶解氧来氧化中间产物亚硝酸盐氮,因而导致亚硝酸盐氮积累增多。
由图4可知:1号进水TN浓度为10.48~14.69mg/L,出水TN浓度为4.12~4.71mg/L,TN平均去除率为66.4%;2号进水TN浓度为19.17~21.17mg/L,出水TN浓度为12.80~17.85mg/L,而TN平均去除率仅为19.7%。
2.4、TP的去除
磷是引起地表水富营养化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污染河流中TP超标,由图5可见,利用反应器可去除水体中部分TP。1号、2号分别为不同批次从A河道运回的水样,2号的水质污染情况比1号严重,可能是由于2号取水之前受到降雨的影响。
图5:TP去除情况
试验条件:HRT为6h,温度为17.8~23.0℃,ρ(TP)为0.93~1.62mg/L,外加碳源。如图5所示:1号进水ρ(TP)为0.93~1.00mg/L,TP平均去除率为27.0%,此时出水ρ(TP)为0.66~0.71mg/L;2号进水ρ(TP)为1.45~1.82mg/L,TP平均去除率为34.2%,此时出水ρ(TP)为1.02~1.14mg/L。该反应器对TP去除主要依靠生物作用。1号、2号出水中TP比较平稳,说明反应器对去除TP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结论
以城市污染河流的水为研究对象,针对进水ρ(氨氮)为14.52~17.44mg/L,ρ(TN)为19.65~22.17mg/L污染河水,经过工艺参数优化后,HRT为10h时,氨氮去除率达87%以上,总氮去除率达到60%以上,表明在河道水脱氮方面的潜力和应用价值。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
1)不同水力负荷对氨氮去除效果没有太大变化,对TN去除效果显著。选择适宜的水力负荷,对提高生物滤池去除氮的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不同HRT对生物滤池去除氮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结果表明,HRT为10h时,生物滤池对氮的去除效果比较好。
3)生物滤池对高氨氮负荷有一定耐冲击性。
《环境工程》 作者:董春枝 1,2; 吴利芳 2 ;张永明 1; 彭强辉 2 ;朱建龙 2 ;蔡 强 2。
1上海师范大学 环境工程系, 2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