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环保网讯:【摘要】烟气中汞污染物排放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我国汞的排放及其汞的危害,并指出现今燃煤烟气汞污染治理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可同步实现烟气金属汞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技术――LJD新型节水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工艺,有助于我国燃煤烟气污染问题的加快解决。
【关键词】LJD工艺汞协同净化
一、前言
汞及其衍生物有机汞,因具有持久性、易迁移性、高度的生物富集性和高生物毒性等特性,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毒环境污染物,可在大气和食物链中持久存在,并可远距离迁移。闻名世界的日本“水俣病”就是由于当地工厂把含汞的废水排到水俣湾,人们食用了含有汞的食品,引起了超过7000多人集体患病。
为了防止汞中毒事件发生,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制定的生活饮用水和农田灌溉水的水质标准,都规定汞含量不得超过0.001mg/L,超过此量,将对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
近些年来,人们对全球人为源的汞排放清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普遍认为,全球人为源每年约向大气排放2100t汞,其中气态汞元素单质、气态离子汞和固态颗粒附着汞的释放量分别为1480t、480t和140t。而全球人为源汞排放清单的计算表明,亚洲是全球人为向大气排汞最多的地区,每年约向大气排放了超过1000t汞,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50%以上,且我国已被认为是全球大气汞排放最多的国家之一。
目前学术界初步估算认为,我国人为源的大气汞排放量在500~700吨/年,我国对能源的较大需求及较为落后的污染排放控制能力是造成我国汞释放较多的主要原因。燃煤和有色金属冶炼是我国两个最大的人为汞释放源,年均释放量约占总释放量的80%。由于目前我国燃煤消耗量及对锌、铅等有色金属产品的需求仍有增加的趋势,这意味着我国排汞量还有增加的趋势。
2011年10月30日,全球130多个国家的代表以及NGO组织齐聚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进行全球性汞问题文书的政府间第三轮谈判,并计划到2013年初制定出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汞文书。汞文书作为国际公约,与涉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生物议定书公约》同为最高级别的国际法,甚至比应对气候变化的《京都议定书》的级别还高。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及国际压力,原有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已无法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被《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所替代,其中对汞及其化合物的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在0.03mg/m3以下,说明国家对重金属污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现阶段美国的汞排放标准为0.0015μg/m3.,是我国汞现行排放限值的1/20000,说明我国汞排放标准与美国标准相比,差距还很大。美国汞排放标准很可能就是我国未来的汞排放标准。
因此,鉴于全世界对汞污染排放的高度重视及我国汞污染的严重状况,对燃煤烟气中排放的重金属汞进行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LJD新型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高效协调脱除汞的创新研究
燃煤烟气汞的主要附存方式包括三种形态:气态汞元素单质(Hg0(g)),气态离子汞(Hg2+)和固态颗粒附着汞(Hg0(p))。其中气态离子汞(Hg2+)易溶于水,可以通过尾部湿法脱硫装置部分去除;固态颗粒附着汞(Hg0(p)),可以通过除尘器脱除;而单质汞(Hg0)由于不溶于水,且挥发性极强,是汞附存方式中相对难以脱除的部分,湿法脱硫装置对此无能无力。因此,确定烟气治理技术脱汞的成败就在于这部分单质汞(Hg0)的脱除。
福建龙净创新研发的LJD新型节水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技术,在兼具高效脱除SO2、SO3、HCl、HF和除尘的基础上,针对燃煤烟气中汞的特性,进一步开展了对烟气Hg污染协同净化的研究。
LJD在不增加吸附剂前提下,利用循环流化床中高密度、大比表面积、激烈湍动的钙基吸收剂物料颗粒来实现对气态离子汞(Hg2+)及单质汞(Hg0)的高效吸附形成颗粒汞,再借助脱硫系统配套的除尘装置对附着在Ca(OH)2和飞灰细颗粒表面上所形成的颗粒汞(Hg0(p))及Hg2+化合物,进行捕集、脱除。
LJD新型节水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技术,借助于循环流化床中高密度、大比表面积、激烈湍动的颗粒床层所具有的吸附和吸收的双重净化机理,实现了对SO2、Hg、SO3、HCl、HF、Hg和粉尘等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设备的重复投资、运行维护费用和占地面积。
(一)LJD新型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流化床反应器协同脱除单质汞的机理
LJD新型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流化床反应器循环物料中的Ca(OH)2与单质汞(Hg0(g))的相互作用发生在2个方面。
一方面,SO2的存在促进了Ca(OH)2对单质汞(Hg0(g))的化学吸附,可能参与如下反应:
Ca(OH)2+SO2+O2=CaSO4+H2O+O
2Hg0(g)+O=Hg2O
Hg2O+O=2HgO
SO2与Ca(OH)2发生反应时,在其空隙结构表面产生了吸附活性区域。单质汞(Hg0(g))扩散到活性区域表面时就会被催化氧化,形成Hg+化合物,此种价态的汞化合物很不稳定,会进一步被氧化成Hg2+化合物,附着于Ca(OH)2和飞灰颗粒表面,随着烟气经LJD新型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所配套的除尘器而被脱除。
另一方面,燃煤烟气,根据不同的煤种,含有一定量的HCl。Shawn和Kellie等人发现烟气中HCl含量增加导致了单质汞(Hg0(g))减少,HCl可以通过与Ca(OH)2发生反应提供活性位或者将单质汞(Hg0(g))氧化成气态离子汞(Hg2+)来促进对汞的吸附,完成脱汞过程。
另外,在LJD新型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系统中,钙盐在喷入反应器内雾化水的作用下,外壳形成液膜、软化,同时在反应器内激烈湍动的高密度颗粒床层作用下颗粒间剧烈摩擦,使得被钙盐硬壳所覆盖的未反应部分吸收剂重新暴露出来继续参加反应,大大加强了Ca(OH)2颗粒对烟气中单质汞及气态离子汞的吸附作用。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