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泵运行时产生大量水的汽化和携带的气泡,气泡随着浆液的流动,就会像无数个弹头一样,频率很高地连续不断爆炸击打叶片和泵壳护板的金属表面,金属表面逐渐疲劳而破坏,尤其在泵壳出口导流部位和装配面附近受到的损坏更为严重。(见图1、图2)
同时石灰石浆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会在金属层内部形成力学性能极差的疏松多孔结构,酸性浆液很容易在这些细孔中继续腐蚀金属内部。而Cl-则会引起应力腐蚀,进一步降低周围浆液的pH值。由于低pH值引起浆液循环泵泵体和叶轮基体腐蚀,使泵体有效厚度严重减薄。因此,浆液循环泵损坏的主要原因是泵在运行过程中浆液磨损、气蚀和低pH值强酸腐蚀等共同作用产生的严重损害结果。
2.3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修复的机理
在高温状态下以SiO2存在形式的Si和碳结合形成SiC,其相对金刚石硬度为9.7(金刚石硬度为10)。SiC和陶瓷纤维等材料在真空状态下和高分子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形成一种具有高耐磨防腐性能的材料,即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
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中含有较多的极性大的羟基和醚键,基团的极性使其分子和相邻界面产生电磁间的吸引力。特别是主链上的具有很高反应活性的基能,可以和例如金属表面上的活性游离键起反应,形成牢固的化学键,极大地增强了结合力。另外,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可以相当平稳地从液态变成固态,几乎不收缩,故能保持原有的键并与基体形成极强的黏结力。材料中碳化硅、陶瓷纤维及微米级的聚合添加物,能增强其防腐及耐磨性能。
2.4脱硫浆液循环泵泵壳和耐磨板修复的具体工艺
第一,在进行金刚砂喷砂作业之前,对磨损腐蚀缺失和严重部位进行骨架焊接,使其对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起到支架定型作用。然后对泵壳和耐磨板待修复表面进行喷砂,使用金刚砂对所有需要修复、修补及防腐保护区域进行喷砂处理,彻底除去表面锈蚀层和松动层,露出金属光泽,并使表面粗糙度达到75μm以上。
第二,以下工艺要在洁净和恒温的车间内完成,温度摄氏25℃以上,相对湿度<85%,现场无烟尘和漂浮灰尘。
第三,使用高效表面清洗剂,先彻底除去表面浮灰及杂物,然后对于喷砂处理后的所有表面使用高效表面清洗剂进行清洗。清洗处理过的泵壳和耐磨板,要加温处理,加温到50℃,持续5小时,以确保把渗入到待修设备的清洗剂等液体成分蒸发出来,避免渗入的清洗剂与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起化学反应,最终增加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可涂刷的附着力。
第四,修复:
①对清洗干净的泵壳和耐磨板表面用惰性金属表面活化剂处理一遍,以保证极好的粘接强度。②在泵壳和耐磨板所有缺损部位表面先涂刷一层调制好的陶瓷耐磨防护剂,使材料与基体充分的接触。③用专用工具将调制好的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施敷到泵壳和耐磨板所有减薄严重部位表面,填充全部的坑穴。
对于缺损部分将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涂敷在钢丝网上加厚到原来基本厚度,直至基本恢复基体原外形轮廓。④待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固化后(约3小时),使用打磨机打磨找平,去除多余材料,直至基本恢复其原外形轮廓。
第五,防磨涂层:
①彻底除去浮灰及杂物等后,使用高效表面清洗剂,清洗干净待防护的表面,然后烘干其表面。②将泵壳和耐磨板修复后的部位涂刷调制好的陶瓷耐磨防护剂,厚度0.3mm左右。③待涂层固化24小时后,使用磨光机对局部进行处理,以保证再涂层时的平整光滑。④最后涂刷一遍陶瓷耐磨防护剂,保证厚度在0.5mm左右。(见图3、4)
3综合比较结论
我厂经过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修复的浆液循环泵可以正常运行12000小时,自2010年通过采取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修复工艺在每年检修中对浆液循环泵进行交替修复,浆液循环泵的性也能保证,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修复相比其他维修和更换新浆液泵等方法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维修周期,节约维修和运行成本,效果明显,值得在同行业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谢权云,曾庭华.沙角c电厂脱硫浆液循环泵磨损问题分析[J].广东电力,2007,20(9):50-53.
[2]李长鸣,等.河南某电厂浆液循环泵过流部位鼓包原因[J].中国电力,2009(10):19-23.
[3]周至祥,段建中,薛建明.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