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进水浓度对去除效率的影响
生产线含氨氮废水经稀释后,固定电流(80A)电压(5.0V),进水氯离子含量小于0.5g/L,PH:7.9,氧化时间90分钟,改变进水中氨氮含量,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看出:当进水中氨氮在400mg/L左右时,去除效率可达到85%以上,出水氨氮含量小于60mg/L,提高进水中氨氮含量,残留氨氮大于100mg/L。因此,试验中选择进水氨氮小于400mg/L。
3.3氯离子含量对去除效率的影响
生产线含氨氮废水经稀释后,氨氮浓度为340-450mg/L,固定电流(80A)电压(5.0V),氧化时间90分钟,PH:8.1,改变进水中氯离子含量,结果如图5、6所示。
4工业设计方案
根据以上试验,电催化氧化实验最佳条件为:进水中氨氮含量400mg/L左右,氧化时间90分钟,进水中氯离子含量1.5g/L,去除效率可达到95%以上,氧化后残留氨氮小于30mg/L。
结合车间废水特点:氨氮含量1500-2000mg/L,PH:7-8。我们推荐设计工艺方案为:首先采用两级吹脱去除废水中80%的氨氮,剩余氨氮采用电催化氧化,吹脱后氨氮采用稀盐酸吸收后返回氧化池,可增加其中氯离子含量,降低成本。
整个工艺流程可分为五个部分:PH调节、温度调节、吹脱、吸收、氧化。PH调节采用NaOH将废水PH调至11-12;温度调节采用饱和蒸汽将废水升温至30℃以上;吹脱部分采用吹脱法除氨氮,尽可能降低废水在的氨氮;氨氮吸收部分采用稀盐酸吸收吹脱出的氨氮,并返回氧化池利用;氧化部分采用电催化氧化法去除吹脱后废水中残余的氨氮,达到排放要求[3]。
5结束语
文章根据湿法生产车间废水特点,研究了电催化氧化法处理含氨氮废水的可行性,从处理成本等方面考虑,通过试验,得出电催化氧化法处理氨氮的最佳条件:进水氨氮浓度小于400mg/L,氧化时间90分钟,进水中氯离子含量1.5g/L,则吨水耗电量约30KWh。根据废水特点,结合试验结论,设计了采用“吹脱+电催化氧化法”处理废水中氨氮含量在1500-2000mg/L的工艺方案。
参考文献
[1]曾次元,李亮,赵心越,等.电化学氧化法除氨氮的影响因素[J].复旦大学学报,2006,45(3):348-352.
[2]商娟,冯秀娟.电化学在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0,28(12):33-35.
[3]胡继峰,刘怀.含氨废水处理技术及工艺设计方案[J].水处理技术,2003,29(4):244-246.
作者简介:谭玉虎(1980-),男,工程师,一直从事粉体材料工艺技术及装备开发工作。
《科技创新与应用》作者:谭玉虎,孙戈,刘柏年,俞金山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