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气提处理技术
气提法是通过水蒸气与废水直接接触,使废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扩散到气相中去,将污染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在设计某有机硅项目污水处理工艺时,先焚烧处理含有有机卤化物的废气,后将尾气经洗涤后排出。若废水中AOX浓度较高,则先经过气提处理,再采用物化方法,去除剩余的COD和AOX,这样使出水COD和AOX浓度降低,处理负荷也随之下降。
2.4 微电解处理技术
微电解法是一种利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原理对生物难处理废水进行预处理的工艺,采用铁、炭构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微电解处理中产生的新生态铁离子具有混凝的作用,电解反应还会生成具有强氧化作用的羟基自由基,能将废水中难降解有机分子氧化分解成易分解有机分子。废水中的污染物经过氧化还原、吸附、絮凝、沉淀等作用去除,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期的生化处理。
2.5 生化处理技术
由于有机硅废水可生化性差,目前关于生化处理的工艺研究还较少。先对高浓度有机硅废水进行中和、混凝等预处理后,采用厌氧生化处理,COD浓度有所下降但效果不明显。再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后,废水内某些难降解物质结构发生变化,有利于微生物的利用,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废水去除率。
3、有机硅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
3.1 铁炭微电解—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处理
通过对有机硅废水的动态模拟研究,确定了铁炭微电解—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处理的工艺路线,并取得了良好的去除效果。有机硅废水先经过微电解法,利用微电解水中产生的Fe2+和Fe3+生成Fe(OH)2及Fe(OH)3沉淀。微电解预处理后B/C值提高,COD去除率可达40.0%,降低了有机负荷,提高了有机硅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废水毒性,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
生化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水解酸化和两级接触氧化。首先水解酸化是指在无氧条件下,由专性或兼性厌氧菌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将其转化为低分子量酸类物质。废水经过水解酸化后,COD去除率可达到30.0%以上,同时pH值下降,B/C值约上升0.1,即废水经过酸化后可生化性进一步提高。
废水经过酸化后,进入好氧实验阶段。由于接触生物氧化的优越性,采用接触生物氧化法作为好氧处理工艺,为使出水达到一级排放要求,采用二级好氧接触氧化工艺进行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浸没型生物膜法,在生物接触氧化塔内设置一定密度的填料,在充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与填料上的生物膜接触,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小分子物质或发生矿化,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接触氧化处理后COD去除率达70.0%。
3.2 铁屑流化床预处理—催化氧化—混凝沉淀组合工艺
采用铁屑流化床预处理、负载活性炭催化剂催化氧化和混凝沉淀的组合工艺对浙江省某合成材料公司排放的有机硅废水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废水经铁屑流化床预处理后,其无机污染物Cu2+ 的去除率可达99.9%,COD去除率达23.9%;在负载活性炭催化剂催化氧化工艺的最佳条件下,COD的去除率可达到82.0%;再经混凝沉淀处理,调节其pH至8.0~9.0,即可达标排放。
4、对有机硅废水处理认识
(1)有机硅生产废水成分复杂,排放量大,给该类废水的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处理不当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因此有机硅生产废水处理成为当前环保领域的重大难题。
(2)从有机硅废水的综合处理技术来看,废水经过铁碳微电解预处理后再进行后续的高效微生物生化处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然而为达到国家排放要求,还需对预处理工艺,尤其是铁碳微电解的效果及工程化进行研究探索。
(3)近几年微生物修复技术由于其成本低,抗冲击以及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