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铁碳微电解技术工艺影响因素
3.1pH值
废水pH值是影响预处理效率的一个重要因数。在酸性介质中,氧的电极电位E(O/H,O):1.23V,较中性介质中的要高。因此降低废水的pH值能够增加氧的电极电势,加速和强化电极反应另外。高浓度氢离子与废水中污染物质的发色基团发生脱氧反应,随着初始pH值增加,色度去除率下降。
在中性到碱性,由于OH-离子的大量生成,形成絮凝体吸附污染物质,有利于COD的去除。微电解过程中废水的pH值会自动向碱性范围迁移,因此有必要对初始pH进行控制以满足不同的处理要求。
3.2停留时间
增加微电解过程中的停留时间.可以有效提高废水色度、COD的处理效果,但同时也提高了设备的投资而较短的停留时间使得预处理效果不完全。因此,从实际运用的角度上考虑应选取一个合适的停留时间。
3.3溶解氧浓度
废水中的溶解氧在阴极表面能够形成OH-,促进了铁的腐蚀,且腐蚀速率受溶解氧由液体向腐蚀表面的扩散速率控制。而后,腐蚀受溶解氧通过氧化层的速率控制。
对于中性偏碱废水,在缺氧状态下,单质铁对有机物的还原作用使大分子物质直接得电子还原分解为小分子中间体。
在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同时使COD也得到了一定去除。在微氧状态下,少量的溶解氧首先和单质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单质铁还原有机物的能力有所下降,且会与有机物争夺铜电极表面的电子,使有机物的还原速率降低,但降低幅度并不大,而溶解出来的铁离子浓度会得到适度提高,其中大部分铁离子会生成Fe(OH)2和Fe(OH)3使有机物去除。
在好氧状态下,大量的溶解氧限制了体系的还原能力,却提高了其絮凝作用[8]。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废水的特征,对处理过程中的溶解氧进行调控。
3.4铁碳比值
铁屑中一定比例的含碳颗粒不仅加速铁屑的腐蚀过程,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还维持填料层一定的空隙率。保持良好的水利条件,防止铁屑结块。有研究表明,铁碳质量比于10∶1~1∶1变化时,色度和COD的去除均随碳的增加而增加,但当m(Fe)∶m(C):2∶1后已趋平缓,而且m(BOD)/m(COD)也增加不多。
从经济方面考虑,节约成本,减少运行费用,选取m(Fe)∶m(C)为2∶1。工程应用上很多以含碳铸铁作为微电解材料。可以同时补充投加炭粒来满足理论质量比。
参考文献略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