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腐蚀
循环水对换热设备的腐蚀,主要是电化腐蚀。
产生原因有设备制造缺陷、水中充足的氧气、水中腐蚀性离子(Cl-、Fe2+、Cu2+)以及微生物分泌的黏液所生成的污垢等因素。
如果不加控制,极短的时间便使换热器、输水管路设备报废。
微生物粘泥
循环水中溶有充足的氧气、合适的温度及富养条件,很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如不及时控制将迅速导致水质恶化、发臭、变黑。
冷却塔大量黏垢沉积甚至堵塞,冷却散热效果大幅下降,设备腐蚀加剧。
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
水垢的控制方法
从冷却水中去除成垢钙离子
从水中除去Ca2+,使水软化,则碳酸钙就无法结晶析出,也就形不成水垢,主要两种方法。
①离子交换树脂法
离子交换树脂法就是让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Ca2+、Mg2+从水中置换出来并结合在树脂上。
用离子交换法软化补充水,成本较高。因此只有补充水量小的循环冷却水系统采用。
②石灰软化法
补充水未进入循环冷却水系统前,在预处理时就投加适当的石灰,让水中的碳酸氢钙与石灰在澄清池中预先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析出,从而除去水中的Ca2+。
预处理工艺流程
加酸或通CO2气体,降低PH,稳定重碳酸盐
通常是加硫酸,加酸法目前仍有使用,由于硫酸加入后,循环水PH会下降,如不注意控制,而加酸过多,则会加速设备的腐蚀。
通CO2气体同样应注意控制好PH值,否则CO2溢出,CaCO3在塔内结晶,堵塞填料,形成钙垢转移现象。
该方法在某些化肥厂、化工厂及电厂等有CO2气体源的企业仍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投加阻垢剂
投加阻垢剂在循环水中投加阻垢剂,破坏CaCO3的结晶增长过程,以达到控制水垢形成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阻垢剂有聚磷酸盐、有机多元膦酸、有机磷酸脂、聚丙烯酸盐等,这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控制水垢的方法。
污垢的控制方法
降低补充水浊度
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其浊度愈低,带入系统中可形成污垢的杂质就愈少。
干净的循环水不易形成污垢,当补充水浊度低于5mg/L以下,如城镇自来水、井水等,可以不作预处理直接进入系统。
当补充水浊度高时,必须进行预处理,使其浊度降低。
预处理技术:混凝技术、澄清技术、过滤技术、软化技术等。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