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给水的处理措施
对电厂锅炉的给水处理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目前,在锅炉给水的处理上我国都采用除氧剂和除氧器的方式来进行,主要采用氨和联氨的挥发性进行处理,而当水质稳定以后才可以利用中性和联合处理的方式。
采用联氨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它同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水的温度太低时,去除氧气的速度很慢,而且如果分解的温度太高时又具有很强的毒性。
如果不小心污染到工作人员的身体,则会对燃气电厂中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失。因此,当前国内一些电厂开始使用给水加氧的方式对锅炉给水进行处理,其方法是创造氧化还原气氛,取得了较好效果,在低温条件下也能形成保护膜,从而起到防止腐蚀的发生。
这种方法避免使用有毒害性药品联氨,同时给水pH只需控制在8.7一8.9之间,节省了用氨量,使锅炉酸洗周期延长,机组的运行成本有效降低了,采用此种运行方法需要使用高纯净的给水。
2.3锅炉炉水的处理措施
锅炉炉水的处理技术长期以来都使用炉内磷酸盐处理技术,以前的锅炉参数较低是该技术能够得到长期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炉水中常常存在着大量的钙、镁离子,在一定的工况下,锅炉内就非常容易结垢,将磷酸盐投入锅炉内,使水中的硬度和磷酸盐形成磷酸盐水垢经锅炉定排或连排除掉,利用磷酸盐处理技术不仅起到了较好的除垢效果,同时防腐效果也非常明显。
但随着锅炉参数不断地提高,磷酸盐的“隐藏”现象越来越严重,由此引起酸性腐蚀。而且高参数机组的锅炉补给水系统已全部采用二级除盐,凝结水系统设有精处理装置。
炉水中基本没有硬度成分,磷酸盐处理的主要作用也从除硬度转为调整pH值防腐。因此,近年来人们又提出低磷酸盐处理与平衡磷酸盐处理。
低磷酸盐处理的下限控制在0.3一0.5mg/L,上限一般不超过2一3mg/L平衡磷酸盐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使炉水磷酸盐的含量减少到只够与硬度成分反应所需的最低浓度,同时允许炉水中有小于1mg/L的游离NaOH,以保证炉水的pH值在9.0一9.6的范围内。
2.4凝结水处理措施
目前直流锅炉绝大部分30MW及以上的高参数机组均配备有凝结水处理装置,主要配备除铁器+混床、前置过滤器+混床、凝结水再生系统。
凝结水处理系统主要是净化凝结水由于机组运行和启、停过程的金属腐蚀物及凝汽器泄露带入水中盐分,保证机组水汽品质,缩短机组启动时间,延长热力系统酸洗间隔,满足部分电厂有加氧的水质要求。
2.5循环水处埋措施
循环水是电厂耗水大项,提高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率是减少循环水耗损的技术途径。
早期循环水处理的浓缩倍率不大于2.5,现在采用循环水加入有机阻垢剂、杀菌灭藻剂、蚀剂手段,根据循环水水质用综合处理工艺可大幅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率。
这是加强循环水处理技术的重点,我国在循环水浓缩倍率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应该加大研究力度,从而提高循环水的重复利用效率,减轻对环境和水体的二次污染。
2.6废水处理措施
电厂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机组事故或启动时排放的锅炉酸洗废水以及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酸碱废液。这些废液分别被输送至废水贮存池,经压缩空气搅拌均匀、加酸或碱调节废液pH值、加混凝剂混合、反应后进入斜板澄清器澄清,出水经过滤器过滤后进入中和池,再加入酸、碱调节pH值后,最终达标回用或排放。
3电厂化学水处理控制单元的集中化
对于电厂化学水处理的传统工艺流程以往采取的是模拟盘控制的模式。随着技术进步,当下有很多的电厂以方便维护管理为目的,把许多子系统聚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圈套的系统,接PLC设备协调操作,使化学水处理的整个控制流程都分布比较集中,管理比较方便,也有利于快捷的维护系统。
可以根据PLC装置对所有子系统具有收集数据信息的功能和在现代化数据传输的各种技术,来控制所有的子系统,进而实现了分开式的操作和自动化的监侧及管控。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