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Ca2+的影响及其结垢速率
Ca2+作为二价阳离子,广泛存在于天然水和废水中。因此,探究Ca2+对膜污染的影响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图10和图11分别代表FS中不同Ca2+浓度下的归一化通量及膜污染阻力。图10显示,在FS存在Ca2+的条件下相较于无Ca2+存在的条件下,水通量下降速度较快。
随着Ca2+浓度增加,水通量下降更快。当FS含Ca2+时,通量快速下降,可归因于在膜表面上形成的海藻酸钙凝胶[11,27],钙离子与海藻酸钠中的羧酸根官能团复合,在膜表面上形成凝胶层,导致大规模污染。
无Ca2+存在的基础实验表明,由于浓差极化所导致的水通量下降13.88%。无Ca2+存在的污染实验,水通量下降15.40%。FS含1mol/LCa2+时,水通量降低18.49%;当FS溶液含2mmol/LCa2+时,水通量下降24.93%。当加入1mmol/LCa2+时,相对于不加Ca2+的污染实验,水通量降低不明显,由于膜的平滑结构减轻了结垢的程度[27]。
而当Ca2+为高浓度时,水通量降低明显。结果表明,钙-有机污染物相互作用抑制膜平滑结构层的抗污能力,使膜结垢程度加重。此外,图11显示,当FS不含Ca2+和分别含1mmol/L和2mmol/L时,污染阻力分别为3.45×1010m–1、4.65×1010m–1和7.46×1010m–1。
含2mmol/LCa2+的原料液膜污染阻力达到含1mmol/LCa2+的原料液膜污染阻力的1.6倍,说明当钙离子浓度增大时,污染程度会增大。当实际FO应用过程中,海藻酸钠等多糖类存在时,钙离子浓度达到(80mg/L)以上时,主体溶液要考虑到Ca2+的存在对膜污染引起重视,建议将原料液的Ca2+进行适当处理,以达到预防污染的目的。
2.4正渗透膜的化学清洗方案
为恢复膜性能,本实验系统地研究了正渗透膜的化学清洗方案。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当其浓度超过其临界胶束浓度(CMC,8.36mmol/L)时,其可以形成胶束,SDS浓度高于其CMC是高效清洁的关键因素[10,28],而SDS溶液的pH对SDS清洗效率几乎没有影响。
因此,本实验取SDS浓度为2.88g/L(pH=11.0)。对于NaOH溶液,增加溶液pH通常可以提高其清洗效率。本实验TFC-FO膜具有3~12的有限容许pH范围。因此,在本研究中选择pH为11.8的NaOH溶液和pH为3.0的HCl溶液用于清洗。
图12和图13分别代表不同清洗方案下的水通量和膜的恢复率。两图均显示,污染实验相较于基础实验水通量快速下降,并且下降达25.31%。当用去离子水清洗时,得到的膜水通量恢复率达77.68%,仅仅比污染时水通量提高2.48%。
用pH为11.8的NaOH溶液清洗被污染的膜,膜水通量恢复率达84.27%。当用pH为3.0的HCl溶液清洗时,膜水通量恢复率达88.43%。与前3种清洗剂相比,用10mmol/LSDS溶液清洗污染膜,对于恢复膜性能更有效,SDS清洗后膜恢复率高达90.70%。
相关研究表明,污垢在TFC膜活性表面上具有比CTA膜更大黏附性[29]。由于海藻酸盐的柔韧凝胶特性,海藻酸盐凝胶可能更倾向于适应TFC膜表面的形态,从而增加与TFC膜的接触面积。
由于SDS溶液可通过在其周围形成胶束或通过疏水尾部(十二烷基)吸收有机物来将大分子溶解在溶液中,此外,SDS还可以降低污染物的分子间黏附力[30],从而促进从膜表面除去污垢。当用pH为3.0的HCl清洗膜时,海藻酸钠可以与酸结合成为大分子不溶于水的海藻酸,从膜表面脱落,从而达到清洗的效果。
而pH为11.8的NaOH溶液易增大膜表面的孔径,使得通过膜的水通量增大,实现清洗目的。以去离子水、HCl溶液、NaOH溶液和SDS清洗后的反向盐通量分别为:8.82g/L、8.97g/L、9.09g/L和9.03g/L,发现清洗后膜的反向盐通量指标变化并不明显。HCl溶液与NaOH溶液清洗机理不同,针对不同染污物的污染,合理选择酸碱清洗溶液。本实
验结果表明,SDS洗涤是比较有效的方式。
3结论
本研究中,以海藻酸钠为模型有机污染物,对FO膜污染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且探究了适宜的膜清洗方案。根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PRO模式比FO模式污染程度更严重。这主要归因于聚酰胺膜支撑层的多孔层形态,其表面粗糙易吸附,并且污染层增大导致ICP增强。
(2)当含有海藻酸钠的FS中Ca2+浓度增大时,由于Ca2+与海藻酸钠形成凝胶层,导致膜污染程度增大;当原料液的pH增大时,海藻酸钠带负电与带正电的膜活性层相互吸引,导致膜污染程度越大。
(3)当FS溶液浓度增大时,会改变溶液的极性作用力,并且海藻酸钠黏度增大,导致FO膜污染越严重。
采用SDS溶液是清洗海藻酸钠污染膜的最佳方案,膜的水通量恢复率可以达到90.70%。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