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组合气浮池
由于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油脂和固体悬浮物,这类污染物在调节池中并不能很好的被去除,为避免油脂进入后续生化处理单元后裹住生物膜或活性污泥,从而影响传质,造成生化阶段处理效率降低,故设置气浮池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COD、SS、油脂及部分氨氮,有利于降低后续工艺的处理负荷。单台设备尺寸5.7m×3.1m×2.5m。
3.4水解酸化池
废水通过布水渠进入水解酸化池,于水解酸化池中设置填料,将其作为生物膜的载体,在潜水搅拌机的作用下,生物细菌与污水更好地进行混合,微生物可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降低后续好氧处理的负荷,对COD、BOD、NH3-N等污染物也有着显著的去除效果。同时,池底设有排泥管,可定期将污泥排至污泥浓缩池。水解酸化池尺寸13.0m×7.75m×5.5m,有效水深5.0m,停留时间为12.0h。
接种的污泥采用经生物接触氧化池活化后的城市污水厂的污泥进行挂膜。投加量为30t,经过90d的驯化运行,池内浓度达到4000mg/L。水解酸化池在90d的运行结果如下:前期对CODcr的去除率基本在8%左右;后期当随着污泥的日益生长,当进水CODcr的浓度控制在1800mg/L左右时,去除率稳定在20%。在此过程中,取水解酸化池进行观察,从第一格到最后一格,污泥逐步由絮状污泥转化为细小的颗粒对COD的去除率较为稳定。
3.5生物接触氧化池
水解酸化池出水在经过布水渠后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在曝气池中设置填料,将其作为生物膜的载体。待处理的废水经充氧后以一定流速流经填料,与生物膜接触,在生物膜与悬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下,达到净化废水的作用。在好氧菌新陈代谢下,通过吸附降解有机物,将有机物分解成CO2和H2O。生物接触氧化池尺寸13.0m×10.6m×5.5m,有效水深4.5m,停留时间为16.0h。
接种的污泥采用城市污水厂的污泥,经人工投加至好氧池中,投加量为20t,经过90d的驯化运行,池内浓度达到3300mg/L,生物接触氧化池在90d的运行结果如下:前30d对CODcr的去除率基本在45%左右;当进水CODcr在500~1400mg/L时,CODcr的去除率稳定在65%左右。在此过程中,去好氧池污泥进行观察,污泥颜色为棕褐色。此时,系统对CODcr有较稳定的去除效率。
系统于2015年6月开始调试,通过3个多月的调试,系统各单元运行稳定。经监测,生物接触氧化池单元处理效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生物接触氧化池对CODcr处理效果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3.6竖流沉淀池
作为二级沉淀泥水分离设备,主要进行更高效的泥水分离,使出水上清液达标。沉淀池尺寸10.0m×5.0m×5.5m,停留时间2.62h。
4运行成本分析
该工程的运营费主要包括电费、药剂费和人工费:
电费:废水处理站每天耗电约700千瓦时,每千瓦时电按照0.55元计算,电费为385元,折合为0.385元/m3˙水。
药剂费:主要是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两种药剂,日耗药剂费为850元,折合为0.85元/m3˙水。
人工费:污水处理站定员3人,每人每年36000元,折合0.3元/m3˙水。
直接运行费用:1535元/天,折合1.535元/m3˙水。
5结论
(1)采用“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粉类肉类混合废水,出水CODcr、BOD5等污染物均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2)该系统主要依靠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废水,出水稳定达标,运行费用较低,处理成本1.535元/m3˙水。
(3)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既有附着生长的微生物膜,又有悬浮生长的微生物菌群。池中微生物更为丰富,使得系统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污染物通过与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和悬浮生长的微生物之间接触而被吸收降解,同时通过生物膜上产生局部缺氧好氧环境,在生物膜内可以产生硝化反硝化作用。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法对氨氮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2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2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