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侧SCR反应器出口烟道截面上NOx和NH3逃逸浓度分布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试验工况脱硝装置出口NOx及NH3逃逸浓度分布
两侧出口NOx浓度分布均呈现出外侧偏低, 内侧偏高的状况。A侧SCR出口NOx最大值为58.5mg/m3, 最小值为6.0mg/m3, 相对标准偏差为51.6%;B侧SCR出口NOx最大值为37.7mg/m3, 最小值为8.9mg/m3, 相对标准偏差为54.13%。SCR反应器出口NOx分布均匀性较差。
同时, 氨逃逸浓度试验结果发现A、B两侧均呈现出NOx浓度低的测孔氨逃逸浓度明显较高, 烟道外侧区域氨逃逸浓度较高而锅炉中心线位置则相对较小。A侧最大氨逃逸浓度达到4.50μL/L, 最小为1.64μL/L, B侧最大氨逃逸浓度达到5.01μL/L, 最小为1.93μL/L。
SCR反应器出口NOx分布均匀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是烟道流场分布不均匀, 而AIG喷氨格栅各阀门开度没有一定的指导原则, 喷氨流量分布不能适应烟气量分布状况。为了减少NOx浓度分布偏差, 避免局部氨逃逸超标, 须对AIG喷氨格栅各阀门开度进行优化调整。
3 喷氨优化调整试验
根据两侧烟道烟气流场NOx浓度及氨逃逸情况分布, 由于喷氨隔栅流场分布不均问题是造成氨逃逸的大的主要问题, 因此必须进行喷氨均匀性调整试验。
在锅炉230MW, 锅炉蒸发量为700t/h工况下, 根据摸底测试测得SCR反应器出口截面NOx浓度和NH3逃逸浓度分布结果, 对反应器入口烟道上AIG喷氨格栅不同支管的手动蝶阀开度进行了调节, 经过反复调整, 两侧反应器出口截面的NOx分布均匀性有所改善。调整前后各支管手动蝶阀开度见表3, 主要结果汇总如见表4。
表3 优化调整试验前后AIG喷氨支管手动蝶阀开度对比
表4 喷氨优化调整后SCR反应器出口NOx及NH3逃逸浓度分布
A侧SCR出口NOx最大值为35.0mg/m3, 最小值为13.3mg/m3, 相对标准偏差为32.6%;B侧SCR出口NOx最大值为27.9mg/m3, 最小值为17.3 mg/m3, 相对标准偏差为19.3%。SCR反应器两侧出口NOx分布均匀性得到改善, 其中B侧均匀性得到改善, A侧由于经各种调整方法最外侧测点处NOx浓度并无明显变化, 造成A侧出口NOx相对标准偏差仍然较大。
同时, 氨逃逸浓度试验结果表明, A侧最大氨逃逸浓度达到3.89μL/L, 最小为1.55μL/L, 平均为2.38μL/L;B侧最大氨逃逸浓度达到2.57μL/L, 最小为2.11μL/L, 平均为2.34μL/L。可以看出经过喷氨优化后, A、B反应器出口NOx浓度分布偏差和局部氨逃逸较大的问题有所改善。
4 试验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a) SCR入口速度场测量发现:SCR入口A、B两侧靠近锅炉中心线侧烟气流速大于烟道外侧, 流场分布不均。
b) 喷氨优化调整前, 锅炉蒸发量为700t/h工况下, A、B反应器入口NOx浓度分布均匀性较好;A、B反应器出口NOx浓度分布相对标准偏差为51.6%、54.13%, NH3逃逸浓度存在显著的局部超标现象, A、B两侧最大氨逃逸浓度达到4.5μL/L、5.01μL/L。
c) 通过喷氨优化调整, SCR反应器出口NOx浓度分布偏差较大和氨逃逸局部超标情况有所改善。锅炉蒸发量为700t/h工况下的验证工况表明, A、B反应器出口NOx分布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2.6%和19.3%, 氨逃逸浓度最大值分别为3.89μL/L和2.57μL/L。
4.2 改造建议
4.2.1 SCR入口烟道流场优化
SCR入口速度场分布不均匀, 建议对SCR入口烟道进行流场模拟, 对烟道流场进行优化改造。
4.2.2 喷氨支管及喷氨格栅改造
由于A侧反应器出口烟道最外侧测孔处NOx浓度偏小, 经过一系列调整方法此处NOx浓度并无明显变化, 造成A侧反应器出口NOx浓度相对标准偏差依然较大, 但优化调整过后A侧反应器出口NOx浓度总体均匀性有所改善。针对此问题分析主要是入口喷氨不均匀, 反应器出口NOx浓度与该区域AIG喷氨支管手动蝶阀开度并无直接对应关系;且据了解目前电厂氨/烟气混合技术单一采用喷氨格栅, 混合调节手段单一, 喷氨均匀性不好, 建议在喷氨格栅上方加装混流装置, 使氨/烟气混合更加均匀, 改善脱硝出口NOx均匀性差及局部氨逃逸严重的问题。
5 结束语
通过脱硝系统喷氨流场优化试验, 可有效控制系统加氨量, 防止因加氨量过多, 氨逃逸量大引起的空预器等下游设备堵塞, 确保主机设备的安全运行;另外, 通过喷氨量优化, 用氨量减少, 能有效降低火电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为同类型火电机组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经验。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