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从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利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来看,城市污泥处置的理想出路是资源化利用。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应遵循“安全环保、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因地制宜、稳妥可靠”的基本原则。其中安全环保是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循环利用是努力实现的重要目标;节能降耗是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因地制宜是方案比选决策的基本前提;稳妥可靠是贯穿始终的必需条件。目前几种主要的污泥资源化技术如下。
1.城市污泥农用资源化
(1)城市污泥堆肥化
污泥堆肥化技术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兴生物处理技术,其属于污泥土地利用的一种资源化技术,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一种处置技术。污泥堆肥化的主要机理是:污泥中不稳定的有机质在微生物发酵作用下,降解和转化为腐殖质,病原菌与虫卵被杀死,同时一定程度上消除恶臭。
污泥堆肥化的工艺流程一般为前处理——次发酵——二次发酵——后处理,其优点是投资少、能耗低、运行费用低,堆肥产品便于储存、运输和使用。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末己建35座污泥堆肥厂;目前英国、法国、瑞士、瑞典和荷兰等国家城市污泥的农用资源化达污泥总量的50%左右,卢森堡达80%以上。
污泥堆肥化技术虽然是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一种处置技术,但是由于国内很多污水厂混入工业污水,污泥中含有潜在的污染物质造成污泥堆肥化技术受到限制。目前国家农业部己通过严格把控污泥制品的肥料证的方式限制污泥制品进入食物链或生态系统,因此对污泥堆肥化产品的后续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城市污泥消化制沼气
污泥消化制沼气己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90年代开始逐步实现规模化和工业化。城市污泥含有大量有机物,经厌氧消化可分解成稳定物质,实现污泥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置,同时产生以甲烷为主的沼气。
现代工业化污泥生产沼气是将污泥置于特定的反应器内,根据污泥不同成分,通过对反应器内厌氧环境的实时监控和调节,充分利用微生物参与有机物的逐级发酵降解,针对国内某些地区污泥有机质比例偏低,可考虑与餐余垃圾协同发酵,最终实现甲烷化。
反应后的残渣(仅剩原总量的40%)中仍存在大量丰富营养成分,可作为有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用于农田、土壤的修复与改良等。该技术资源化、无害化程度高。
2.城市污泥的建材资源化
(1)城市污泥制生态水泥
我国建材行业是天然矿物和能源的高消耗行业,每年生产各种建筑材料需消耗50多种资源,给环境带来沉重负担。城市污泥含有20%-30%的无机物,尤其是混凝法处理废水的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铝、铁等成分,经焚烧后灰渣可替代部分水泥原料;其添加一定量的石灰,高温焚烧制得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态水泥。
污泥制水泥技术管理简便、可操作性强、污泥处置成本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发达国家利用城市污泥生产水泥己有丰富的经验,例如日本利用城市污泥焚烧灰渣和下水道污泥为原料实现水泥的批量化生产,并于2001年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生态水泥厂,年产量11万吨水泥。
(2)污泥制轻质陶粒
轻质陶粒是一种人造轻质粗集料,因质地轻、强度高、保温性好等特性备受关注,可用作路基、混凝土骨料或花卉覆盖材料,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建材。相关方面的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己趋成熟,并己进行大规模应用。制备机理是用污泥做主要原料,黏土和炉渣做辅助料,经过焙烧、成球形成具有一定硬度的污泥陶粒,常见的技术方法有同转窑焚烧技术。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