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停留时间
O3与NO生成NO2的反应很快,100℃时1s内即可达到反应平衡。Lin等的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反应温度为80℃,O3/NO摩尔比<1,氧化产物为NO2,反应需要的停留时间少于0.4s,增加停留时间对NO2的生成影响不大。
Wang等模拟计算停留时间对生成NO2的影响,发现反应温度为100℃时,停留时间为0.417s时的氧化效率为73.56%,停留时间为1.25s时的氧化效率达到95.61%,继续增加停留时间对氧化效率的影响不明显。
从前文中氧化机理可以看出形成N2O5的反应比形成NO2的反应慢很多,Lin等的模拟计算结果如图6所示,也证明了这一结论,当O3/NO摩尔比为2时,反应温度为60℃时需要5s的停留时间N2O5生成量才能达到稳定,而反应温度为80℃时则只需要3s,温度升高会缩短平衡时间,但超过100℃时N2O5就会明显发生分解。
Wang等模拟计算研究停留时间对生成N2O5的影响,O3/NO摩尔比为1.75时,反应温度为80℃时,随着停留时间增长,N2O5生成量逐渐增加,但是4~5s后生成速率增加变缓慢。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O3氧化NO生成NO2的反应速率很快,氧化产物NO2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会受热分解。生成N2O5的反应速率则相对慢很多,且随着温度升高会发生分解,这也验证了氧化机理中限制N2O5生成的关键步骤为NO2氧化生成NO3的过程。
氧化产物调控技术研究中,影响氧化产物的主要因素是O3/NO摩尔比、温度和停留时间。其中O3/NO摩尔比决定了氧化产物种类,反应温度影响反应速率和氧化产物的存在状态,反应所需停留时间则与O3/NO摩尔比、反应温度有关。
3、脱硫系统中NOx的吸收
不同价态的NOx在溶液中吸收能力存在差异,相同价态的NOx也会由于吸收条件的不同影响吸收效率。研究吸收技术的目的是得到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原理,形成硫硝高效吸收系统。工业中常用的湿法脱硫工艺主要有石灰石-石膏法、氧化镁法、氨法和钠碱法等。
半干法脱硫工艺主要有循环流化床法(CFB)、旋转喷雾干燥法(SDA)以及密相干塔法(DFA-FGD等。不同的脱硫工艺其工艺参数差别较大,将氧化脱硝工艺应用于不同脱硫工艺中时,其影响脱硝效率的因素也存在差别。
Jakubiak等采用NaOH溶液单独吸收NOx,实验结果如图7所示,发现NaOH溶液对NO2的吸收效率只有25%,N2O5吸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实验证明高价态NOx更易被碱性吸收剂吸收,但是实际脱硝过程中并非仅对N2O5进行吸收,更多的是对NO2进行吸收。目前实际工业应用的脱硫工艺中并无成熟的NO2吸收技术,这意味着亟需提高脱硫工艺对NO2的吸收效率。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