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侧滴虫
1. 形态特征:本体长 6-10微米本体宽 3-5 微米,身体很小,一般呈肾形,两端浑圆,具有 2 根鞭毛.短一些的一根鞭毛无休止的摆动,对溶解氧含量比较敏感,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做很快的旋转运动。
2. 指示作用:滴虫以细菌为主要食料,就生态环境来讲适合在中污性和多污性的水体中生存,水中存在大量的游离细菌是其顺利繁殖的基础条件,所以它的大量出现往往是高污泥负荷,污泥解体,菌胶团分解的标志,处理效果变差,COD,BOD 上升。
3. 图例:
波豆虫
1. 形态特点:本体长11-15 微米,本体宽 5-7 微米;身体很小,呈卵圆形,前端有一少许弯转的突出“尖角”,后端浑圆。两根鞭毛起源于前端从胞口内伸出。鞭毛是活动器官同时也是食物收集器官,因此其活动性很强。
2. 生态特征:主要以细菌为食料,就生态习性而言它是a-中污性和多污性的种类。是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的代表,经常在BOD负荷高并且溶解氧低的情况下出现,若其数量上占优势则出水浑浊,BOD多在30mg/L 以上。
3. 指示作用:在未发现钟虫的情况下,镜检出现大量的游动纤毛虫,如草履虫、漫游虫、豆形虫、波豆虫,细菌以游离细菌为主,表明水中有机物质较多,处理效果很差。若原来水质较好,突然出现固定纤毛虫减少,游泳纤毛虫增加的现象,预示水质要变差。
4.图例:
豆形虫
1. 形态特征:本体长:60-95 微米,本体宽:20-25 微米。身体呈长卵圆形或近似长的豆形,后半部往往比前半部要宽阔,前端的腹面弯转并使腹面前部三分之一处略形成一凹陷,后端浑圆;分布在全身的纤毛相当密且均匀,内质比较透明。
2. 指示作用:以细菌为主要食物,同时也兼食微型鞭毛虫;在自然环境中存在于中污性水体,在寡污性水体中很少发现;在活性污泥中,经常在高 BOD 负荷且低溶解氧的情况下出现,与此同时也能观察到波动虫,滴虫等,是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3.图例:
肾形虫
1. 形态特征:本体长 32-48 微米,本体宽 2-30微米。身体呈肾形,右缘是半圆形均匀弯曲,后端比较圆,在饥饿时后端比较细,口位于身体中间偏前的左缘中部,口前庭成一个较浅的洼窝;全身纤毛均匀,分布较稀,体内有分散的食物泡。
2. 指示作用:食物的来源以细菌为主,肾形虫喜好食大肠杆菌、锯杆菌。在BOD负荷在0.7Kg 左右的高负荷条件下最常出现。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出现较少。污泥恶化时作为优势原生动物出现。
3.图例:
扭头虫
1. 体型特征:本体长:120-160微米,本体宽:30-60微米。体形成纺锤状,中间腹部较膨大,口缘从前端背面开始,以对角线方向向腹面扭转;周身纤毛稀疏,排列宽而明显,有一个伸缩泡位于末端。
2. 活动特点:以慢速游动为特点,其运动速度快于滴虫。
3. 指示特点:以细菌为食物来源,经常出现在只能检测出微量溶解氧的活性污泥中,对活性污泥系统而言,如果扭头虫数量占优势则处理出水水质大多浑浊,BOD 升高。
4.图例:
暗丝尾丝虫
1. 形态特征:本体长:30-50微米,本体宽:15-24 微米。身体呈细长的卵圆形,长度宽度比约为2:1,通常前半部较后半部狭;前端平截且常有少许下陷,是全身最狭处,后端宽阔浑圆;外质表膜具有纵长的条纹,全身纤毛行列,在后端有一根很长的尾毛。
2. 指示作用:以细菌为主要食物来源,具有较高的生态耐性,在自然界中属于中污性种类在活性污泥中经常出现在溶解氧低与高负荷情况下,一般处理出水BOD 也较高。
3.图例: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