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会展正文

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主旨演讲摘登之二 大数据时代 传播要抵达的终端是

2016-09-13 09:45来源:中国环境新闻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环保会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扩展信息公开的深度与广度

程春明

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主任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3方面的内容:第一,大数据时代信息公开有什么新特点?随着社会文明进步、技术进步,信息公开工作正在加快步伐。很多同志在问: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和过去传统的数据有什么关系?我认为,大数据大在跨界上,是跨职能、跨系统的。我们原来是建立系统,利用系统的采集去解决问题;现在是先有数据,再利用这些数据找到相应的应用,用全新方式描述一个事件,不是用原来的采样方式、采集的数据来解决问题,所以说这个特点是实时的。由于技术进步使得原来记录不下来的信息现在变得很便利、很便宜,使信息效益发挥了最大作用。

大数据时代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以数据为核心的信息化思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要用新思维去解决关于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的认识。现在的手段使得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都在扩展,信息公开的手段和方式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以前大家都没有微博、微信,但是短短5年时间出现了很多移动方式。公众参与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信息公开的手段更加丰富。

第二,我们目前正在做的工作,即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为了便民,为了便于为企业和监管服务,我们正在把涉及到排污企业的很多业务系统进行梳理,开发了一个网站。我们从去年开始整合环境保护部的相关数据,约整合了17个系统,今年要完成约57个系统的整合。在整合内部资源的基础上,将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统一、集中的平台。在后台数据上会得到很多支持,包括相关部委的企业信用等方面信息,以及各部委生态环保系统方面数据。通过这个网站,我们将提供一个综合搜索,为公众、企业以及环境管理提供服务。

第三,今年3月初,环境保护部印发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目前,我们正在做环境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通过统筹各司局的需求以及各单位以及地方需求,进行统一规范,形成一个有效的工作机制。5年计划是要实现生态环保大数据工程,最终要在全国形成基础云的云平台服务。在基础应用上与各业务司局的业务数据协同,最终按照中央提出的“十三五”要求,构建系统内的数据和知识的共享体系,在专网上形成自身的“百度”,为科学决策和便民服务提供支撑。同时,维护好环境保护部网站,形成与公众之间的更好互动,为企业的信息公开提供一个信息平台。

利用新媒体有效应对环境舆情

祝华新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网络舆情》执行总编辑

关于环境舆情应对,在此提四点建议:第一,环评和舆情并举,既要重视环境的评估,也要重视舆论承受力的评估、民意承受力的评估。民意承受力也是建设成本,民意可以测量、可以预判、可以说服、可以改变。

第二,要重视环境科普。比如PX项目,百度百科围绕PX发生了激烈的词条争斗战,最后尊重科学界的主流意见,把这个名词解释锁定在低毒化合物。新闻宣传、舆论引导,要以专业对专业,以学术对学术。需要和网民尤其是年轻人知识同构、情感共振,要提高舆论引导的专业水准、知识水准,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第三,要重视移动端的宣传。互联网发展来势迅猛,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成为第一信息员,手机端和移动端是新闻宣传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当前微信大行其道,全国有报纸2000家、杂志1万家,但是微信公众号多达2500万家,而且每天还在以1万家速度增长。

一些主流媒体、政府部门也在利用微信公众号引导舆论。“今日头条”的累计激活用户数4.8亿;很多政府、企业都开设了公众号,主流媒体如《光明日报》也通过公众号来传播自己的声音,宣传效果很好。

建议环保部门可以直接发展微信公众号。如今客户端的发展呈现出平台集中化的趋势,需要更多地借力于一些大的客户端发声。另外,要重视微信和QQ群。微信的红火并没有取代QQ,95后的首选仍然是QQ,所以在环境问题上也要多关注QQ群上的消息。

第四,在互联网时代,新闻宣传的流程要再造。过去是政府确定宣传主题,今天应是在政府确定宣传主题前,要先做舆情监测,摸准民意的脉搏,然后汇总情况,特别是做好数据的搜集和整理。这里所说的不是统计局的数据,而是有说服力、有感染力的数据。

新闻发布人要根据舆情的反馈做动态的新闻发布。建议宣传部门下设4个组,一是舆情监测和策划组,摸准民意的脉搏;二是数据挖掘组;三是可视化呈现组,不仅要会平面美术,还要会做网站,会VR虚拟现实技术,不断丰富宣传手段;四是公关运维组,要借助公关公司的运维推广手段。

宣传部门要广结善缘,向各种新媒体资源学习。一是网管部门,可以放大正面声音;二是门户网站编辑,对一些新闻信息的传播可以做好重要把关;三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管理人,对于舆情的走向及一些大V知根知底,能对舆情态势做出精准的判断。最后,是媒体两微一端的编辑。两微一端在手机、移动端有更多的影响力。此外,要结交一些大V和专家型的中V,还有舆情分析师。复杂事态下,可以让舆情分析师以第三方专家的身份作出解读。此外,还要了解新媒体研究的动向。

原标题:大数据时代,传播要抵达的终端是人心——2016年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主旨演讲摘登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互联网+查看更多>大数据查看更多>环保会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