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报道正文

福建、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践行生态发展的经验和路径 靠什么激发绿水青山的生态红利?

2016-09-13 09:51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刘姝君 胡星关键词:生态保护生态文明生态修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福建省境内河砂资源丰富,随着发展建设加快和河砂价格走高,河砂盗采、乱采现象一度猖獗,严重危及防汛与生态安全。

福建省水利厅副厅长赖继秋说,河道采砂监管是个“老大难”问题,违法成本低,非法采砂入刑标准认定难,管理部门之间各自为政,难以“握掌成拳”。

为从根本上改变河道采砂乱象,福建省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出台新的河道保护管理办法,对重大违法采砂案件实行省级挂牌督办,联合公安、水利、国土、交通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2016年上半年查扣非法采运砂船舶38艘,行政处罚286万元,刑事立案27起。

“以前非法采砂猖獗,少数人赚饱,大自然遭殃;现在生态账管住了经济账,生产与监管泾渭分明,犯法与执法势不两立。”说起近年来河道采砂管理的变化,福建省水利厅水政资源处副调研员王清贵感慨万分。

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制度、完善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中,各种“制度”成为让人耳目一新的高频词。

福建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就是要聚焦重点难点问题,通过迎难而上的改革探索,增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制度供给。

生态发展优势

从“靠天吃饭”到

“百姓富、生态美”

“家家小洋楼、户户小轿车,在家有分红,出门就旅游”,说起自己村庄的特色,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梅口乡水际村村民黄龙生张口就来一段“顺口溜”。

水际村位于福建省著名景区大金湖畔,而直到上世纪末,这里还是一个“吃粮靠回销、用钱靠救济”的贫困村,全村基本靠打渔为生。打了20多年鱼的村民饶金求说:“当时大家都是抢着捞,网越织越密,鱼却越来越少、越来越小。”

为了走出“越捞越穷、越穷越捞”的渔村困境,泰宁县2004年开始对大金湖渔业实行“统、休、扶”的“变法”三字诀:一是成立渔业协会,由协会组织统一捕捞、管理和销售,村民以2000元一股入会;二是要求协会成立后第一年休渔、第二年限渔;三是政府免除协会前3年的承包费,农业部门送技术上门。

两年后,大金湖水面重回洁净,湖鱼的个头和数量让村民们大吃一惊,渔业协会当年就给村民每股分红3700元。

福建省同时也是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省份,在广大林区,同样不乏借“绿”生“金”的故事。

永安市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县(市)之一。2011年,永安市划定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21万亩,实行限伐政策,为探寻“不砍树也致富”的新路,当地政府转变理念,把目光瞄准了“高大上”的碳汇林项目。

永安市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碳汇林的具体做法是,在林权不变的前提下,政府与林权所有人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开发,20年内不得进行林木采伐。预计项目内的碳汇林每年净增固碳量7万吨~8万吨,可获收益约300万元,作为对林权所有人不采伐林木的补偿。

永安市林业局局长郑凌峰说,今年下半年,永安市的碳汇项目计划在纽约碳汇交易所挂牌,未来将为林农带来更多收益,真正实现“国家得绿、林农得利”。

从大金湖的“鱼变”到永安市的碳汇林创富,生动体现了“两山论”的精髓。而在生态文明试验的路径蓝图中,还包括建立完善用能权、碳排放权和排污权交易制度;推进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建立统一规范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一系列激活生态红利的措施。落实好这些措施,“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美好现实会渐行渐近。

原标题:靠什么激发绿水青山的生态红利?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保护查看更多>生态文明查看更多>生态修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