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再生资源评论正文

探路“互联网+”垃圾回收:前景虽好 但困境重重

2016-09-20 09:09来源:互联网垃圾回收调研团队关键词:垃圾分类互联网+垃圾回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您对您所在城市垃圾回收处理现状是否满意?”

​此外,我们还发现家庭垃圾分类意识普遍薄弱,却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年龄差异。

地区差异方面,经济更发达的上海市在垃圾分类上的投入早于无锡,其成效也优于无锡。

年龄差异方面,青年人有较高的垃圾分类意识,但参与家庭垃圾分类的大多是老年人。​

新模式特点

多次走访上海睦邦环保公司后,我们发现垃圾分类回收程序和回收行业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年轻化。

紧抓信息化潮流,移动客户端适应当下年轻人依赖电子产品的生活方式;

操作便捷、用户体验良好十分吸引年轻人。

便民化。

居民预约上门,自由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

居民通过积分卡实现少量垃圾的兑换。

信息化。

回收过程中涉及数据、单据都纳入数据库;

工作人员摆脱繁杂的纸上作业,减少失误;

工作历程有迹可循,管理者易于调控。

规范化。

互连管控,回收价格透明,避免缺斤短两;

控制损益比,避免内部工作人员非正常操作;

公司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整编个体回收者。

体系化。

垃圾从源头到再生资源回收公司一体化处理;

中间至少省去两次中转环节,大大节省人力、物力、时间和场地成本。

科学化。

由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垃圾分拣后送往再生资源公司,各类废品得到最为恰当的处理;

避免不正规的处理方式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

阻止可利用资源成为假冒伪劣产业链的一环。

推广中的“痛点”

正如站点工作人员和环保公司负责人所言,“互联网+”垃圾回收模式正面临着重重阻力。

居民垃圾回收方面素养有待提高

首先,居民参与度仍有大量提升空间。其次,部分居民贪图小便宜而进行多家比较、分别取高价回收。再次,部分居民缺乏对垃圾分类摆放或者清空瓶内残余的意识,这给回收者工作带去诸多不便,让回收工作变得脏、累,十分不利于这一行业的就业。

企业与传统个体回收者之间存在较量

传统个体回收户通常在同一小区驻扎长达数十年,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新模式要规范整个行业势必要考虑传统个体回收者的去留,而对高水平、高素质回收工作者的要求,将增加个体回收者转型为企业员工的难度。

企业本身处境的艰难

该行业以量取胜的特征使实力较弱的初创公司难以获利。在开始阶段,垃圾回收量不大的情况下,仅靠居民的垃圾回收作为收入,企业常常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如何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使得该模式下的企业能够获得稳定的收益是企业需要以创新的手法解决的。

原标题:探路“互联网+”垃圾回收新模式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互联网+查看更多>垃圾回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