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评论正文

基于污染物来源的洞庭湖水环境生态补偿主客体研究

2017-01-11 09:21来源:《中国环境管理》作者:吕志贤关键词:生态补偿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流域管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洞庭湖来水主要来自三口(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四水(湘江、资水、沅水、澧水),2014年洞庭湖流域(四水、三口)入湖总径流量为2392.9亿m3,其中,四水入湖径流量为1799.48亿m3,占四水、三口总入湖水量的75.2%;三口入湖径流量为553.46亿m3,占总入湖水量的23.13%。入湖水量以四水最大,三口次之。洞庭湖2014年出湖径流量为2727.28亿m3,在出湖径流与入湖径流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剩余水量通过其他地表径流和降雨进入洞庭湖,约占洞庭湖入湖总水量的13.73%。多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加剧和江湖关系的变化,长江上游地区兴建水利设施,洞庭湖水文情势发生较大变化,有关资料表明,至2008年以后洞庭湖长江三口来水量至少减少100亿m3/a,同时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呈逐年减少趋势,分流比逐渐降低,断流时间提前,断流期延长。三口年平均入湖水量下荆江裁弯前(1956—1966年)为1331.6亿m3,下荆江裁弯期(1967—1972年)为1021.5亿m3,下荆江裁弯后至葛洲坝截流前(1973—1980年)为834.3亿m3;三峡水库蓄水前(1999—2002年)为625.3亿m3,三峡水库蓄水后(2003—2008年)为498.5亿m3。三口年平均分流比(三口分流量与同期枝城流量的比例)由下荆江裁弯前的29%降至三峡水库蓄水后的12%。三口五站(指荆江分流入洞庭湖的控制站,包括新江口、沙道观、弥陀寺、康家岗、管家铺水文站)合计断流年均天数由1956—1966年的265天增至2003—2008年的788天。现状枯水期,除松滋河新江口水文站外,三口其余四站基本断流。

1.2.2 洞庭湖环境质量情况

在水质方面,洞庭湖水质状况一定程度上有所恶化,氮磷污染严重。1996—2000年,洞庭湖尚有Ⅲ类水质出现,2000年后,Ⅲ类水质断面消失,各断面水质以Ⅳ类或Ⅴ类为主,2004年和2008年还出现 劣Ⅴ类水质断面,且近二十年来,洞庭湖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氮、总磷。总氮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1996—2008年总氮变化平稳,2008年后,总氮呈明显上升趋势;1996—2014年总磷呈波浪式变化,期间出现两个低值时段,即2000—2003年和2010—2014年,其中2011—2014年洞庭湖总磷变化较小。

2 洞庭湖污染物来源分析

洞庭湖水体常年超标指标以总氮、总磷为主,因此,本研究在分析污染物来源时,仅对总氮和总磷两项主要指标的污染物来源进行分析。如前所述,洞庭湖的入湖水量主要来自四水、三口,其余部分为降水及其他地表径流,洞庭湖的出水仅岳阳城陵矶七里山出口。

四水、三口来水带入洞庭湖的污染物主要由两部分贡献,一部分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以外地区所排放,另一部分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所排放。具体污染物来源情况如图2所示。

因此,要从污染物来源界定洞庭湖生态补偿的主客体,需要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所排放入湖的污染物与生态经济区以外地区所排放入湖污染物进行界定。

延伸阅读:

中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历程及展望

原标题:基于污染物来源的洞庭湖水环境生态补偿主客体研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补偿查看更多>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查看更多>流域管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