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十四五”时期生态补偿制度改革重点任务
基于“十四五”时期生态补偿制度改革总体框架,从健全生态空间保护补偿机制、完善分类生态补偿制度、变“输血式”为“造血式”补偿机制、优化生态补偿政策配套机制等方面来提出改革优化生态补偿制度的重点任务。
加强系统化,健全生态空间保护补偿机制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地区以及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我国生态安全重点维护区域,这类地区中的生态敏感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多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因此,需要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健全生态空间保护补偿机制,给这些地区带来发展的机会。
加大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一是以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结果(主要是价值增量)作为生态补偿定量的依据,以生态保护运营成本为基础、以重点生态功能区区域发展机会成本损失为上限,酌情逐年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转移支付资金标准。二是研究推动改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方式,修订以地方标准财政收支缺口为基础的一般均衡性转移支付测算办法,强化资金分配对区域面积的影响情况、产业发展受限对财力的影响情况、贫困情况、标准财政收支缺口相对比例、生态保护成本地区差异等因素的考虑。三是以往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只能用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的县级地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地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应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对转移支付资金的调节作用,调整优化转移支付资金使用。
健全生态保护红线补偿机制。一是探索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机制,明确补偿义务主体与受偿主体,考虑最严格的生态保护空间管控制度导致发展机会成本更高的问题,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在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中实施差异化补偿。二是制定生态保护红线补偿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补偿资金使用范围,尝试造血型补偿方式,鼓励将资金用于社区和农户发展的就业指导、创业贷款、生态技术项目、生态恢复环境治理工程与扶贫开发等。鼓励发展旅游业,实施搬迁措施,使区域内居民实现生态友好型生产生活方式。
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补偿机制。一是尽快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生态补偿机制,确定生态补偿重点区域,根据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情况,将国家公园的核心保护区、自然保护地的核心区等重要生态空间纳入国家生态补偿范围,制定和实施以保护成本和生态保护成效为依据的补偿制度。二是明确自然保护地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和管理办法,国家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由中央财政补偿,省级、市级、县级自然保护地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补偿,将资源和生态监测、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发展等纳入重点补偿范围。
强调精细化,完善分类生态补偿制度
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历经了多年实践,在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领域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并取得积极成效,但是,也存在补偿覆盖范围有限、奖惩力度偏弱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健全以生态环境要素为实施对象的分类补偿制度,对不同要素的生态保护成本予以适度补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完善生态综合补偿制度。
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政策。一是加快重点流域跨省上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9-10],建立联防共治长效机制,完善联席工作制度,共同制定流域保护和治理的规划,定期协商推进流域保护与治理。二是推进健全大江大河跨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11-13],巩固长江经济带现有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成果,推动建立长江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地方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要素,推进长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国家在财政、税收、产业扶持、技术等方面对黄河上游地区给予适当倾斜,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三是鼓励地方加快推进重点流域多元化横向生态补偿,利用市场机制,用制度链、政策链激发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各方参与生态补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多元多样补偿,以弥补保护者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和保护成本。
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一是对国家特殊灌木林地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灌丛地全部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的范围给予补偿,并根据森林管护、造林、幼林抚育、成林抚育、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等营林成本提高补偿标准。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补助资金多向沿河流域沿岸一带倾斜,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优化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一是调动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积极性,筹措更多的资金,实施更精准的补偿,补齐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二是创新发展有效的补偿形式,重视资金补偿的基础性作用,采取联动产业、人才技术、政策等多种补偿方式,加快扶贫开发,以促进草原所属区域经济的协同和协调发展,推动草原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海洋生态补偿制度。一是健全海洋生态补偿法律体系,明确海洋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主要领域、补偿范围、补偿对象、资金来源、补偿标准、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义务、考核评估办法、责任追究事宜等。二是建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确保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责任、行政责任、经济责任的“三重落实”。三是建立和完善海洋资源产权的所有权代理的制衡和激励机制,避免出现“政府代理失效”。通过建立权力制衡机制来规制代理者,通过绿色政绩考核体系的建设来形成对各级海洋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代理者的激励机制。
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制度。一是综合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水平、空气质量水平等因素,合理设计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标准。二是探索多样化的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方式,综合运用多种类的补偿方式,建立以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模式。三是拓宽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资金来源,设立空气质量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建立面向国家、集体、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完善生态综合补偿机制。一是综合考虑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区域的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生态环境的治理需要以整体性为原则,做到统筹兼顾[14]。推进重点以市或县区为单位整合生态补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整合资金形成合力,建立项目库以实现资金的环境效益最大化,探索区域间的新合作模式,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二是继续推进生态综合补偿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以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流域上游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为主,创新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方式,拓宽资金筹集渠道,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转变生态保护地区的发展方式,增强内生发展能力,提升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实现生态保护地区和受益地区的良性互动。
注重多样化,变“输血式”为“造血式”补偿机制
在我国生态补偿资金中,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占了很大比例,而社会资金及其他资金投入占比较少,生态补偿制度要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生态补偿本身体现了经济成本和收益,需要通过更加透明公正的市场机制实施,健全市场化、多元化补偿机制。
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研究发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作用,将生态补偿作为重点支持领域。探索研究在城乡土地开发中积累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参照教育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筹集模式,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6]。
用好绿色金融工具。扩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范围;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符合绿色项目融资特点的信贷服务;鼓励地方发行绿色债,指导地方将新增专项债务优先安排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每年新增专项债务用于生态环境治理,适当放宽生态功能地区还债期限和额度。
完善市场交易机制。加快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优化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制度,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污染物减排补偿、水资源节约补偿、碳排放权抵消补偿制度,合理界定和配置生态环境权利,健全交易平台,引导生态受益者对生态保护者的补偿。
积极稳妥发展生态产业。建立健全绿色标识、绿色采购、绿色金融、绿色利益分享机制,引导社会投资者对生态保护者的补偿。
突出科学化,优化生态补偿政策配套机制
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缺位、补偿标准不统一、补偿效果不好度量等问题,这些配套制度亟需强化基础性研究来解决。
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交易或自愿协商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的最优配置,形成归属清晰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完善监测手段,优化监督机制和协作联动机制。
研究制定生态补偿技术指南。提出开展生态补偿的工作程序、技术要求和方法。开展生态服务价值核算体系研究[15],推动建立科学规范的生态价值核算方法,科学界定生态补偿的范围及标准,不断完善湿地、流域、海洋、矿产资源等各个领域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标准,明确补偿标准测算依据。
健全生态补偿政策评估机制。做好相关基础数据统计,对生态补偿实施动态评估,及时提出资金、项目调整优化方案。
“十四五”时期生态补偿制度改革路线图
系统分析生态补偿制度在重点生态功能区、流域、森林、草原、海洋、环境空气质量等领域的实施现状、执行水平与“十四五”时期改革需求,以2022—2023年、2024—2025年为两个时间段,考虑任务措施的迫切需求、难易程度、实施效果等因素,排好任务措施优先序,分阶段提出生态补偿改革重点任务。“十四五”时期生态补偿制度改革路线图见图2。
在2022-2023年这一阶段,优先解决生态补偿制度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诸如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对财政转移制度的调节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充分发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作用、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任务。在2024-2025年这一阶段,重点解决生态补偿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诸如制定生态保护红线资金管理办法、加快推进重点流域多元化横向补偿机制、开展生态服务价值核算体系研究、科学界定生态补偿的范围及标准,明确补偿标准测算依据等。
参考文献
[1]沈满洪. 生态保护补偿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八大趋势[J]. 中国环境管理, 2017, 9(3): 24-26.
[2]董战峰, 李红祥, 葛察忠, 等. 国家环境经济政策进展评估报告2018[J]. 中国环境管理, 2019, 11(3): 60-64.
[3]刘桂环, 王夏晖, 文一惠, 等. 近20年我国生态补偿研究进展与实践模式[J]. 中国环境管理, 2021, 13(5): 109-118.
[4]Wang H j, Dong Z f, YuanX, et al. "Eco-compensation for watershed services in China." Water International 2016, 41(2):271-289.
[5]欧阳志云, 郑华, 岳平. 建立我国生态保护补偿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与措施[J]. 生态学报, 2013, 33(3): 686-692.
[6]石英华. 建立生态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多元融资机制的理论认知与对策建议[J]. 中国财政, 2018(22): 49-50.
[7]Shang W X, Gong Y c, WangZj, et al. Eco-compensation in China: Theory, practic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8, 210: 162-170.
[8]李奇伟, 常纪文, 丁亚琦. 我国生态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评估与改进建议[J]. 发展研究, 2018(8): 84-89.
[9]Zhang H y, Liu G h, Wang J n, et al. Policy and practice progress of watershed eco-compensation in China[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7, 17(2): 179-185.
[10]董战峰, 李红祥, 璩爱玉, 等. 长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框架与重点[J].中国环境管理, 2017, 9(6): 60-64.
[11]余雷鸣,郝春旭,董战峰.中国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绩效评估[J].生态经济,2022,38(1):140-146.
[12]孙翔,王玢,董战峰.流域生态补偿:理论基础与模式创新[J].改革,2021(8):145-155.
[13]王慧杰,毕粉粉,董战峰.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估[J].生态学报,2020,40(20):7493-7506.
[14]董战峰, 璩爱玉, 郝春旭, 等. 深化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的思路与重点任务[J]. 环境保护, 2021, 49(21): 48-52.
[15]Dong Z f, Wang J n. Quantitative Standard of Eco-compensation for the Water Source Area in the Middle Route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n China[J].Frontiers of E nvironmental Science& Engineering, 2011, 5(3): 459-473.
(作者单位:郝春旭,副研究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补偿研究中心;董战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管理政策所所长,系本文通讯作者;璩爱玉、赵元浩、彭忱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人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来源:人民日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谋划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全文如下。集体林是提升碳汇能力的重要载体,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
近日,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广东省建筑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明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建筑垃圾管理部门职责以及源头减量、联单管理、处理方案备案、运输、综合利用、消纳、跨区域平衡处置等内容作了规定。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广东省建
11月24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第一次审议《泰安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条例草案在监督管理、防治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共五章、四十六条,旨在防治大气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打造绿色文明、生态宜居城市。我市亟需通过立法巩固提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方案,广西将每年创建一批国家和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促进全区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速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进一步优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关于碳达峰目标下能源保障供应的实施方案》《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建立绿色低碳导向的能源市场。建立
近期,芜湖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了《芜湖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芜政秘〔2022〕57号,以下简称《规划》),芜湖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2-2030年)一、工作基础与形势分析(一)建设基础。1.区域特征。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河道纵横,湖泊众多
8月13日,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通过聚焦重要生态环境要素,完善分类补偿制度;围绕生态安全重点,健全纵向生态补偿制度;推动实现生态利益共享,深化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推进多元化补偿等多重措施,深化生态
日前,平顶山市就《平顶山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报审稿)》公开征求意见,详情如下:平顶山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为推进平顶山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31号)《河南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国家发改委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192号(经济发展类288号)提案答复的函”中,关于支持长山群岛海洋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的提案给予答复。详情如下: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长山群岛海洋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的提案收悉。经商科技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现答复如下
4月27日,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好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2025年将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
2025煤矿与煤化工环保产业大会暨第四届鄂尔多斯能源化工环保技术装备展示对接会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推动煤矿与煤化工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联合鄂尔多斯市环保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定于2025年6月20-22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联合
4月28日,贵州省省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布《贵州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内容如下:省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关于印发《贵州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黔发改价格〔2025〕267号)为完善我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政策,提高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
4月29日,由晶澳智慧能源承建的北京中海广场23.4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运行。项目由晶澳智慧能源与三菱电机电力机电装备(北京)有限公司联合打造,通过在中海大厦中楼屋面铺设60块385Wp单晶硅轻质柔性光伏组件,实现直流侧装机容量23.1kWp,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接入低压电网,通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双碳”目标的时代浪潮中,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积极响应连云港市“无废城市”建设号召,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行动,全力推进“无废港口”建设,在港口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木上,踏出了稳健且精彩的步伐。组织引领,制度护航,筑牢建设根基。集团建立起强有力的“无废港口”建
4月24日,中国中煤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等,研究贯彻落实措施。集团公
4月21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退役风电叶片、光伏组件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原文如下:邯环〔2025〕1号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市、区)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聚焦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江西自古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江西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近年来,江西财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
10大海外展团,22个国家与地区的2,279家知名企业参展接待全球72个国家的90,571名专业观众,国际观众增幅56%全国10个省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团莅临,行业旗舰地位稳固亚洲环保旗舰大展——2025第26届中国环博会于4月2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22个国家与地区的2,279家企业参
2025年4月,香港——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与南京六合市政公用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南京六合新型城镇化再生资源循环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上展开深度合作。以循环产业升级项目规划布局为依托,力争在零碳园区建设、绿色能源(光伏与沼气发电)、餐厨垃圾、污泥干化等领域开展
日前,山西晋中市政府印发《晋中市碳达峰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3%以上,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稳步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达到峰值。详情如下:晋
北极星大气网获悉,近日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十八大以来企业生态环境治理激励性政策文件清单》,该清单汇总了自十八大以来122项激励企业开展生态环境防治的政策,其中包含财政政策、价格政策、税费政策、绿色金融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绿色供应链、综合类政策、基础目录等八大类。具体有:关于印发
2月9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生态农场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意见》旨在加快推进生态农场建设,促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意见》指出,鼓励以生态农场为主体,推广应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污染修复等产地保育技术,化肥农药减量、有机肥替代、生物防控等技术,生态田埂、
11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生态环境领域市与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实施方案》,本方案通过优化市、区两级生态环境领域财权和事权划分,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市和区财政关系,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为协同推进本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建设美丽上海提供有力支撑。
11月2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2020年山东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并回答记者提问。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2020年山东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将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建设世界领先的现代海工装备制造基地,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一批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建设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拓展海洋新材料应用领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补偿加速推进,生态补偿地位不断提升,基本覆盖重点生态功能区与流域、大气、森林、草原、海洋等重点领域,国家生态补偿格局基本建立。但是生态补偿制度建设仍然面临支撑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足,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足,市场化和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实施保障能力弱,科技支撑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需要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制度。
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生态保护和修复体系逐步完备,其中生态补偿制度作为生态文明体制的“四梁八柱”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
日前,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发布2020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四川省“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四)——排查隐患,防控风险
在生态脆弱区、深度贫困区等发展困难地区,生态扶贫在助推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实现双赢目标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