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01推进土壤调查评估
持续推进重点区域调查评估。持续推进工业园区、油库、加油站、废弃矿山及尾矿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等重点区域土壤调查评估,查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风险,为建立土壤污染风险源清单提供基础数据,提升土壤环境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
补充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以川西北生态经济区、重金属高背景区农用地为重点,分区分年度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未覆盖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进一步查明耕地、园地、草地污染面积、分布和污染因子,深入分析土壤重金属高背景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为农用地风险管控提供基础数据。
开展已开发用地调查评估。各级地方政府要组织对未经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已开发利用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进行摸底调查,对污染地块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居环境安全。
02突出污染风险防范
加强土壤空间管控。加强规划区划和建设项目布局论证,根据土壤环境承载能力和区域特点,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禁止在居民区、学校、医院、疗养院和养老院等单位周边新建、改建、扩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结合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等要求,有序搬迁或依法关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科学布局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置、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等设施和场所,合理确定畜禽养殖布局和规模。落实《四川省长江上游土壤风险管控区建设实施方案》,推进长江上游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区建设。
加强农用地分类管控。严格保护优先保护类耕地。将符合条件的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不得新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推进现有重点企业的提标升级和改造;加强安全利用类耕地风险管控。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优先采取农艺调控类、种植结构调整、治理修复等措施,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推进安全利用类耕地技术应用与示范区建设,探索耕地安全利用模式,建立区域农作物正负面清单;加强严格管控类耕地用途管理。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采取种植结构调整或有序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严格管控重污染耕地,研究禁产区土地流转及生态补偿政策。
加强建设用地安全利用。严格建设用地准入。强化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准入管理,严格调查评估、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定期更新公布全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通过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和监测、现场检查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地块,土地使用权人应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生产经营用地的用途变更或者在其土地使用权收回、转让前,应当由土地使用权人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加强未利用地环境监管。加强未利用地保护。严守生态安全底线,对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内的未利用地,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依法严查向滩涂、湿地、沼泽地等非法排污、倾倒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矿山等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影响区域内未利用地的环境监管,发现土壤污染问题的,应及时督促有关企业采取防治措施。未利用地拟开垦为耕地或建设用地的,应当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符合用地功能要求的才能开发利用。
03深化详查成果运用
完善农用地类别划定。根据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在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初步划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整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逐步推进园地、草地等其他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
开展受污染耕地补充调查。开展受污染耕地加密调查和风险评估,查明污染耕地地块分布、超标面积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落实相应风险管控措施。
推进在产企业详查和评估。根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结果,对高风险在产企业地块进行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摸清地块污染范围和对周边区域农田、地下水、地表水、居住用地等的影响。
推动土壤污染重点区域划分。落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要求,整合“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分类划定成果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风险等级划定成果,按照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开展土壤污染重点区域划定工作,对区域实施分类管控。土壤污染重点区域编制“一区一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方案,明确土壤污染风险防控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和分年度实施计划。
开展耕地污染成因分析。依据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对耕地污染成因进行排查和分析,摸清不同区域耕地污染来源和污染因子,明确源头管控对策,探索制定耕地土壤污染源成因排查和分析的操作规范。
04强化监测预警建设
完善土壤环境信息管理平台。集成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农产品质量监测、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污水灌溉区等相关数据,整合“三线一单”成果,实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网上信息联动共享与动态更新,发挥土壤环境大数据在污染防治、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实现“一张图”管理。
优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依据现有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各市(州)可根据工作需要,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重点工业园区、重点工矿企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置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及周边土地等为重点关注风险区域,补充增设监测点位,增加特征污染物监测项目,提高监测频次。将基本农田集中区纳入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加强重点单位和园区监测工作。继续推进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和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周边农用地监督性监测工作,摸清周边土壤污染状况,防治生产过程中对土壤造成污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0月12日,广东省阳江市生态环境局印发《阳江市“十四五”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境安全、地下水环境质量安全为目标,以解决突出土壤与地下水环境问题为重点,全面提升监管能力水平,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土壤与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阳江打造沿海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近日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发布了关于增补福建省污染地块调查评估、治理修复单位专业机构的公示,共14家机构。
7月土壤中标信息共统计到309条项目信息,中标金额约11.7亿元,预算大于13.14亿元,招标人235家单位,中标单位约270家。分别来自山东、广东、浙江、重庆、天津等27个省市地区。
四川省“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对策研究(三)——控源治土,改善质量
2月3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辉煌‘十三五’奋进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阴浩就“十三五”期间净土保卫战重点工作和“十四五”工作思路进行了介绍。“十三五”期间,济南市认真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十条”,以群众“吃得
2020年,荆门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和《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原环保部42号令)。按照全国、全省土壤环境会议精神,组织召开了全市打赢净土保卫战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会,制定印发了《2020年荆门市净土保卫战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任务清单》(荆污
成都市发布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调查(评估)专业机构登记信息表,包含62家土壤调查评估机构,详情如下:
10月8日,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污染地块调查评估、治理修复单位专业机构推荐名录,详情如下: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平潭综合实验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局,各有关单位:根据《福建省污染地块调查评估、治理修复单位专业机构推荐筛选方案》(闽环保土〔2019〕10号)要求,为充分调动和发挥第三方专业机构
为充分调动和发挥第三方专业机构的作用,有序推进全省土壤调查评估、治理修复工作,我厅向省内外有关单位开展了福建省污染地块调查评估、治理修复单位专业机构推荐筛选工作。经第三方自愿申报、资料审核和专家评审等程序,形成了《福建省污染地块调查评估、治理修复单位专业机构推荐名录》,现予以公示
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治理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3月22日,记者从河北省沧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2019阳光政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以来,沧州市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强化风险管控、综合施策,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
近年来,河南省生态环境系统深入开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积极利用群众举报、无人机等方式发现违法线索,坚持追根溯源,深化行刑衔接,严厉打击了一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震慑和示范引领作用,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现发布2024年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此次
2023年11月21日至12月21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海南省开展了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于2024年2月26日向海南省反馈督察报告。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等有关要求,制定了《海南省贯彻落实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
日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的通知,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本办法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关于印发《四川省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州)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农业
近日,江苏省宿迁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编制《宿迁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3-2030年)》并与已发布。《规划》主要包括工作基础与形势分析、规划总则、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与效益分析和保障措施五个部分,共十章。围绕宿迁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规划目标和重点领域,以规划近期(2023-2025年)为重点建设期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近日,《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已公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号《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已于2023年11月24日经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印发《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导则》,该导则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及相关要求。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几年,在风电场“以大代小”的升级改造和退役风电场拆除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土地生态修复成为热门话题。那么,什么性质的土地需要进行生态修复,修复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成为更多风电场投资建设者关注的问题。建设项目应遵从专门土地复垦标准风电场退役和升级改造生态修复的土地
依据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中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公示,向公众公开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信息,并征求公众意见。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界首市生活垃圾焚烧
7月28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就《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该条例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土壤污染防治以及与其相关的地下水污染防治等活动,并提出土壤污染防治应当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协同治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
贵港市生态环境局7月13日发布《贵港市2023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制定持续加强耕地涉镉污染源排查整治,强化在产企业环境监管与污染预防等六项重点任务。贵港市2023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是深入打好
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深化工作成效,进一步强化警示、宣传作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选取2起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案例予以公布。希望各地继续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部门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公安、检察各自专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