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再生资源评论正文

深度|建筑垃圾资源化不应只是“雷声大”

2017-04-24 09:51来源:中国建材报作者:王思博关键词:建筑垃圾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经济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5年上海市生活垃圾清运量790万吨,经分流分类后利用约190万吨,进入焚烧、填埋等末端处置约600万吨,建筑垃圾申报量已达1亿吨。然而,在垃圾全过程管理的体系构建和机制上,上海还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上海市人大代表马进建议:确立合理的垃圾分类标准,发挥政府、市场机制以及市民参与垃圾处理的作用,共同施策,补上垃圾全过程管理体系的短板。没有整体观,就无法让垃圾分类从当前的困境中突围。

据统计,上海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量约在1亿吨左右,待处理量庞大。目前,上海市超大规模造城、驻路等建设活动高峰已经过去,相关项目已经进入相对平缓的阶段,建筑垃圾主要组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工程垃圾、装修垃圾、拆房垃圾等材料的成分变化将给上海建筑垃圾处理带来新的课题。据了解,根据上海市此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垃圾综合治理的实施方案》,“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工程泥浆集中干化能力达到950万吨/年,工程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达到400万吨/年,装修垃圾和拆房垃圾集中资源化能力达到750万吨/年,真正实现建筑垃圾“内循环”。

建筑垃圾资源化亟需五大融合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已成广泛的共识。资源化即是把垃圾变成再生资源,制成各种产品用以满足市场需要,强调的是“价值”和“效率”。一般情况下分类越细、越纯,资源化用途越广,利用率和利用价值越高。今年1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暂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管理暂行办法》,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据工信部统计,如果将我国95%的建筑垃圾建材化,可创造万亿产值。同时,为了鼓励规模化生产,两部委还对准入企业的生产规模提出了硬性要求:大型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年处置生产能力不低于100万吨,中型不低于50万吨,小型不低于25万吨。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曾做了利用建筑垃圾产生的收益分析。分析报告显示,利用建筑垃圾制成建筑板材的骨料,还可以制做铺地砖,可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废弃的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过资源化处置后,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废弃混凝土块料经细粉碎后可与标准砂拌合作为砂浆细骨料用于墙地面抹灰、屋面砂浆找平层、砌筑砂浆、制做铺地砖等。废弃砖经过粉碎后用于建筑板材的骨料。制造隔墙板材,不但质轻强度高而且隔音、膨胀系数小,因取材容易、廉价而大大降低了板材成本。废弃混凝土块料粉碎后可做混凝土现浇或预制构件中的骨料使用。用于建筑非承重部位。这样不但节约了建设资金,而且不会降低构筑物的强度。

总之,我国建筑垃圾只有尽快实现资源化处理,才能让这一“城市矿藏”转化为“绿色能源”。尽管与国外相比,我国建筑垃圾在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在资源化处理工艺上正在逐步完善。在未来发展中,应解决制约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主要瓶颈问题,整合产业内优势资源,加快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速度。

当下,被业内外广泛认同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八个关键词是“政策与规划、设计引导、完善产业配套、建全标准体系与产品体系、优化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质量控制、人才队伍、信息化”。

而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长足进步的五大融合是“与绿色建筑的融合、与绿色建材的融合、与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业、咨询业等的融合,与信息化的融合、与装配式建筑的融合”。

原标题:建筑垃圾资源化不应只是“雷声大”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建筑垃圾查看更多>建筑垃圾资源化查看更多>循环经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