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政策正文

政策|湖南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

2017-09-20 10:54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生态保护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湖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水流。持续推进湘江流域生态补偿,在资水、沅江、澧水等主要河流源头区、城区敏感河段以及洞庭湖、东江湖等重要湖库实施生态保护补偿,积极推进水域占用补偿制度,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改善和修复河湖生态系统。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全面实施生态保护补偿,适当提高补偿标准。启动蓄滞洪区生态保护补偿。(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委、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负责)

(四)耕地。完善耕地保护补偿制度。统筹相关专项资金,加大耕地土壤污染修复、历史遗留和自然灾害损毁耕地复垦财政支持力度。制定完善休耕补贴政策,对在重金属污染区实施耕地轮作休耕的农民给予资金补助。采取扶植政策鼓励引导农民施用有机肥料、种植绿肥、农作物秸秆还田、低毒生物农药和环境友好型地膜,大力推进种养结合。进一步完善新增耕地耕种补助制度。逐步将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出基本农田用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并对退耕还林农户给予适当补助。(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委、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负责)

(五)草原。在我省武陵山区、罗霄山区、湘资沅澧四水流域和洞庭湖区水源涵养区实施草地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给予禁牧补助,鼓励人工种草养畜和标准化养殖设施建设。扩大新一轮退耕还草规模,争取我省武陵山区、罗霄山区退化草原纳入国家退牧还草工程范围。(省农委、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负责)

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一)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生态保护补偿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财政逐步加大对我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我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省级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的支持力度。按照中央部署,制定和完善森林、草原、渔业、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名胜等资源收费基金和各类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征收管理办法,建立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按照国家部署推进水资源费改税制度改革,允许相关收入用于开展生态保护补偿。积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生态建设投资,拓宽生态补偿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渠道。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生态保护补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林业厅、省地税局负责)

(二)完善重点生态区域补偿机制。按照"事前严防、事中严管、事后奖惩"的原则,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及其他环境敏感区、环境脆弱区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开展红线管控配套制度研究,建立完善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补偿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健全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各类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的生态保护补偿政策,积极争取国家补偿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将生态保护补偿作为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重要内容。(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环保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林业厅、省扶贫办负责)

(三)推进横向生态保护补偿。以流域为重点,在具有重要生态功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受各种污染危害或威胁严重的典型流域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研究制定以市州为主,省级财政给予支持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办法,鼓励受益地区与保护生态地区、流域下游与上游间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关系。与周边省份沟通协调,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积极探索环东江湖流域等跨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林业厅负责)

(四)健全配套制度体系。探索建立省级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体系。加强森林、耕地、湿地、水、空气、生态保护红线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监测能力建设,建立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监测网络体系。实行省内跨界水体水质在线监测制度,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布局,建立水土流失动态监控体系。研究建立生态保护补偿统计指标体系和信息发布制度。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效益评估体系,加强全省森林、湿地生态效益价值评估工作。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统一的确权登记系统,清晰界定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开展生态保护补偿理论、生态服务价值、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技术等课题研究。(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环保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林业厅、省统计局负责)

(五)创新政策协同机制。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定量化评估制度,深入开展环境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健全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完善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使保护生态者通过生态产品的交易获得收益。在长株潭地区开展水权交易试点,探索水权制度建设,鼓励水权转让。积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总量及配额分配工作,建立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组织有关企业和单位参与碳排放权交易。重点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的林业碳汇交易,完善森林生态价值补偿机制。加强林权交易服务、林业产业金融服务、林业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和林业中介服务,探索建立区域性林业产权交易市场。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度。全面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污指标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完善配套管理办法,扩大有偿使用和交易范围。落实对绿色产品研发生产、运输配送、购买使用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完善政府两型采购制度,定期发布两型产品目录,优先采购两型产品。(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环保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农委、省地税局、省国税局负责)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保护查看更多>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查看更多>湖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