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硝政策正文

附项目 广东肇庆环境综合治理和环保产业规划(2016-2030年)(征求意见稿)

2017-11-02 14:39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烟气脱硝大气污染防治环保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培育骨干企业,积极探索发展模式。

发挥骨干企业和名牌效应的带动作用,继续做大做强现有骨干企业,壮大中小型企业,在重点领域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龙头企业,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服务于龙头企业的发展格局。同时,积极推进环保投资社会化、产权多元化、运营市场化的环保产业发展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成功模式。

2018年起逐步建立环保产业重点龙头骨干培育企业名录(包括在建、新建的重大项目),重点扶持全市年主菅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在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的“专精特新”优势企业和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速度快、发展前景好的成长型环保产业龙头骨干企业。推动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优化,积极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创建总部型、品牌型、上市型、高新型、产业联盟主导型、掌握核心技术型的“六型企业”,进一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支持企业重点项目建设,特别在企业创业初期资金不足、扩大规模用地缺乏、融资较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借助肇庆新区平台促进全市环保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发展,以启迪环保科技城(肇庆)、中丹环保产业园为截体,加快引入桑德环境、启迪水务、清华阳光、博天等一批环保知名企业进驻。到2020年实现肇庆市环保产业超百亿元企业零的突破。

4.加强人才引进,壮大环保领域技术队伍。

引进和吸纳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尤其要重点引进和培养环保专业技术人员,逐步提高环保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及其在环保领域从业人员中的比例,构筑人才高地。引进环保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形成多层次人才队伍,为环保产业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服务和支撑。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人才发展战略,落实制造业“高端人才聚集工程”,深入实施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扬帆计划”、“广东特支计划”等国家及区域重大人才计划,依托各地产业园区、基地中心,组织开展海外专家南粤行、海外人才招聘推介洽谈会等活动,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积极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特聘专家创新创业人才项目”等。到2020年环保类创新创业团队与领军人才达到10个(名)以上。

2.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建设产业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节能环保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工程研究中心与实验室,支持企业牵头承担节能环保领域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建设由上、中、下游节点组成的垂直创新链,由具有相关业务和互补业务的节点组成的水平创新链。创建一批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增强基础创新能力和系统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成果评价和产业化项目筛选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知识产权投融资机制建设。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共享各类科技资源,培育一批集研发、孵化、制造于一体的国内外领先公共服务机构,提升节能环保产业技术配套服务能力和水平。

鼓励和支持企业与有关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合作,与国内优秀高等院校开展高水平节能环保学科建设。支持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设节能环保领域国家、省市级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大力推进肇庆市节能环保领域创新载体建设。到2020年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以上。

3.完善政策法规,优化发展环境。

为优化环保产业内部发展环境,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应加强和完善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规范市场秩序和外部环境,形成促进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政策法规体系。

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完善肇庆市环保产业行业规范、准入标准等相关制度,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扩大环保标识范围,强化标准标识监督管理,促进公平竞争、有序竞争,为环保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4.加快实施重点工程,拉动产业市场需求。

围绕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和环保产业重点工程,形成对环保产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需求拉动,带动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围绕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等领域环保需求,挖掘应用潜力,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环保产业,拉动环保产业市场的有效需求和持续发展。

8.加快新兴业态发展,挖掘新的增长点。

积极推进“互联网+”、PPP模式等方面的模式创新,培育环保产业新兴业态,挖掘新的增长点。加快培育“互联网+环保产业”发展业态,形成一批“互联网+”新模式。利用物联网、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服务,形成“互联网+制造”的智能制造模式;增强环保监管力度,在陶瓷、水泥、化工、印染等重点行业推行“互联网+环保”的监管模式;加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信息化建设,推行积极建设网上环保技术装备超市等平台,形成“互联网+环保服务业”模式。

9.整顿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加强全过程监管推动绿色发展。

严格准入和执法,规范再生资源行业全过程监管。一是依托肇庆市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工业基地和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提升废五金和废塑料加工行业“圈区管理”水平,基地设立唯一的主入口和主出口,实行“固废入园—厂区集中加工—成品出园”的封闭体系;设置准入门槛,严格限制高能耗、高耗水,以及生产工艺落后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企业进入基地;严肃执法,严格控制基地内企业污染物排放,基地建设管委会要联合各职能部门开展工作,共同构建联合监管体系。二是规范废物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政府应根据国家《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贯彻实施国家固体废物进口管理有关规定的意见》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制定肇庆市废物全过程管理规范,引导企业采用国内再生资源替代进口再生资源,减少对进口废物的依赖,从生产加工单位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环境管理方面提出管理要求。到2018年,政府应完成肇庆市废物全过程管理规范的编制。

(2)创新研发助力传统产业升级。

围绕回收体系、分拣技术、材料改进再生、再制造四个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通过技术创新找到提升突破口。一是搭建科学高效的回收体系,鼓励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信息管理公共平台等现代信息手段,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优化网点布局,实现线上回收线下物流的融合。二是加大分拣处理技术研发,发挥产学研的积极效用,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专业分拣中心,推动企业自动化、精细化分拣技术装备升级。三是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升级,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从单一组分简单利用,向多组分高值化利用发展,使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2017年底,开展肇庆市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工业基地、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产业发展评估,制定具体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3)加强区域产业联动互补。

肇庆市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行业应积极把握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毗邻珠海-佛山-韶关产业核心地区和配套区的地缘优势,定位原材料配套和零部件配套。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探索配套产业发展空间,将肇庆的再生资源材料推介出去,提升原材料配套能力,缓解珠三角地区原材料短缺的现状。

七、重点项目

(一)环境综合治理重点项目

为改善肇庆市环境质量,同时摸清肇庆市环境治理市场,以市场推动环保企业的招商引资,因此结合肇庆各项环保类规划和本地实际需要,梳理出肇庆市环境治理重点工程。本规划的重点工程包括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大气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土壤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农村环境保护重点工程、生态绿地建设工程、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和重点工业园区环保治理工程。详见附表1。

(二)环保产业发展重点项目

加快推进肇庆市环保产业发展,突显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结合肇庆当前实际,设立环保产业发展项目10项,其中园区建设类5项,重大企业和项目类5项。详见附表2。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环境保护部门牵头,市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科技、建设、统计、财政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环保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市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综合协调推进工作,组织产业规划实施,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定期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工作,针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提出解决办法,重大问题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强化责任,制定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加强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协调和指导,强化政策法规保障和产业政策引导,统筹协调和解决环保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工作合力,协同推进全市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实现环保产业发展目标。

2.加快推进落实。围绕规划提出的环保产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细化分解各县(市、区)目标任务。建立环保产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制定综合考评办法,将环保产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纳入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定期开展考核评价。各县(市、区)按照分解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地方实际,加大协调推动力度,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年度推进计划,加快实施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确保责任分工落实和目标任务完成。

3.强化监督管理。加强环保执法能力建设,严格环保执法监督检查,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开展专项检查和督察行动。加强对重点污染源和耗能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对污染治理设施严格实行在线自动监控。加强环保工程设计、监理和环保产品标准化与质量监督管理,强化对环保标准、认证标识实施的监督审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利用行规行约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业信用评估体系,规范环保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行为,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环保产业市场。整顿和规范环保市场秩序,落实招投标各项规定,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打击低价竞争、恶性竞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公平竞争、有序竞争,为环保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政策保障

1.加大政策扶持。一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已出台的有关环保产业方面的各项扶持政策,帮助符合条件的环保企业积极争取国家、省相关政策支持。建立健全政府绿色采购制度,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节能环保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依法依规将获得节能环保产品认证的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清单,扩大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范围,鼓励大宗用户采购和使用,促进肇庆市节能环保产品的推广应用。二是市级各有关部门要从体制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研究制定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从政策引导扶持、培育规范市场、加强执法监管等多方面为环保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大力促进自主创新、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培育壮大企业、开展应用示范工程、打造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加强国内外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拓展投融资渠道、开拓市场等方面予以扶持。加强环保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调动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对环保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服务,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生产许可、用地、环保、外贸、资质资格认定等审批核准手续全部纳入网上审批、限时办结;在制订区域用电计划时,将环保产业龙头骨干企业的用电负荷需求在网供电指标中单列保障;对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用地,各地在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时要优先给予支持保障。对肇庆市本地企业优先扶持。

2.加大招商力度。充分结合肇庆市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扶持及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招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先进环保技术装备、新型环保产品及材料、新兴环保服务、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设备等重点领域,结合环保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以环保产业链关键环节为招商重点,积极引进拥有环保先进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强的国内外知名企业,鼓励企业来肇庆投资建厂或设立研发中心,对引进的企业可考虑给予税收减免、设备款补助或奖励等政策扶持。同时,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在全国性、区域性和肇庆当地的有关平台多举办环保产业相关活动,让外界充分了解肇庆环保产业招商引资需求。加快推进启迪环保科技城(肇庆)、中丹环保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契合引进大型环保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高端环保装备、产品生产及相关服务,带动相关配套企业进入,对重点招商项目给予配套贷款等支持,在环保产业领域建设集群式创新制造基地,不断提升全市高端环保装备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资金保障

1.加大财政投入。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设立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或在已有专项资金中明确一定资金比例),采取补助、贴息、奖励等方式,重点支持环保产业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产业重点工程项目实施等。探索建立鼓励环保装备产品推广应用的财政补贴机制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入考核机制,鼓励使用市内企业生产制造的环保首台(套)设备,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研究对肇庆市环保产业骨干企业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按允许的最低税费征收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对肇庆市环保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环保企业、科研机构申报国家和省节能环保、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装备制造业发展及其它各类专项资金。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节水等税收优惠政策,用好用活省关于支持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业共建的财政扶持政策。

2.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以社会资本为主、多元化投入的全市环保产业投融资体系,调动全社会投资环保产业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研究设立以政府产业基金为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为主体的环保产业投资基金,主要用于环保产业领域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等投资。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适当放宽对环保企业的信贷政策,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探索将知识产权、特许经营权、收费权等纳入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鼓励信用担保机构对资质好、管理规范的环保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担保,倡导环保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环保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上市融资,鼓励采用股权融资、创投、风投等多种方式支持环保企业融资需求,积极探索和拓展利用外资的新形式。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投融资体制,重点支持和推广PPP建设运营模式,PPP项目招投标时消除所有制歧视等,同时鼓励采用BOT、BT、TOT等项目投融资方式筹集资金。

(四)技术保障

强化技术支撑。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和体系,创建自主创新研发平台,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和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政府主导建设全市环保产业公共研究平台和大数据研究院,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环保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检测中心和试验基地,全市科技攻关计划和技术创新计划要优先安排环保产业重大技术攻关课题,引导环保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开展环保产业重大科技和关键共性技术设备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装备和新产品,不断提高环保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支持跨行业、跨系统、跨地区的各类科技合作,充分借助国内外大企业在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鼓励通过合资、合作、直接引进等多种形式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环保技术装备,在消化吸收和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集成和应用开发,为环保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人才保障

优化人才培养。充分依托肇庆“西江人才计划”,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加大环保人才培养、选拔和引进的力度,逐步完善环保人才的培养支撑体系,政府、企业、高等及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培训机构和行业协会共同努力,加快培养环保产业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等高端紧缺人才,支持高等及职业院校加强环保相关学科建设,鼓励院校和企业共建教育实习基地,培养复合型环保人才,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完善有利于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分配机制和人才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大力引进国内外环保产业创新创业团队和高端领军人才,对引进的团队人才,在科研条件、启动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在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围绕环保产业重点领域,引进及培育发展一批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创业团队;依托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支工程技术、经营管理、资本运营人才和企业家队伍。

(六)其他保障

1.建立服务平台。一是建立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服务机构利用互联网搭建环保技术装备、产品、服务等市场信息交流平台,定期发布环保产业发展的重大信息,展示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二是建立宣传推广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服务机构等中介组织作用,通过定期举办展览会、技术产品推广会、产业研讨会等形式加大对环保技术和设备的宣传和推广。广泛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工作,普及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相关知识。三是建立环保技术和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发挥肇庆市外向型经济的优势,以珠三角为外拓的桥头堡,鼓励企业积极开拓省外尤其是华南地区的环保产业市场,建立环保技术装备、产品的交易价格协调体系和管理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环保领先技术和优质产品进行网络交易推广应用。

2.加强对外交流。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鼓励环保产业进入国内外市场。重点以推进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和粤港澳合作为契机,发挥广东省及肇庆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特点,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市外、华南地区、东南亚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环保产业市场,委托外部专业机构开展环保产业先进技术装备专题调研,摸清肇庆企业适用的技术装备清单,支持环保企业有针对性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装备,不断提高肇庆市环保技术装备的质量和水平。加快环保产业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积极鼓励环保进出口产品由单一设备向成套化设备转化,建立进出口技术、产品的统一价格体系和协调管理体系。积极组织环保产业从业单位参加国际性、区域性的经贸洽谈和交流活动,争取引进更多的环保合作项目、资金和先进技术;定期举办环保技术、产品国内国际展览会,协助企业走出肇庆,参与省内、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特别是国内外环保产业典型成功的管理经验、先进的环保技术产品可为我们所用,合作潜力巨大,可以优势互补,双方共赢。

3.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宣传环保产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中的重要意义,开展环保法律法规、环保产业政策的宣传教育及贯彻实施工作,将节能环保、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举办环保产业技术、产品、工艺设备展览会和相关论坛,普及环保产业知识,及时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及科普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环境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参与和全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重点围绕肇庆市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全民行动,积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为环保产业发展奠定广泛坚实的群众基础。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烟气脱硝查看更多>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环保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