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硫技术正文

湿法脱硫燃煤机组“白色烟羽”节能治理

2017-12-05 13:31来源:《华电技术》作者:王贵彦 黄素华关键词:湿法脱硫白色烟羽超低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摘要:利用温湿图分析了采用湿法脱硫工艺的燃煤机组烟囱出口容易形成“白色烟羽”的原因,指出目前普遍采用的直接加热法虽然能够消除“白色烟羽”,但会增加机组的运行能耗,最后提出采用先冷凝再加热的工艺是治理“白色烟羽”的有效节能措施。

引言

目前,我国大部分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系统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该工艺可使烟气温度降低至45~55℃,这些低温饱和湿烟气直接经烟囱进入大气环境,遇冷凝结成微小液滴,从而产生“白色烟羽”。

虽然单纯的“白色烟羽”对环境质量没有影响,但是影响环境感观,有时甚至会被误认为有毒、有害废气。湿烟气凝结形成的微小水滴虽然危害不大,但是会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环保局就经常接到类似投诉。因此,许多燃煤电厂把消除“白色烟羽”作为超低排放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

1“白色烟羽”形成机理

湿法脱硫后的湿烟气直接排放之所以会产生“白色烟羽”,是因为在脱硫过程中,脱硫浆液与高温烟气直接接触,发生传热传质。一方面水分蒸发,增加烟气的含湿量;另一方面,烟气温度降低,烟气携带水蒸汽的能力降低。烟气达到饱和状态后,会携带部分小液滴。这些携带小液滴的饱和湿烟气经除雾器除去绝大部分液滴后,如果直接经烟囱排入大气,由于环境温度比烟气温度低,饱和湿烟气中的水分就会凝结成小液滴形成“白色烟羽”。

图1为相对湿度为100%的空气中含湿量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曲线,A点为排放湿烟气的初始状态,B点、C点为不同的环境空气状态,AB,AC分别与饱和湿度曲线相交于B1,C1点。湿烟气从烟囱口排出后是否会出现白烟及出现白烟的长度,不仅与烟气本身含湿量的多少、烟气的温度(A点位置)有关,而且与它周围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即B,C点位图1温湿图上烟气状态变化置)有关。A点状态的湿烟气从烟囱口排出后,沿饱和湿度曲线变化到B1点,在这个过程中湿烟气中的水分凝结成小液滴,也即形成“白色烟羽”,然后由B1点沿直线变化到环境状态B点,在这个过程中“白色烟羽”消失。由A点变化到环境温度更低的C点的过程也类似,只不过“白色烟羽”的长度更长。因此,只要湿烟气初始状态点与环境状态点的连线与饱和湿度曲线相交,就会产生“白色烟羽”。并且环境温度越低、湿度越大“白色烟羽”越长。

大气环境因素中,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都对“白色烟羽”的形成有影响,其中环境温度的影响最大,所以这里仅讨论和分析环境温度的影响情况,假定大气压力为101.325kPa、大气相对湿度为60%。

2直接加热法

直接加热法就是将脱硫后45~55℃的湿烟气加热到70~80℃再排放。主要有:

(1)利用锅炉二次风加热净烟气;

(2)利用原烟气加热净烟气(回转式气气换热器、管式气气换热器);

(3)在烟囱底部利用清洁燃料来加热净烟气。

我国目前主要采用原烟气加热净烟气,而且要是管式气气换热器。由于回转式气气换热器不可能完全密封,脏烟气侧会向净烟气侧泄漏粉尘和SO2,不符合目前超低排放的要求,而且运行中存在严重的腐蚀、堵塞问题,影响机组的可用率,已基本放弃。

脱硫后的湿烟气要再加热到多高的温度才能消除“白色烟羽”,不仅与环境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而且与脱硫塔出口的湿烟气温度也密切相关。对于50℃的湿烟气,在10℃的环境温度下只要加热到71.4℃以上就可消除“白色烟羽”,而在5℃的环境温度下则需要加热到86.2℃以上。对于脱硫塔出口温度较高的湿烟气,则需要再加热的温度更高一些。例如,在10℃的环境温度下,对于45℃的湿烟气只要加热到57.9℃以上就能消除“白色烟羽”,而对于55℃的湿烟气,则需要加热到87.9℃以上才能达到目的。

如图2所示,将脱硫塔出口饱和湿烟气从A状态加热到A1状态后,A1B1与饱和湿度曲线不再相交,表明当环境温度为B1(30℃)时,不会有“白色烟羽”产生;而A1B2与饱和湿度曲线还是相交,表明当环境温度为B2(15℃),温度较低时,仍然有“白色烟羽”产生,但是“白色烟羽”长度已经缩短。因此,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要完全消除“白色烟羽”,还要将湿烟气加热到更高的温度,直到最后的状态点与环境温度点的连线不再与饱和湿度曲线相交。

将脱硫塔出口的湿饱和烟气直接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再排放能够消除“白色烟羽”,但是会增加发电机组的能耗。

3先冷凝再加热法

如图3所示,A点湿烟气的初始温度为55℃,C点环境温度为20℃。如果采用直接加热法,需要将A点的湿烟气加热到A1点的72℃以上才能消除“白色烟羽”,温差为17℃;而如果先将A点湿烟气冷凝到B点(50℃)除去湿烟气中的部分水分,然后再从B点加热到B1点(60℃),能消除“白色烟羽”,而其温差仅为10℃。通过这种先冷凝再加热湿烟气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在冷凝过程中回收湿烟气冷凝放热量和凝结下来的水;另一方面由于冷凝后湿烟气需要再加热的温度降低,而且水分析出后湿烟气的定压比热降低,因此冷凝后湿烟气需要再加热的热量大为减少。

这里以某超临界600MW机组为例来分析计算先冷凝再加热工艺的能耗情况。假定脱硫塔出口湿烟气温度为55℃,利用凝结水将其冷凝到50℃,加热后的凝结水回到#8低压加热器的出口。

超临界600MW机组额定工况下,脱硫塔出口湿烟气量约为2200t/h,而标准大气压下55℃、50℃饱和湿烟气的含湿量分别约为114.6g/kg(烟气)和86.4g/kg(烟气),湿烟气比热约为1.1kJ/kg˙K。因此,湿烟气从55℃冷凝到50℃,凝结水的速率约为62.11t/h,放热量速率约为159.4GJ/h(包含部分潜热放热);而假定环境温度为20℃,为消除“白色烟羽”将冷凝后的湿烟气通过管式气气换热器加热到60℃每需要的热量仅为35.3GJ。而直接加热法将55℃的湿烟气加热到72℃每小时需要的热量为53.2GJ。因此,通过先冷凝再加热工艺,不仅每小时可回收62.11t的水和159.4GJ的余热,而且每小时还可节约17.9GJ的能耗。尽管这些余热由于温度较低,做功能力不强,但是可以弥补因烟气冷凝而增加的风机损耗;回收的冷凝水则可以加以综合利用。因此,对脱硫塔出口湿烟气先冷凝再加热不失为一种“白色烟羽”的节能治理模式。

4结束语

“白色烟羽”虽然对环境质量没有影响,但是影响环境感观,需要加以治理。目前主要采取直接加热法来消除“白色烟羽”,这会增加机组的能耗。而通过先冷凝再加热的处理工艺,不仅能回收部分余热来弥补机组能耗,而且能够回收一些冷凝水加以综合利用,不失为一种节能型的“白色烟羽”治理模式。

延伸阅读:

燃煤电站烟囱排放有色烟羽现象研究

原标题:湿法脱硫燃煤机组“白色烟羽”节能治理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湿法脱硫查看更多>白色烟羽查看更多>超低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