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卫评论正文

46城|【调研报告】关于对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的调查与思考

2018-12-17 11:43来源:开政调研作者:清水塘街道关键词: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城区生活垃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深圳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聚集,深圳这片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超过20000吨,严重威胁着城市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历年来,市委市政府将垃圾分类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采用社会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双轨”战略和“大分流、细分类”的推进策略,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分流分类、宣传督导、责任落实三大体系,努力提高回收利用率和居民参与率,深圳正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垃圾分类之路。

一、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规范标准体系

为破解垃圾分类难题,深圳不断强化组织保障。2013年7月1日,全国首个垃圾分类管理专职机构——深圳市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挂牌成立,各区垃圾分类管理机构也相继成立。2015年8月1日,《深圳市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施行,深圳开始全面推行垃圾分类。随后,相继出台3个地方标准和7个规范性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规范标准体系。

为保障制度有效实施,深圳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对各区政府的绩效考核,以及民生实事、治污保洁、生态文明考核。2017年6月3日发布全国首份《家庭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央视《新闻周刊》节目中评价,此举为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了破局之力。目前《深圳经济特区垃圾分类条例》立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通过设立机构、健全机制、树立标准、完善立法,垃圾分类治理体系逐步完善。

二、科学系统推进,“三大体系”力破分类难题

依托顶层设计,深圳立足实际,以社会化、专业化双轨战略为抓手,创新构建“三大体系”,力破垃圾分类工作难题。

(一)建立九大分流体系。对产生量大、产生源相对集中、处理技术工艺相对成熟稳定的绿化垃圾、果蔬垃圾、餐厨垃圾实行大类别专项分流处理。根据家庭生活垃圾的性质和回收利用情况,要求居民对废弃玻璃、金属、塑料、纸类和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废旧家具、废旧织物、年花年桔进行分类。目前,已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分流分类收运处理系统,逐步培育了分流分类体系的产业链,分流分类回收量约2800吨/日,减量效果显著。

一是废旧家具。全市每天产生约800吨废旧家具,通过建立预约回收制度,定点投放、预约清运。目前,全市建成废旧家具拆解、利用设施21处,收运处理大件垃圾670吨/日,资源化利用率超过85%。

二是废旧织物。在全市住宅区(城中村)设置专用回收箱4300个,收运处理废旧织物11吨/日。

三是玻金塑纸。在全市住宅区(城中村)全面设置分类收集容器,回收玻金塑纸26吨/日。

四是年花年桔。每年在元宵前后提前向社会公布预约回收电话,集中开展年花年桔回收活动。2018年元宵前后累计收运处理年花年桔202万盆,再利用花盆94.4万个,回植复种年桔8万株。

五是绿化垃圾。全市市政公园及道路养护每天产生绿化垃圾约700吨,已建成30处中小型处理设施,收运处理绿化垃圾约600吨/日。

六是果蔬垃圾。全市集贸市场、大型商超每天产生果蔬垃圾约400吨,已建成21个处理点,收运处理果蔬垃圾约300吨/日。

七是餐厨垃圾。全市每天产生餐厨垃圾约1800吨,已建成罗湖、南山、盐田、龙岗、龙华等5座处理设施,集中收运处理餐厨垃圾约1100吨/日。

八是有害垃圾。全市共设置废电池回收箱2.1万个,废灯管回收箱1.1万个。2018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回收废电池36.2吨,废灯管54.3吨。

九是厨余垃圾。在具备条件的居民小区增设厨余垃圾收集容器,并配套设置洗手台,开展家庭厨余垃圾精细分类,集中收运处理量约60吨/日。目前,厨余垃圾收运处理正在向全市推广。

(二)建立宣传督导体系。宣传引导方面,发放《家庭垃圾分类投放指引》497万份,开展资源回收日活动70000余场;公众教育方面,实施蒲公英计划,通过聘请推广大使、招募志愿讲师、建立科普教育基地和微课堂,实现垃圾分类公众教育的规模化和常态化。2018年7月30日,邀请推广大使王石先生和清华大学刘建国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开展垃圾分类大讲堂活动;学校培育方面,组织编印中小学和幼儿园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在校园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学校411所;社会协同方面,开展“光盘行动”,成立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队,组建公益服务联盟,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常态联系工作机制;现场督导方面,组织和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热心居民、物业管理人员,在住宅区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定时督导,有效提升居民的参与率和准确投放率。

(三)建立责任落实体系。深圳垃圾分类围绕压实“六个责任”展开。建立深圳市城市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推进、检查指导和监督考核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压实区、街道、社区开展辖区垃圾分类工作的责任;将垃圾分类纳入“低碳节约型单位”创建考核体系,强制要求餐厨垃圾分类,压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垃圾分类的主体责任;将垃圾分类要求纳入物业管理合同范本和绿色物业管理评价标准,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压实物业服务企业在住宅区开展垃圾分类的责任;监督餐饮企业与辖区餐厨垃圾特许经营单位签订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合同,压实餐饮企业开展餐厨垃圾分类的责任;督促市场商户分类投放果蔬垃圾,采用小型处理机就地就近处理,或交给辖区餐厨垃圾特许经营单位收运处理,压实集贸市场开展果蔬垃圾分类的责任;明确分类收运和处理要求,严格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流程管理,压实收运、处理企业分类收运和处理垃圾的责任。

三、明确目标导向,提高回收利用率和居民参与率

垃圾分类,归根到底是要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和居民分类参与率,减少垃圾焚烧填埋量。目前深圳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约24000吨,分流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约6000吨,回收利用率25%。伴随着分流体系不断完善和分类垃圾应收尽收,2020年回收利用率要达到35%以上。围绕着将居民知晓率转化为行动力,已在全市住宅区和城中村配备了6000多组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形成了住宅区垃圾分类1.0版本。从2018年开始,通过在住宅区建立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安排志愿者定时定点督导,小区居民的参与率和准确率持续提升,形成了“楼层撤桶+定时定点督导”的住宅区垃圾分类2.0版本。在此基础上,部分小区已开始试行3.0版本,即定时定点分类回收厨余垃圾。未来还计划推行垃圾处理费随袋征收的4.0版本,以此不断提升居民参与率,2020年居民参与率要达到80%以上。

四、生活垃圾分类经验总结

结合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城市经验,生活垃圾分类的思路不再单纯的是分类投放和收集,而是从分类投放点设置、分类收运车辆配备、分类处理设施建设等三方面,实施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管理。分类方式将采取“大分流、小分类”的模式,即将餐厨垃圾、装修垃圾、大件垃圾、枯枝落叶等作为大分流的内容,将居民和企事业单位产生的日常生活垃圾作为小分类的内容。小分类主要通过设置分类垃圾桶,辅助设置一些低价值物回收点、电子废弃物回收点、废旧衣物回收点等专项回收站点。

分类收运:在原有的收运系统基础上,针对厨余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配置专用车辆。

延伸阅读:

国外垃圾分类处理|瑞典用真空垃圾收集与沼气 助力可持续城市发展

原标题:【调研报告】关于对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的调查与思考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生活垃圾分类查看更多>城区生活垃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