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卫报道正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等4单位推进垃圾分类“上海经验”

2019-06-11 11:13来源:中国建设报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减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坚持党建引领 动员各方力量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垃圾分类整区域推进

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员会

长宁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下大力气在全区10个街镇整区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党建为引领,以源头自觉分类为基础,以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为特色,以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为目标要求,全过程、全区域、全覆盖推进的生活垃圾分类新路子。

加强组织领导 着力打造全链条、一体化工作体系

一是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各街镇党政一把手亲自上阵,居民区党组织坚守一线,强化“三级”联动,形成有效工作机制。二是强化全区统筹,推动实现“四个转变”——将主要依靠垃圾分拣员进行“二次分拣”转变为每家每户自觉“源头分类”,真正使居民成为垃圾分类的主体;通过对小区垃圾箱房的集中改造,将“人见人嫌”的垃圾箱房转变为“人见人爱”的社交场合,让居民愿意在扔垃圾时停留聊天,还纷纷当上了志愿者;将干湿垃圾混装转变为干湿垃圾分离运输,实现了“四类垃圾、四种车辆、四条线路”分类运输、分类处置;通过“两网融合”,将垃圾收运环卫系统单打独斗转变为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的衔接融合,真正做到了垃圾减量、资源增量。

加强全面发动 努力形成人人会分、人人愿分的局面

“定时定点”确立标准。着力推进“自觉分类+定时定点投放”,要求居民在家中自觉对垃圾进行源头分类,必须于每天上午7时~10时、晚上5时~8时投放,且只能投放到小区指定的垃圾箱房或集中收集点,及时分类清运。

“不断探索”形成方法。针对全区范围内不同小区、不同居民的不同垃圾处理习惯,形成了以党建引领下的“三四五”工作法为代表的经验做法——“三”就是抓住党建引领火车头,带动“三驾马车”跑起来。充分发挥居民区党组织牵头组织实施作用,推动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发挥各自优势,同抓共管、同频共振,真正把社区党员、居民群众、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四”就是用好社区治理绣花针,分类指导“四类居民小区”。以社区治理精细化要求,对商品房、售后公房、部队房和“三无”小区(无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和维修基金的小区)“四种不同类型”小区的不同情况,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和措施清单,逐步实现“一类型一办法”、“一小区一方案”。“五”就是善用群众工作“传家宝”,注重聚焦“五类重点人群”。垃圾分类的关键就是做好群众工作,不仅“挨家挨户”宣传发动,还紧抓上班族、承租户、家政人员、儿童、有意见居民“五类重点人群”,通过反复上门走访、“小手拉大手”、自编情景剧等多种方式,手把手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分类。

加强“双向促进” 积极推动垃圾分类与社区治理融合

垃圾分类不仅是社区治理难点,也是撬动社区治理的有力支点。通过“党建引领下的双向促进法”即“四个同步”,实现了垃圾分类有“减量”、社区治理有“增量”。一是同步开展“四百”走访。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广泛走访居民群众,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让社区工作者在实践中磨炼了看家本领。二是同步开展“四位一体”建设。通过垃圾分类,健全完善了社区“四位一体”运行机制,居委会与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的关系明显熟络了,越来越多的在职党员也亮出了身份。三是同步开展“美丽家园”建设。在推进小区垃圾箱房集中改造的同时,还主动把家门口工程、精品小区建设等民生实事项目进行整合叠加,全方位改善小区环境面貌和居民生活质量,同时也进一步获得了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四是同步开展区域化党建。积极发挥区域化党建平台作用,统筹推进社区和单位垃圾分类,在协同作战中区域单位与社区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垃圾分类催生的“共情感”,正在不断地转化为社区的“共治力”。

育人为本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校园垃圾分类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近年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全面推进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加强政策引领 注重顶层设计

上海市先后发布了学校生活垃圾分类一系列文件,对各级各类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学校食堂餐厨垃圾规范处置及宣传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2018年12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又联合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七部门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全面实施学校生活垃圾分类,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推动学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突出育人为本 融入学科教育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始终坚持育人的核心理念,把课程教育作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的主阵地。

注重垃圾分类科普知识教育,努力增强全体学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意识。2018年11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开展全市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专题培训活动,组织专家在全市开设20多场专题培训,全覆盖式培训本市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3000余名科普教师,旨在将垃圾分类知识传递到学校所有师生。

推进垃圾分类教育专项研究,将“环境与健康”教育作为五大类教育专题之一。要求各学校结合各类专题教育和活动,将生活垃圾产生的源头、过程的减量、环境的影响、末端的处置,全面、直观地融入各个主题教育中。

长宁区虹桥中学结合“食育”、光盘行动等专题教育和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学习厨余垃圾制肥、环保酵素制作等。长宁区实验小学通过编写垃圾分类儿歌、绘制科技小报等形式融入日常教学。

扩大普及宣传 推进家、校、社区联动

在市、区、校各个层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传活动。各区结合青少年科技节、环保主题宣传月,学校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等,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以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注重利用新媒体资源宣传推广,通过“阳光校园”、“第一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将垃圾分类的理念通过学生传递,促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一体式发展。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积极调动周边资源,引入志愿者进社区,结合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绿色账户”网上注册、成立“绿色账户专项公益服务团队”及“垃圾分类讲师团”等,营造社区家庭垃圾分类活动的良好氛围。同时,邀请专家深入社区学校开展志愿者宣讲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关注家庭、社区,考察垃圾分类情况,开展绿色志愿行动,并以照片、手抄报、小调查、小探究的形式将成果累积下来。

坚持提质增效 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连续多年印发关于申报年度节能环保示范项目的通知,并预留专项配套经费,支持、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包括餐厨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在内的节能环保示范项目建设。

推进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开展餐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试点工作。据初步统计,以上10所高校的项目投入运行后,每日源头处理食堂餐厨垃圾能力近20吨,全年可减少餐厨垃圾排放约5000吨。对于有住宿就餐的中小学,开展全市大中小学校园内学习、住宿、就餐等场所垃圾分类推进工作,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原标题: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活垃圾分类查看更多>生活垃圾查看更多>垃圾分类减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