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工业废水技术正文

电吸附技术在电力行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2020-09-22 10:46来源:《洁净煤技术 》作者:许勇毅 杨定畅等关键词:电吸附技术废水处理技术电容去离子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摘要:传统的废水处理技术面临着系统繁杂,运行费用高并且容易结垢和腐蚀等问题,因此需要采用一种一体化的多功能耦合系统,兼顾除盐,防垢等功能,用以除去废水中的污染物。电吸附技术就是这样一种可实现水的净化、淡化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可以在低能耗的前提下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离子而不结垢。本文综述了电吸附理论的发展沿革,电吸附原理和双电层理论要点,电吸附结构及其工作流程等,同时介绍了几种主要的电吸附材料及优缺点。基于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电吸附技术以其低能耗,低成本并且无二次污染等技术优势可望在电力行业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及发展。

关键词:电吸附;电力行业;废水处理;应用进展;

虽然我国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导致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的1/4,是全国13个水资源紧缺国家之一。电厂是我国一个耗水大户,每年废水的排放量也是相当巨大。如若直接排放未达到标准的废水,势必会造成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污染并危害人类健康。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明确提出全面控制水污染物排放;2018年修编的《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规范》对水收集和贮存等设施的相关设计提出了要求,采取废水零排放处理。

火电厂的废水水质水量差异很大,废水中的污染物以无机物为主,有机污染物只是油,并且间断性排水较多。电厂中的废水种类较多,主要包括脱硫废水、设备冲洗排水、冲灰废水和含油废水等,废水处理方法一般为曝气氧化、酸碱中和与混凝澄清。在正式开始实施的《火电厂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中,明确针对脱硫废水制订了具体的处理方法,并且在废水近零排放技术中也强调了除脱硫废水外,各类废水经处理后基本能实现“一水多用,梯级利用”、废水不外排,因此,实现废水近零排放的重点是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

近年来,废水处理技术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电吸附技术(Electroadsorptiontechnology,EST),又称电容去离子技术(Capacitancedeionization,CDI)引人关注,本文综述了电吸附的发展沿革,介绍了电吸附原理、结构、吸附材料及发展趋势。

1 电吸附技术

电吸附技术是利用带电电极表面吸附水中离子及带电离子的现象,使水中物质在电极表面浓缩富集而实现高效、节能的低盐或中盐水淡化技术。

电吸附过程分为吸附过程和脱附过程两部分。原理如图1所示,待处理水通过多孔电极时,会受到系统施加的电场力。当电极上的带电电荷进入溶液中时,溶液中的离子会被重新分布与排列;与此同时,在库仑力的作用下,带电电极与溶液的界面会被反离子占据,界面剩余电荷的变化会引起界面双层电位差的变化,从而在电极和电解质界面形成致密的双电层(ElectricDoubleLayer,EDL)。溶液中阴阳离子逐渐迁移到极性相反的电极板上;离子被吸附在材料表面,达到脱除污染物的目的。随着反应的进行,吸附在电极表面的离子达到饱和,需对吸附材料进行脱附再生。一般采取极性对调或短路的方式进行脱附,使得吸附在材料表面的离子通过电场的排斥作用被释放到溶液中,最终生成浓水排出,实现脱附。

1.jpg

2 电吸附基本理论

2.1 电极吸附材料

吸附材料以碳材料为主,其具有吸附容量大、再生效果好、低价易得等优点。常用的电极材料一般包括活性炭,石墨烯,碳气凝胶等。优秀的电极吸附材料应具有以下特征:(1)较大的比表面积;(2)在正常工作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3)离子在孔径中的迁移率高;(4)电子在电极材料内具有很好的传导性;(5)多孔电极和集电器之间的接触电阻低;(6)良好的润湿性;(7)低成本和可扩展性;(8)良好的可加工性;(9)大的(自然)丰富和低CO2足迹;(10)高生物惰性。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碳吸附材料。

①活性炭和活性炭布

活性炭(ActivatedCarbons,ACs)是使用最广泛的多孔碳。其用途已在1960/1970年代电容去离子技术早期研究中得到证实。由树脂衍生而成的丙烯酸酯(ACs)可用于珠状、纤维或整料的合成,其他多数的AC通常是微米尺寸颗粒组成的粉末。例如,将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PAN)和导电添加剂(炭黑)混合可以制得微米碳纤维。对性质的详细描述,最重要的是孔隙结构。通过提高总孔体积/比表面积的比值,能增大盐吸附容量。

②有序介孔碳

有序介孔碳(OrderedMesoporousCarbons,OMCs)显示出高度周期性的六角形或立方排列的介孔。OMCs可以通过软模板或硬模板得出。对于硬模板,例如沸石或有序介孔二氧化硅,用碳前体渗透,然后碳化。最后,化学除去初始模板(例如使用氢氟酸),得到OMCs。另一种方法是使用软模板,该方法是比较新型的OMCs材料合成方法,它涉及三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和热去除,最后留下的唯一固相碳,其保留了模板的有序多孔特征。

③碳气凝胶

碳气凝胶(CarbonAerogels,CAs),结合了5-磺基水杨酸(SulphosalicylicAcid,SSA)(通常为400-1100m2/g,但也高达1700m2/g)具有高导电率(25-100S/cm)和低质量密度(<0.1g/mL;参见参考文献)的优点。大部分SSA通常与中间孔隙(介孔)有关,但根据合成条件,也可能存在与颗粒内孔隙度相关的微孔。后者的范围可以从仅仅10m2/g或更低,到超过600m2/g。与乙酸纤维相比,基于碳干凝胶的电容去离子电极在合成后显示初始孔隙率显著降低。碳气凝胶和干凝胶在介孔范围内的孔径对于离子存储是最佳的,因为电双层不重叠并且介孔尺寸便于离子传输。因此,有人认为这些材料特别适用于CDI应用。

④碳化物衍生的碳

与ACs不同,碳化物衍生的碳(Carbide-DerivedCarbons,CDCs)只有极窄分布的微孔并且没有介孔,而且,与OMCs不同,CDCs中的小孔没有以一种或多种方式排列。CDCs最常通过在高温(200℃)下在干燥氯气中通过蚀刻碳化物粉末来生成。氯处理后进行氢气退火以除去残留的氯化合物,产生的SSA通常在1200m2/g和2000m2/g之间,而活化可使SSA值增加至3200m2/g。最近,来自碳化钛(即TiC-CDC)的CDCs的CDI容量已被研究为具有小于1nm孔的纯微孔材料。在Porada等的工作之前,微孔是限制离子传输的主要因素。

⑤碳纳米管和石墨烯

碳系列的最新成员中有两个,碳纳米管(CarbonNanotubes,CNTs;1991年由SumioIijima描述)和石墨烯(由Geim及其同事在2005年合成)已经作为CDI电极的材料进行了研究。两种材料的表面区域都是可进入的,因为该区域位于材料的外侧。这与ACs相反,其中几乎整个吸附区域在颗粒内。

⑥炭黑材料

炭黑(CarbonBlack,CB)通常是具有低SSA(通常低于120m2/g)的致密碳纳米颗粒,高导电性使它们成为常见导电添加剂。将CB添加到由AC制成的CDI薄膜电极显着改善了含有670和1000mg/LNaCl盐水电解质中盐的去除。然而,非常低的SSA限制了纯粹由CB颗粒组成电极的CDI性能。下图展示了CDI材料的发展历程。

2.jpg

2.2 电吸附数学模型

2.2.1 经典模型

2.2.1.1 紧密层模型(Helmholtz-Perrin模型)

固液相界面电荷分布模型即Helmholtz-Perrin模型,最早是在19世纪由Helmholtz和Perrin提出。整个模型类似于一个平板电容器,一个平板上带正电荷,另外一个平板上带有负电荷。双电层模型如图3所示。

3.jpg

2.2.1.2 分散层模型(Gouy-Chapman模型)

20世纪初提出了分散层模型(Gouy-Chapman模型),该模型认为离固相界面的距离越小,反电荷越多;随着距离的增加,反电荷越少。分散层中电位φx与距离固相电极表面的距离呈指数关系。模型如图4所示。

4.jpg

原标题:【技术汇】电吸附技术在电力行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吸附技术查看更多>废水处理技术查看更多>电容去离子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