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日前,湖北发布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生态环境补短板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全文如下: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生态环境补短板工程
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生态环境补短板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2020年9月11日
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生态环境补短板
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助力我省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围绕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收集处理、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重点流域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生态环境补短板工程重大项目,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一)三年总目标。
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能力缺口,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全省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的收集、转运、处置和利用体系,各市(州)均建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并基本满足本区域危险废物主要类别处理能力,全省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应急处理实现提能提质。完成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推进沿江1-15公里范围内的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着力解决“化工围江”突出问题,根除长江化工污染隐患,推动沿江化工产业搬高、搬新、搬绿和高质量发展。累计推进3000个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点带面推进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提升,加快补齐我省农村人居环境短板,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流域性着眼,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二)分年度目标。
到2020年底,在全面布局各地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处置利用体系的基础上,实施和完成年度拟建成工程的改扩建项目建设;完成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推进1000个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24个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销号。
到2021年底,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全省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的收集、转运、处置及利用体系;推进沿江1-15公里范围内的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累计推进2000个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完成28个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销号;洞庭湖流域城乡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高。
到2022年底,推进医疗废物收运能力向农村延伸,建成较为完善的全省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的收集、转运、处置及利用体系,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应急协同处置联动机制;推进沿江1-15公里范围内的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累计推进3000个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巩固提升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销号成果;丹江口库区县城、乡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丹江口库区主要入库河流水质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入洞庭湖河流控制断面水质进一步提升。
二、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及责任分工
(一)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补短板。
1.医疗废物收运体系建设。综合考虑各地城区范围内偏远或现有医疗废物中转能力不足的城区,因地制宜,在全省48个市、县(市、区)及3个重点乡镇,建设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设施,并配备充足的具备相关资质的车辆,补齐县级医疗废物收集转运短板,建立健全全省医疗废物收集转运体系。(牵头单位:省生态环境厅;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卫健委;实施主体:相关市县政府,本方案所有任务均由相关市、县政府为主体推动实施,不再重复列出)
重点支持宜昌市、建始县、鹤峰县、大冶市、襄阳市襄州区等市、县(市、区)统筹建设医疗废物收运体系重大项目1个(51个市县打包项目),估算总投资3.84亿元。
2.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鼓励引进新技术,建设集中焚烧处置设施或采用热解工艺处置医疗废物,改进现有处置工艺或更新设备,优化处置方式,大幅度提升现有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对现有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设施、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设施和水泥窑处置设施进行技术改造,预留医疗废物进料口及其他配套设施。对新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合理要求配备医疗废物协同处置能力。(牵头单位:省生态环境厅;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卫健委)
重点实施武汉市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医疗废物处理厂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重大项目13个,估算总投资10.79亿元。
3.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分配布局,重点推进处置缺口较大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工业窑炉,加大对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建设力度,鼓励优先实行企业内部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对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优化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结构,补齐危险废物处置缺口,严格把控处置能力饱和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牵头单位:省生态环境厅;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经信厅)
重点实施格林美(湖北)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危险废物综合处置项目等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重大项目9个,估算总投资41.67亿元。
(二)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补短板。
1.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牵头单位:省经信厅;责任单位:省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专项战役指挥部成员单位)
(1)位于沿江1公里范围内,且已在合规化工园区内的化工企业,企业布局符合相关规划、区划要求,经评估,企业安全、环保风险较低,但尚未达到安全、环保标准要求的,通过改造能够达到安全、环保标准的,2020年12月31日前必须通过就地技术改造达到规划、区划、环保和安全等相关政策与标准要求。
(2)位于沿江1公里范围内,且不在合规化工园区内的化工企业,企业布局不符合规划、区划要求,经评估,企业安全、环保风险较低,通过改造能够达到安全、环保标准的,2020年12月31日前必须通过异地搬迁进入合规化工园区,通过搬迁改造达到规划、区划、安全和环保要求。
(3)位于沿江1公里范围内且不在化工园区内的极少数大中型化工企业,经评估,企业安全、环保风险较低,通过改造能够达到安全、环保标准的,2020年12月31日前必须通过更高要求的就地技术改造达到规划、区划、环保和安全等相关政策与标准要求。
2.2022年12月31日前推进沿江1-15公里范围内的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牵头单位:省经信厅;责任单位:省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专项战役指挥部成员单位)
(1)位于沿江1-15公里范围内,且已在合规化工园区内的化工企业,企业布局符合相关规划、区划要求,经评估,企业安全、环保风险较低,通过改造能够达到安全、环保标准的,必须通过就地技术改造达到规划、区划、环保和安全等相关政策与标准要求。
(2)位于沿江1-15公里范围内,且不在合规化工园区内的化工企业,经评估,企业安全、环保风险较低,通过改造能达到安全、环保要求的,必须通过异地搬迁改造进入合规化工园区、或通过就地技术改造达到规划、区划、环保和安全等相关政策与标准要求。
3.通过推进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加快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在搬迁改造中实施一批向产业链高端延伸的项目。充分利用新增乙烯、炼油副产原料,大力发展环氧乙烷、C5、C9、芳烃、丙烯、特种橡胶等特色石化产品,不断完善和丰富石化产品产业链;充分利用我省磷资源优势,专注发展高纯化、超微细、具有特种功能和专用性的精细磷化工产品、磷系新材料等。(牵头单位:省经信厅;责任单位:省发改委)
4.通过推进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在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围绕新能源材料制备、半导体材料制备、高端精细化学品制备、高分子材料改性、中低品位磷矿利用、湿法磷酸精制等领域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推广应用项目。(牵头单位:省经信厅;责任单位:省发改委)
5.加快推进化工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围绕提升园区绿色发展水平,打造循环型全生命周期绿色产业链,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废物“零排放”,建立安全、环保、应急救援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智慧园区。(牵头单位:省发改委;责任单位:省经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厅)
6.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通过搬迁改造,全面推进绿色标准化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努力建设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本质安全的石化工业。支持磷石膏、造气炉渣、电石渣、碱渣、CO2等大宗工业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牵头单位:省经信厅;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生态环境厅)
以上6方面共实施重大项目257个,估算总投资1413.05亿元。其中涉及化工园区项目98个,涉及化工企业项目159个。
(三)农村人居环境补短板。
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为基本要求,重点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任务,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就地减量、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加强农村生活污水与厕所粪污治理的有效衔接,建立粪污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整治提升农户庭院卫生环境,加大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建设,推进村内道路和通组道路建设,清理村内河塘沟渠等,改善提升村容村貌。(牵头单位:省农业农村厅;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卫健委)
重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重大项目102个,估算总投资150亿元。
(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
连续三年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项目,优先支持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明确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清单中整改成效明显、与问题整改直接关联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时序进度推进整改任务完成。(牵头单位:省发改委;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应急厅、省林业局)
重点实施武汉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等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重大项目10个,估算总投资106.04亿元。
(五)重点流域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以丹江口库区、洞庭湖流域和三峡库区为治理重点,积极开展水环境质量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项目,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城镇垃圾处理及河道(湖库)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恢复等项目,不断改善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牵头单位:省住建厅;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生态环境厅)
重点实施十堰市张湾区神定河流域重点支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重大项目27个,估算总投资19.01亿元。
三、实施步骤
(一)统筹谋划阶段:2020年6月至2020年9月,各地按照本方案安排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对重大项目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对照项目清单列出时间表、路线图,明确关键环节完成的时间节点,对工程实施进行全面动员部署;省直有关牵头部门指导地方建立滚动项目库,编制项目实施方案,为项目实施夯实前期工作基础。
(二)全面实施阶段: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各地按照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程序,对纳入滚动项目库且符合发行条件的项目,按照财政部门确定的时间节点要求和工作流程抓紧做好政府债券申报发行有关工作,同时积极向国家和省申报有关预算投资和专项资金支持,加强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安排,加快项目建设,确保完成行动方案规定的目标任务。
(三)巩固提升阶段:2022年10月至2022年12月,各地对照行动方案开展自查,对标对表补短板,确保主要任务不漏项。有关牵头部门组织完成项目验收,财政部门牵头组织对行动方案实施情况开展绩效评价。
四、资金筹措安排
(一)医废危废补短板。拟实施重大项目23个,估算总投资56.30亿元,由省生态环境厅统筹推进。其中,10个项目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123亿元;1个项目拟申请政府专项债券3.76亿元;剩余投资由市场主体利用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市场化融资等途径筹资。
(二)沿江化工关改搬转。拟实施重大项目257个,估算总投资1413.05亿元,由省经信厅统筹推进。其中,98个涉及园区项目,总投资278.62亿元,拟由各地申请发行专项债券79.79亿元,剩余投资由市(州)、县(市、区)政府统筹保障;159个涉及企业项目,总投资1134.43亿元,拟使用省级财政2020年安排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专项资金2亿元、省级基本建设投资2020年安排长江大保护专项资金2500万元,剩余投资由市场主体利用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市场化融资等途径筹资。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拟实施重大项目102个(涉及102个县市区),估算总投资150亿元,由省农业农村厅统筹推进。每年投资50亿元,拟由各地通过一般债券统筹安排。
(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拟实施重大项目10个,估算总投资106.04亿元,由省发改委统筹推进。拟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5亿元,剩余投资由各地通过申请发行专项债券、融资、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统筹保障。
(五)重点流域水环境基础设施。拟实施重大项目27个,估算总投资19.01亿元,由省住建厅统筹推进。拟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7亿元,剩余投资由各地统筹保障。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统筹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省政府建立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生态环境补短板工程联席会议制度,由省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建立会商、调度通报、督办督查和动态更新的工作机制。省生态环境厅作为联席会议办公室,承担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督促指导项目实施,充分发挥统筹管理、协调推进作用,加大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政策指导和支持,建立省市县“上下联动、部门协作、政企协同、齐抓共管”工作推进机制。
(二)加强组织实施,明确任务分工。负责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的有关省直牵头部门要建立项目库,并不断充实完善、滚动更新、梯次推进,实施月调度、季通报。各市(州)、县(市、区)是项目推进实施的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比照省级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切实履行职责,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全面统筹推进项目申报、建设管理、监督考核等工作任务,建立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要素保障、建设实施的全过程推进机制,大力推进实施生态环境补短板工程建设,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保障资金投入,落实重点工程。各市(州)、县(市、区)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大和保障资金投入,采取有利政策措施,加强与各重大项目牵头部门的沟通衔接,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抓紧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一般债券;要加大财政性资金支持力度,有效盘活各级财政存量资金,积极利用以往年度财政结余资金保障必要项目;要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保障相关资金专款专用,杜绝挤占、挪用和截留现象。省财政厅要加强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申报、使用、管理的培训和指导。省发改委要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省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专项基金和统筹省级专项资金支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详情如下:武环〔2025〕25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区生态环境(分)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已经2025年第2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
2月21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文件提出,全省长江、汉江干流水质总体为优,丹江口水库持续保持Ⅱ类,全省地表水省控断面(水域)优良比例达到91.7%,基本消除劣Ⅴ类断面。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地下水国控区域点位Ⅴ类水质比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1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的通知。《要点》指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抓全国碳市场扩容机遇,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碳市场和碳金融中心。有序推动区域碳市场扩大覆盖范围,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支持做好新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10日,临湘市人民政府印发《临湘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全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取得一定进展,“化工围江”难题持续化解,全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煤炭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逐
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谋长远之势、
10年,历史上的短暂一瞬,而对于长江来说,却是一场新生与蜕变。中国要如何发展、要走怎样的发展之路?浩荡长江,一路奔涌,人们或许能从长江十年之变中窥见答案。自2013年有关长江流域发展问题在湖北首次被强调,再到重庆、武汉、南京以及近日江西南昌市的4次座谈会,长江的10年生动书写了“把修复长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3月21日,武汉经开区管委会发布关于印发《武汉经开区长江经济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推动降碳减污协同增效。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积极推动排污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市场发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4日,湖北省黄冈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黄冈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意见稿中提到,推进风力发电产业,在武穴、红安、黄梅等地重点布局风力发电项目,支持龙感湖建设风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地热能,稳步推进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3月21日,武汉经开区管委会办公室印发《武汉经开区长江经济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到2025年,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2%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98%以上。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因地制宜建设综合管廊。推进生活垃
11月16日,武汉市政府发布《武汉长江经济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实施方案》。《方案》从十个方面对工作进行部署,包括推动降碳减污协同增效、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引领、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进综合交通绿色发展、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
8月30日,湖南发布发布第四批湖南省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名单。详情如下:关于发布第四批湖南省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名单的公告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办发〔2020〕11号)有关要求,经有关市州人民政府申请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主要目标是:到2035年,现代化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善,防洪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江河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水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水文化繁荣发展,
6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其中指出,加快推进西南地区水电基地建设,合理布局、积极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实施小水电站绿色改造提升,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建设。全文如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2
日前,安阳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安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到2027年底,安阳市“无废城市”制度、市场、技术、监管体系基本完善,主要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初显;安阳市固体废物智慧监管信息平台上线运营,实现五大领域固体废物
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印发实施后的首批督察。各督察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开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既关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政策衔接、区域协调、机制建设等流域性、整体性、共性问题,也注重结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磷石膏利用和无害化贮存污染控制技术规范》。本标准规定了磷石膏在利用和贮存过程中的污染控制要求、监测要求和环境管理要求。本标准为首次发布。关于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磷石膏利用和无害化贮存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公告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日前,十堰市政府印发《十堰市2025年度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十堰市2025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十堰市2025年度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详情如下: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2025年度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相关
2025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2024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告显示,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上升,重污染天数比例下降,地表水环境质量继续改善,重点流域水质进一步改善,管辖海域海水水质基本稳定。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重金属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土
6月4日,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和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要推动建立全面覆盖、权责对等、共建共享的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生态产品供给地与受益地良性互动,真正让保护者、贡献者得
6月4日,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家林草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长江、黄河干流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成,各地基本建立覆盖辖区内重点河流的跨区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跨流域重大引调水工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
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环土壤〔2024〕80号),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牵头起草了《浙江省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浙江省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为加强土壤污染源头
2025年5月28日下午,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内蒙古自治区动员会在呼和浩特召开。至此,第三轮第四批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全部实现督察进驻。在进驻动员会上,各督察组组长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
6月28日,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试运行当天,超过831家电厂和700多家用户参与交易,申报电量达22亿千瓦时,其中501家新能源场站参与报量报价。据了解,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国内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湖北楚道氢能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楚天高速、湖北交投、武汉临空港等共同持股。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股51.292%、楚天
省发改委关于实行节假日深谷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政策出台背景是什么?从分时电价体系完整性来看,湖北省现行分时电价虽然“高峰之上有尖峰”,但是“低谷之下无深谷”,实施节假日深谷电价既有助于促进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消纳,减轻电力系统调节压力,也有助于提振实体经济,推动社会能源消费结构的绿
日前,山西交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2025-2026年度光伏组件供应商入库框架协议入围候选人名单公示,英利凭借可靠的产品性能、丰富的项目经验、卓越的技术实力及完善的服务体系,以综合评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功入围,标志着英利在光伏+交通领域的战略布局取得又一重要突破,进一步彰显了英利的多场景竞争
6月27日,湖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湖北省电力现货市场发电侧7月新增经营主体名单,包括5家发电企业,详情如下:
当前,我国多地已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带动用电负荷增长,电网迎峰度夏进入关键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决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坚持“全网一盘棋”,统筹部署、精益管理建好度夏重点工程,确保攀西优化改造、安徽潘集500千伏输变电等140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按期投产,提升电网供电保障能力,为电网安全
为规范天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天津市组织对《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重新发布实施。(一)修订《管理办法》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答: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同意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30日,平度市西北部新型储能项目工程总承包预中标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山东正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工武大能源建设投资(湖北)有限公司、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总价53532.817736万元(施工报价+设
6月26日,三峡集团召开2025年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部署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传达上级有关工作要求,分析研判当前形势,部署保供工作。三峡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吕庭彦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做好今年能源电力保供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树牢底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30日消息,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申请书中显示,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匈牙利项目建设、马来西亚项目第三期建设。匈牙利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将2027年投产,规划产能为30GWh。计划生产的主要产品为动力电池,主要为46系列大圆柱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