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 1 经济、技术政策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技术流程
3.1 政策要素解析
梳理经济、技术政策的目标、内容、措施及利益相关方。识别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政策内容。
3.2 回顾性分析
分析该领域经济、技术政策已显现的生态环境影响,识别造成这些生态环境影响的政策内容。针对新制定的政策,对涵盖相关内容的现行政策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调整类的政策,对原有政策进行回顾性分析。
3.3 符合性分析
分析经济、技术政策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的符合性。
4. 生态环境影响初步识别
基于政策分析结果,识别政策生态环境影响的方式和类型,判断是否可能引发重大生态环境影响。
4.1 分析政策生态环境影响作用方式
分析政策生态环境影响作用方式,判断政策是直接影响生态环境,还是通过影响生产行为或影响消费行为间接作用于生态环境。
4.2 识别政策生态环境影响
从环境质量、生态保护、资源消耗、应对气候变化等四个方面识别政策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影响(推荐性指标参见附录 A)。
4.3 判断是否存在重大不利生态环境影响
根据政策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判断是否存在重大不利生态环境影响。如存在重大不利影响,要针对产生影响的主要方面开展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如不存在,可不进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推荐采用矩阵分析法、检查表法、专家评估法等进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示例参见附录 B)。
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对识别出的重大不利生态环境影响进一步深入分析,确定影响范围,开展生态环境影响具体分析、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
5.1 确定政策生态环境影响范围
时间维度上,开展全生命周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政策实施的全过程,确定是否存在长期影响。空间尺度上,应考虑政策实施后受到直接影响及间接影响的区域,分析政策是否在特定时段对特定区域产生影响。重点分析政策的区域性和流域性生态环境影响,涉及边境地区的政策应考虑跨界生态环境影响。
5.2 生态环境影响具体分析
综合考虑政策产生生态环境影响的作用方式和受影响区域特点,分析政策对受影响区域可能造成的直接、间接和累积影响及其影响范围和程度(参考附录 C),其中累积性影响是指政策的某一影响长期累积或与其他影响共同作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5.3 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
分析政策内容是否存在不确定性(如政策作用对象界定不明确、保障措施不到位等)及其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风险。分析政策执行是否存在不确定性(如执行中断、选择性执行、过激或消极执行等)及其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风险。对存在不确定性风险的经济、技术政策可进行跟踪分析,根据政策实施所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及时提出优化调整建议。
6. 保障措施及制度分析
梳理政策及配套政策包含的保障措施、政策相关的行业保障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分析现有保障措施及制度在增强政策有利生态环境影响或者减轻政策不利生态环境影响方面的有效性。
7. 结论与建议
在结论与建议中应明确以下内容:
(1)政策是否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
(2)政策实施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其范围和程度;
(3)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风险;
(4)建议优化的政策内容,建议重点加强的保障措施。
附录 A
经济、技术政策生态环境影响指标
(推荐性指标)
注:1.本表为推荐性指标,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补或调整指标;
2.生态环境影响应同时考虑政策实施区域和可能受政策影响的其他区域。
附录 B
生态环境影响初步识别(示例)
注:1.本表中二级指标可在附录 A 中选取指标,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补或调整指标;
2.推荐采用专家打分法对不同政策内容产生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判断,“+”表示有利影响,“-”表示不利影响,“/”表示不产生影响;“3”“2”“1”分别表示重大影响、中等影响、轻微影响,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分值。
附录 C
生态环境影响具体分析(示例)
注:1.本表中二级指标可根据生态环境影响识别结果在附录 A 中选取指标,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补或调整指标;
2.政策造成生态环境影响的方式包括直接影响生态环境或通过影响生产行为、消费行为间接作用于生态环境;
3.政策影响区域包括政策实施区域和可能受政策影响的其他区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2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发布《多种发电技术的全生命周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所形成的结论有助于建立对新能源等更加科学理性的认识。《报告》评估了不同发电技术在建设、并网、运行、退役等全生命周期对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煤电、气电对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了《经济、技术政策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针对《指南》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实施重点等问题,生态环境部环评司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指南》发布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指南》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重要举
沈阳市生态环境局印发《沈阳市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分析技术指南(试行)》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促进沈阳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环评制度源头防控作用,规范和指导沈阳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碳排放分析工作,制定《沈阳市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分析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了《经济、技术政策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针对《指南》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实施重点等问题,生态环境部环评司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指南》发布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指南》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重要举
住建部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对相关技术及标准做了进一步指导,将规范控源截污涉及的城市市政各类排水口、排水管道及检查井治理等工作。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迫在眉睫,水十条提出明确治理目标。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要彻底改善水环境质量,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文件明确了推选条件和参考标准。案例征集范围包括园区、企业、社区等三个类别。其中企业评审参考标准:1.企业基本情况:如是否依法合规生产运行、是否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节能减排和碳排放控制指标达
2月1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能源利用水平、能源管理水平成为园区、社区与企业参与评审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原文如下:关于开展2025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为深入
2月1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开展2025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文件明确了推选条件和参考标准。案例征集范围包括园区、企业、社区等三个类别。详情如下:关于开展2025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为深入贯彻
2025年2月13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与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广核集团)召开核安全监管年度对话会,反馈重点关注的核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主持,中国广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总经理高立刚等参加会议。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
2月1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专项资金申请企业标准和条件的通知》。文件明确申请专项资金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的标准和条件。详情如下:关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专项资金申请企业标准和条件的通知各省(区、市)生态环境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
2月12日,中交建筑与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白著,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陈明出席仪式见证签约,并就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进行座谈交流。白著对陈明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中交建筑的发展历程、经营现状、文化理念以及生态环保业务开展
2月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危险废物相关单位基本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利用处置保障能力和环境风险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危险
2025年1月17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公告指出,为落实《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单位计算了2023年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入海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征求意见稿)》。本标准规定了入海排污口口门和排污通道设置、监测采样点设置、标识牌设置、监控及监测系统设置、检查井设置、档案建设等要求。详情如下: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入
1月21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中国2023年全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及煤电、气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生物质发电、输配电碳足迹因子。其中,权重最大的燃煤发电碳足迹因子,由国家能源集团研究测算。电力是基础能源,其碳足迹因子供各行业核算产品碳足迹使
1月23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等单位研究发布《关于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首次披露中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填补了我国缺少本土化电力碳足迹因子的空白,为各行业核算电力生产和消费产生的碳足迹提供了参考。电力作为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