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环保网讯:阐述了污水深度脱氮的必要性,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工程经验,比较分析了常用污水深度脱氮技术的特点及运用现状,并对研究重点及难点进行了总结。
1引言
研究污水脱氮,探索适合我国国情而且经济有效的脱氮工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对氮污染的去除,目前大多数?用的是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然而,污水中较低的COD含量会限制传统生物工艺对氮的去除效果,导致污水厂出水存在较高的硝酸盐,从而使得出水总氮含量偏高[1]。这一问题在南方地区以及排水系统为雨污合流制地区尤为严重,我国南方许多城市污水厂的进水BOD5常在100mg/L以下,CODcr小于200mg/L,十分不利于总氮的去除[2,3]。随着国家对污水厂出水水质要求的提高,尤其是对出水总氮含量的要求更加严格,许多污水厂都面临着提标改造的任务。
二级出水的硝酸盐氮的去除是世界性难题,许多学者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多种深度脱氮技术。结合我国污水厂提标改造任务的实践经验,对城镇污水厂深度脱氮技术的特点及应用进行了总结分析。
2污水深度脱氮必要性
水体中氮元素过量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水体的富营养化,不仅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同时威胁到水源地的取水安全,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局面。
根据《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4]显示,我国主要的淡水湖泊中,太湖、洪泽湖和巢湖湖体为轻度富营养,滇池湖体为中度富营养。污水经过处理后产生的再生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可以替代部分清洁水源,或补充到城市内河、内湖和地下水中[5,6],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缺水危机。
目前我国城市内河多数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TN1.5mg/L)或V类(TN2.0mg/L)标准,但城市污水厂排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TN排放限值为15mg/L,既不能满足城市内河IV类或V类标准要求,也不能满足地下水源补充水的要求。
随着国家对水污染治理力度的不断强化及对污水厂尾水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对污水厂出水TN进行深度处理,严格控制氮的达标排放已经成为新建或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的核心目标。
3常用污水深度脱氮技术及其特点
到目前为止,开发的污水深度脱氮技术种类较为丰富,根据基本原理的不同,主要可分为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两种。物理化学法只能去除氨氮,基本原理是利用氮的几种存在形态的特点,尤其是利用气态氮的特点,将废水中的氮转化生成气态氮或交换固定氮,以达到从废水中脱氮的目的,工艺主要有折点加氯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等;生物法脱氮的主要原理是经过硝化反硝化处理,将水中的氮还原成气态氮化物(主要是N2)排出体系外,生物法主要有反硝化生物滤池(DNBF)、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人工湿地法等。
3.1物理化学法
3.1.1折点加氯法
折点加氯法是向废水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氯、氯气、液氯以及次氯酸盐(钠盐或者钙盐)等含氯氧化剂,将污水中的氨氮氧化为气态氮,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当氯气通入废水中的量达到某一点时,水中游离氯含量较低,而氨氮浓度趋于零,继续通入氯气,水中游离氯含量逐渐增加,因此该点被称为折点。它所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式如下:
氯化法除氮的关键是投加氯氧化剂的量要合适。按化学计算,折点加氯反应需氯量(以Cl2计算)对NH3-N的重量比(即折点)为7.6∶1,折点的分子当量比为1.5∶1。折点加氯法的主要反应产物是N2,具有脱氮效率高(可达90%~100%)、投资少、反应速率快的优点,并且有消毒的作用[7]。
折点加氯法虽然初次投资少,但运行费用较高,处理后水中残留的氯及副产物氯胺、氯代有机物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出水在排放前往往需要用活性碳或二氧化硫去除水中残留的氯,且只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由于折点加氯法脱氮效果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因此在生化处理效果较差的环境如北方低温地区有明显的优势。此外,其在中水回用及自来水消毒领域也有一定的运用。
3.1.2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剂上的可交换离子和废水中的氨氮离子进行交换而去除水中的氨氮,该交换过程是可逆的,反应的推动力靠离子间的浓度差和交换剂上功能基对离子的亲和能力[13]。当交换剂达到饱和后,交换剂需要再生。
离子交换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少等优点,但由于高浓度的氨氮废水会使吸附剂饱和过快而需要频繁的再生,因此吸附法只适用于中低浓度氨氮废水的深度处理[8,14],去除率可达93~97%,当氨氮浓度为/时,可将出水氨氮浓度10~50mgL控制在3ml/l以下[15]。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2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2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