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报道正文

浙江诸暨:垃圾变成可燃生物炭

2014-10-13 14:21来源:绍兴晚报关键词:垃圾处理节能减排诸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用8年时间,将垃圾变成生物炭

几乎所有的发明,都瞄准“节能环保”

10年来,陈擎雷的发明产品数量已达到18个,其中有6项技术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

在所有发明中,一个明显的关键词是“节能”。

他告诉记者,由他研发的节能开水炉,热能利用率从普通炉的30%左右提高到80%,0.5公斤煤可以烧50公斤的水。

他设计的可用来蒸饭的节能减排蒸箱,与同样的不锈钢蒸箱比,节能50%左右,蒸100多个人的饭大概只要3度电。

除了发明生活小器具,陈擎雷的节能触角已延伸到企业用品等更大的领域中,先后研发出了节能导热炉、节能快速高弹定型箱等。其中节能快速高弹定型箱,用来给各种袜子、衣服的原料丝定型,因采用了节能设计,一次可以定型30包丝,用一般的煤蒸定型一次需要成本0.6元左右,而用这个定型箱蒸成本不到0.3元。

“与很多热爱发明的人比,我算是比较幸运的。”他告诉记者,由他设计的很多节能产品都走上市场,比如节能开水炉研发出来后,他开了一家炉具厂,目前已有不少人赶来向他购买这款产品;节能快速高弹定型箱也在诸暨市大唐镇的袜业企业中受到追捧,2012年,一名印度客商专门带着翻译,买了一台机器回去。

“我现在最挂心的就是最新研发的生物炭了。”陈擎雷说,虽然自己对垃圾生物炭的研发已有了初步成效,但其中多个环节,如分解、粉碎等还有待完善,他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和企业能共同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来,将垃圾燃料纳入到产业化生产中来。

威力强大的烧烤炉,耗时8年研制的生物炭,生物炭燃烧效果有点猛。

痴迷发明:开破4辆车,“钻研”是最好的老师

采访中,记者明显感觉到,陈擎雷真的很忙:一个小时里,就有两个人来找他。他们都是来给他送样品的。因只上过4年学,他不会画设计图,所以每次他都自己动手做好一个零件,再拿到熟悉的厂家,让对方设计得更精确些。

一拿到货,他就拉住来者一起鼓捣,甚至直接单膝跪地,全然不顾身上的灰尘。记者注意到,他的双手、衣服上都沾满了乌黑的泥灰、铁屑。

之所以走上发明这条路,陈擎雷说,跟他之前做机修工分不开,对机械有着特别的熟悉感。此外,也如他的徒弟评价的:“师傅有一股钻牛角的劲,进了一条路子,就非钻出来不可。”

“一旦遇到难题,躺床上也在想解决的法子,经常凌晨3点就起床,赶到实验室试验,不成功就换个思路。”陈擎雷说,只要能打听到有人有办法解决,他就上门请教,最远跑到了北京。“已经开破4辆车了,去年购买了第五辆车。”他说。

产品成型前,他也总是要亲自做试验。“试验也危险的,其中的苦只有自己晓得,烫伤、割伤等是家常便饭。”他说,几个月前,他在试验垃圾压缩燃料时就遭遇了“爆炸”。

为了这些发明,除了投入心血,陈擎雷还投入了不少钱,仅垃圾粉碎机一项,他就投了1万余元,好多失败的产品,也只能当废铁买掉。

“搞发明,就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陈擎雷说,自己的发明灵感全部来源于生活,最终用于生活。他举了个例子:有一次在亲戚厂里看到,因为职工多来不及烧开水,他就突然萌发了发明节能开水炉的想法,没想到还真成功了,这给他带来了信心。还有一次,他的一个邻居家里起火,因道路狭窄,消防车开不进去。等大家把火扑灭,这个家已被烧得差不多了。他用3个月时间造了一台灵便的消防灭火器。

“发明很有意思,特别是想到新点子,感觉很充实。”陈擎雷说,自己动手,买材料,制机器,给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这种享受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比不了的。

原标题:云东路上,垃圾焚烧了4个多小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处理查看更多>节能减排查看更多>诸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