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政策正文

发改委印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

2014-11-05 09:03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气候变化低碳发展生态文明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节加快推广应用

加强技术示范应用。编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实施一批低碳技术示范项目。加快推进低碳技术产业化、低碳产业规模化发展,在钢铁、有色、石化、电力、煤炭、建材、轻工、装备、建筑、交通等领域组织开展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示范工程。对减排效果好、应用前景广阔的关键产品或核心部件组织规模化生产,提高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和产业化能力。在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的示范应用。

健全相关支撑机制。形成低碳技术遴选、示范和推广的动态管理机制。加快建立政产学研用有效结合机制,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根据自身优势建立低碳技术创新联盟,形成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产业化联动机制。强化技术产业化环境建设,增强大学科技园、企业孵化器、产业化基地、高新区等对技术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推动技术转移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专栏6 重点推广的应对气候变化技术

低碳技术:

1.能源领域: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高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技术、大规模风力并网发电技术、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技术、先进核能技术、大容量长距离输电技术、智能微电网技术、高效变压器、煤电热一体化(多联产)技术、煤层气(煤矿瓦斯)规模开发和利用技术等。

2.工业领域: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转炉负能炼钢技术、新型结构铝电解槽技术、大型煤气化炉成套技术、余热余压综合利用技术、矿物节能粉磨技术等。

3.交通领域:高效内燃机、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替代燃料汽车、智能交通技术等。

4.建筑领域:阻燃型节能建材、超低能耗建筑、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建筑等。

5.通用技术:高效热泵技术、高效电机、高效供热技术、高效供冷技术、绿色照明技术、高效换热技术、节能控制技术、先进材料技术等。

适应技术:

旱作节水农艺栽培技术、抗霜冻害小麦品种选育技术、小麦冬季旱冻减灾技术、农作物田间自动观测技术、草地畜牧业适应气候变化综合技术、林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高温热浪预警防范技术、虫媒传播疾病防控技术等。

第九章加强能力建设

第一节 健全温室气体统计核算体系

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制度。将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指标纳入政府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涵盖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适应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要求的基础统计体系。根据温室气体排放统计需要,扩大能源统计调查范围,细化能源统计品种和指标分类。重点排放单位要健全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实行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告制度。完善温室气体排放计量体系,加强排放因子测算和数据质量监测,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完善地方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规范清单编制方法和数据来源。制定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系统。定期编制国家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的指导,做好年度核算工作。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和核算工作体系。建立地方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系统。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气候变化查看更多>低碳发展查看更多>生态文明查看更多>